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门头沟:常觉寺悟静寿塔

 璇琮坑 2021-01-17

  

    京西有个万佛堂村,自2018年拆迁前村址北山有座古塔。因古塔无塔铭,且位于村址万佛堂村域,一般称其为万佛堂塔。
    《门头沟村落志》称其为“开山寿塔”,记为:“进入万佛堂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冯林寺北坡上一座气势壮观的明代密檐砖古塔,額曰:“开山寿塔”。整塔为五级六角形,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塔顶已坠落,现有四层,高约10米,塔基下部为青石砌成,上有砖雕垒砌的须弥座。座上位砖雕莲瓣三层,上承塔身,塔身正面有壺门,其余五面有棂窗。转角处砌圆形柱,檐下施五踩斗拱,斗拱为两跳,檐部刻勾头,滴水,角瓦完全仿木结构建筑。从第二层起塔身逐渐收分,斗拱下均施云纹。塔形线条流畅,雕刻精致,栩栩如生,造型优美,从形制上看是明代建筑。“。

  


    其实从上图可知,此塔在修复前塔基部分已经无法分辨。所谓“壺门”处是个大洞,一直没见过塔铭。

  


    修复后的塔基底部是用大理石贴面,束腰部分为水泥。

  


    仰莲、斗拱及衔接处均为水泥,你看不到砖雕造型。

  


    四层塔檐和大部塔身一直坚强的挺立,所以修复只不过是保护了原有部分不倒而已。

  


    这样一座残塔很难描绘它的各部详细结构,很佩服《门头沟村落志》和《北京的塔》作者能够给出各部描绘。但两部著作似乎有不同之处,均抄录于此供大家分辨。
    《北京的塔》:”建于明代的万佛堂村密檐塔,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万佛堂村南山坡上。这座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坐北朝南,高约9米。砖筑六角形须弥座上部由三层砖雕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六面,南北,两面为券门,其余四面为格子窗。门窗上部有砖雕和如意头紋饰。塔身上部为五层密檐,每层檐均以斗拱承托。第一层塔檐砌出两跳,其上四层砌出一跳,弧形塔檐,造型优美,塔刹早已无存。此塔为万佛寺高僧之灵塔,整座塔的砖雕艺术具有很高价值。“。
    《门头沟地名志》记载:“村南山坡间有密檐塔两座,其中较完整的一座为5层,呈六角形,全高约10米,建于明代,塔基为青石雕凿,上部为砖雕砌筑,具有较高的砖雕技艺,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北京的塔》和《门头沟地名志》均出现一处明显错误“南山坡”,这座塔在村址北山而不是南山,而且只有一座古塔。竟管专著高度赞益,其实万佛堂塔不过是座很普通的明式砖塔。
    称其为万佛堂塔,是根据《宛署杂记》的记载。《宛署杂记》载:“萬佛寺在馮村,舊名萬佛堂,宣德壬子僧人辯重建,正统戊午敕赐今名,萬暦壬子重修,十八年欽賜藏经,有勅諭。"清代郑性曾作《萬佛寺暮霽独坐》诗一首:“冰心雪眼看京華,那有红尘半点遮。雨過漫天明月色,风来满地大椿花。清凉殿角諸僧誦,鬧熱街头万姓哗。齊到空斋閑入听,一般般似蚓和蛙。”也许因万佛寺这些记载,几年前一位大家竟然将此塔认作栖岩慧进灵塔。要捋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万佛寺与万佛堂村旧址。万佛堂村是因万佛寺而得名,萬暦年间的刻本《宛署杂记》将万佛寺记为“在馮村”,说明万佛堂当时还未建村。对京西万佛堂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有座过街楼。

  

     这座圈洞上镶有“誓永不分爨”的过街楼,是万佛堂村的门户。万佛堂村人均居住在过街楼内,截止拆迁前的万佛堂村址是村民逐渐下迁的村址,不是原来的万佛堂村址。现村址六七十年代曾称常世寺,这个称呼只是根据发音,很难确定是哪个文字。早先万佛堂与常世寺各为一个居民点,属于一个生产大队。因万佛堂居民点人口多,便以万佛堂为村名。后万佛堂居住的人逐渐下迁,常世寺一称逐步消失。后有人用文字写成“冯人寺”或冯林寺,不管名称怎么变始终没离开“寺”字,说明这里原有寺院。《宛署杂记》同一篇还记载:“寳峰寺在馮村,常覺寺在馮村,寳林寺在馮村”,宝林寺旧址在冯村西,寳峰寺在万佛堂北山以北。这些有记载的寺庙均能确认位置,唯有常覺寺的位置无法确认。京西土音长与文子正确发音不同,栗园庄称“蔺庄”、顾册称顾tei(三声)常覺寺与常世寺字音皆相近,因该是村民土音演化而来。《宛署杂记》記常覺寺“正统十三年僧悟静修道于此,太監柴昇为聞于上,敕赐今名。嘉靖四年太監黄英等重修。”。常覺寺于明代后逐渐衰落,乃至解放初寺名已混乱。据此可知,拆迁前的万佛堂村址,实际是常覺寺旧址。假使古塔原有塔铭“开山寿塔”,这座寿塔应该是正统年代僧人悟静灵塔。

  

     其次要知道万佛寺塔院在万佛寺南一沟之隔,万佛寺僧人不会将墓塔立在常覺寺范围内。万佛寺塔院早已荒芜一片,古塔尽毁只余残存塔件和地宫。

  


    在荒草荆棘中,栖岩慧进大师的墓碑已经开裂,文字贴敷在地面。栖岩慧进是明代华严宗宗主,本博在万佛寺塔院读过栖岩慧进大师墓碑文字。关于这座古塔与栖岩慧进,本博曾写过博文不在赘述。

  


    综上所述,证实这座古塔与万佛寺及栖岩慧进大师没有直接关系。而称其为万佛堂塔容易使人与万佛寺产生联想。应该还原其本寺名称“常覺寺塔”,或“悟静寿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