分享

价值与文化:总结

 cat1208 2021-01-17
今天来总结《批判性思维与沟通》的第三章,价值与文化。
先来回顾第三章的结构:
3.价值与文化
3.1.文化与论辩
3.1.1.文化的作用
3.1.2.多元文化论证
3.1.3.文化的论证模式
3.1.4.培养文化的能力
3.2.价值观与价值体系
3.2.1.终结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
3.2.2.价值体系
3.2.2.1.内容
3.2.2.2.结构与等级
3.2.2.3.共识
3.2.3.价值变迁过程
3.3.文化与价值观
3.4.本章小结
3.5.练习
简单来说,这一章在谈论文化对论证的影响。
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聚集成了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群体都有各自的特色,也就是文化。文化影响到了群体内部成员的沟通方式。论证是一种沟通方式。
所以,文化影响了论证。
文化究竟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隐喻是,文化是空气。
空气无处不在,但又并非处处均一。有些地方氧气浓度高,有些地方二氧化碳浓度高,有些地方氨气浓度高。
围绕在人类身边的文化空气,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人类。毕竟,我们要吸入空气,呼出空气。
我们身边的文化空气影响了我们看待各种事情的方式。毕竟,光线经过空气传播,才能进入我们的眼睛。
在90页的那个粗体字中,作者将文化看作:将一个群体凝聚起来的共同意义系统,它以不同的象征形式表达出来,比如仪式、故事、象征和神话。
在下一段,作者说,不同文化下的人,习惯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有的人群喜欢讲故事,有的人群则喜欢靠第三方来传递信息,或者靠暗示。而有的人则喜欢直话直说。
不少文化会回避直接的论证。毕竟,论证意味着有主张,主张意味着有争议。而很多文化不喜欢将争议摆在台面上来。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是弱小无助的儿童。这个儿童一出生就暴露在了文化空气之中。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也会孕育一方人。当然,人也可以孕育一方文化,尤其是那种有能力改变空气成分的大人物。
在“文化的作用”这一节,作者先介绍了一种划分文化空气的方式,也就是将文化分成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通常认为,个人主义文化更看重个人的成就,认为每一个个体本身都是独一无二的,且有自己独特价值的。
而集体主义文化更看重集体的成就,个人为集体服务,为集体目标努力。集体的利益一般要高于个体的利益。
那么,中国属于什么文化呢?
一般来说,东亚这块地方,都偏集体主义文化。当然,东亚这块地方这么大,也会出现个人主义文化比较浓郁的地区。比如某大学某宿舍楼的某个房间里,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空气非常密集之处,毕竟这个房间的空气受到这个房间里的几个人的影响很大。
区分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在本章节中,主要是铺垫另一个区分,也就是低语境论证和高语境论证的区分。
低语境论证,就是说,分析和评价这个论证的人,仅仅从呈现出来的材料,就可以获知绝大部分信息量。比如几何证明,法庭笔录和法律判决,这些都是低语境论证。商业合同也写得很详细,这个也算是低语境的文字材料。
高语境论证,就是说,有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没有直接说出来,没有形成文字或语音。而是隐藏在表情、音调、手势以及双方的内心之中。你知我知,无需明说。
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之间的沟通都是高语境的。我只需要说一句“搞起!”,我的朋友也许就能明白,我是想要和其一起打游戏,而至于谁负责奶,谁负责T,谁负责C,这都有默契,无需明说。而在低语境文化中,我也需要说,“让我们在4分钟后一起打开X软件,你这么这么操作,我那么那么操作,然后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最终我们就会获得如此这般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你我都好,你看我们这么做如何?”
本书的作者期待我们采用高语境还是低语境的论证方式呢?
其实,本书的作者只是在描述,存在这两种不同的论证方式。他们建议我们,要想办法拥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如此一来,我们既能和高语境文化下的人沟通,也能和低语境文化下的人沟通。
在“多元文化论证”这一节,作者提到了一个极具操作性的办法,叫做“单文本方法”,英文是one-text procedure。这是一种谈判的好办法,具体怎么做呢?
回顾我们在第二章谈到的争议线。这个线下面是没有争议的部分,线上面是有争议的。而单文本方法,就是让大家一起找到争议线下方的东西,然后将其形成一个文本。接下来,就是不断修改这个文本,让这个文本尽可能保持在争议线之下,同时又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作者推崇的促进型论证风格。而许多人更熟悉的是竞争型的论证风格。
在“文化的论证模式”这一节,作者用演绎式、归纳式、溯因式、叙述式这几个术语来描述论证的模式。但是,这几个词在我们后来学习《逻辑学导论》的时候,会有专门的含义。所以,我们改一下用词。
“演绎式”,我们改成“总分结构”,就是先给出主张,再提供理据对主张进行支持。这个结构很常见,不细说了。这个结构强调先声夺人,如果对方见到主张就接受,那就可以不用给出理据了。
“归纳式”就是“分总结构”,先给出一些理据或案例,然后引导出一个主张或结论。这也是个很常见的结构。这个结构默认那个主张是不太可能被接受的,所以先给出一些争议较少的案例,再引出结论。
“溯因式”改成“合作结构”。参与论证的人,一开始都没有什么确定的主张,那个主张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慢慢出现的。这个结构在思考的过程中很常见,毕竟,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在慢慢思考,有时是与他人对话,有时是与自己对话。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确定的结论。
“叙述式”这个术语保持不变。论者会讲一个故事,可以是朋友的经历,也可以是自己的经历,还可以是听说的故事。这个故事通常有个寓意,但不会明说出来,而是要让听者去领会。这个结构也相当常见。很多时候,这种方式也不被看作论证。因为它没有明确的主张。
从案例可以看出,分总结构与合作结构,往往是多人实时参与的论证。而总分结构和叙述式,则有可能是独角性。
知道这4种不同的论证模式,或者4种不同的表达观点的方式,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这主要是帮助我们根据受众所处的文化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论证模式。如果你的目标受众喜欢故事,那你就用叙述式。如果你的目标受众喜欢总分结构,那你就用总分结构。
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就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这个能力,在100页的专栏3.8里有仔细介绍。与其说这个列表里列出的是能力,不如说它们是态度。换言之,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原有的习惯,养成一些新的习惯。而不是学会一些原本不会的新技能。前者可不比后者简单。
以“论证的互动姿态”这个行为做例子。这是什么态度呢?
作者的描述是:有能力在论证情境以描述性、非评价和非判断的方式回应别人。
在《批判性思维常用话术》这篇文章中,我提供的一些话术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什么目的?
先分析,后评价。
先以描述性的方式,搞清楚别人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大家面对的议题或问题是什么,大家默认了什么,没有默认什么。然后再来评价好坏优劣。
简单来说,就是先问“是什么?”,再问“好还是坏?”
除此之外,还有展示尊敬、知识导向、同理心、角色行为、互动管理、容忍不确定性。这些书上说得很清晰,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另一个重点。
这个章节的标题是“价值与文化”,我们说完了文化,接下来要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件:价值观。
大家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我最喜欢的例子就是受虐狂。有的人觉得,被皮鞭抽打一顿,毫无价值,甚至价值为负。而有的人则很喜欢被皮鞭抽打一顿。
同一个东西,同一个行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有不同的价值。
被皮鞭打一顿,吃一口榴莲,和一个帅哥接吻,这都是很典型的案例。这三个东西,对我来说都没什么价值,甚至价值为负。但对很多人来说,这三个东西是有价值的。对于地球上占半数的人口来说,第三个东西还有不少的价值。
对“价值”这个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就可以区分出终结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这个区分我们会在《大问题》这本哲学导论中细说。这里知识简单一提:工具性价值就是实现其他终结性价值的手段,而终结性价值就是我们最终想要实现的状态。
工具性价值和终结性价值这两个概念,必然是成对出现的。我们只能说,相对于A来说,B是工具。相对于B来说,A是目的(终结)。我们不能单独说A是工具或目的,B是工具或目的。
再来看“价值体系”,也就是成体系的价值观。
作者认为,成体系的价值观中,有3个值得细致分析的成分,分别是内容、结构与等级、共识。
内容:觉得什么东西有价值。这在专栏3.9里有列出,这里不细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东西”不是指榴莲或皮鞭这种具体的物件,而是指一个复杂且抽象的东西,如权力、安全感。
结构与等级:按照价值的高低,什么东西排在什么东西之前或者之上。这个排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时,不同人给出的排序是不同的。同一文化下的人,给出的排序相对相似。不同文化下的人,价值排序的差异就会比较大。
共识:人们对于价值内容以及它们的排序的共识。
我们用本章的练习2,焚烧国旗案作为例子,来谈一谈对于价值的分析。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1984年的德克萨斯州诉约翰逊案。我们可以虚构一个中国的案例。比如,有一个人在云南参加示威游行时,烧掉了一面中国国旗。当地检察官对这个人提起诉讼,认为这个人违法了。云南规定,不允许亵渎神圣物品。她认为,烧国旗属于亵渎神圣物体的行为。所以这一行为违法。
这个人不服,于是上诉。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判这个人无罪。因为宪法规定,人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个人烧国旗,是在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如果云南的规定人们不允许烧国旗,那就让云南改变自己的规定,毕竟是云南要服从宪法,而不是宪法服从云南的地方规定。
显然,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她的价值观和云南当地检察官的价值观,是不太一样的。不同人对待这同一个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至少,只要这个人烧的国旗是他自己的私有物品,那在我看来就无所谓。有的人会感到自己的爱国心被冒犯了,而我最多只是为一块装饰性布料的损毁感到惋惜。
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更看重“言论自由”这一价值。而当地检察官,可能更重视“不要冒犯他人”这一价值。当两者有冲突时,当地检察官将后者排得更靠前。而大法官则将前者排得更靠前。更何况,大法官也不认为烧掉一块国旗会损害国旗所象征的那个东西。比如,烧掉一张百元纸币,但“金钱”依然存在。
我曾和我爸聊过1984年的德克萨斯州诉约翰逊案,我爸的第一反应是,烧国旗是不对的,而大法官的判决是不合理的。但后来,他认为大法官的判断是合理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价值观有了一些变化,虽然只是很微小的变化。
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价值变迁。
作者提到了价值变迁的不同表现方式,如价值再分配,价值强化或弱化,价值再标准化。大家可以稍微留意一下这些价值变迁的过程。重点是要知道,价值观会变化。因为,空气会影响人,而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空气。
关于价值观及其变化,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议题,来做“论证分析与评价”。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议题,或者最近在新闻上看到什么有趣的事件,都可以告诉我。
《批判性思维与沟通》第一部分是概念铺垫,算是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而接下来的章节,就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了,学习起来可能就没那么轻松了。请大家做好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