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献国 || 怀念写诗的日子

 嘉年华ing 2021-01-18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怀念写诗的日子

作者 | 何献国(陕西洛南)

  收拾房间时,不经意挪动了那个尘封已久的书架,书架上五六本厚厚的日记触动了我的目光,那是我学生时代写的诗歌。这时,我才蓦的发现,自己已经好久不读诗歌了。

  我以前是很爱写诗的,尽管后来才知道,我写的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根本称不上诗作,但我还是在一次次清理垃圾,打扫房间,整理书架时,舍不得扔掉那几本,我用钢笔写上去,配了插图,很少让人看到的我的诗集。

  写诗几乎充斥了我上师范的整个时光。

  记得上师范不久,邻班有两个爱好文学的同学创办了一个《二月花》诗社。那是一份油印刊物,那些清清爽爽的诗句,自行设计的简笔画点缀其中,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我想学诗写诗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后来,我更欣喜的知道创办这份校刊的是我的同乡:彼岸和流云,那时,他们还不叫这名字.这是他们现在的博名。他们对诗歌对文学的痴迷感染了我,使我这个当时连作文都写不好的人突然就萌生了当诗人的念头。

  那时学校的各种设施很简陋,还没有电脑,打印机之类的办公设备,晚上还总是停电,可是每当校园一片漆黑时,在校园一个角落的房间里,一盏蜡烛下,几个年轻人正在认真的编稿,排版,插图,油印。烛光映红了那一张张因诗歌而激动的脸庞。当时的我充其量只能算诗刊社一个普通的社员,还达不到编稿、审稿的水平,我所做的工作就是把那些在蜡纸上刻好的诗歌油印出来。因为光线很暗,油墨不小心弄到脸上、手上的事时有发生,有时候同伴看着我哈哈大笑,我还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天早上洗漱时才发现自己成了大黑脸,怎么洗都洗不净,搞的我像个怕羞的女子不敢在校园里晃动,我就搞不明白,当时怎么会把油墨抹到脸上去呢!

  记得上师范二年级的时候吧,学校举办了一次大型诗展,就是把所有在校爱好文学的学生的诗歌以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在校园一面醒目的墙壁上,白纸黑字,配上五颜六色的广告画,很是壮观。我写了一首《写诗,灵魂的堕落》也跃然墙上,这让我兴奋了很久。后来我仔细回想推敲,也不知道那首用了大量生涩、隐晦的词语修饰成的诗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倒是“校园诗人”的帽子从此戴在了头上,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

  因为诗歌,我和那些爱好写诗的同学常常去学校对面的丹江河畔,望着缓缓东去的丹江水吟诗作文。我们经常是带上水笔和笔记,唯恐错过了每一次灵感光临的机会。有时候为到了一句自认为很绝妙的诗句而狂喜,有时候还为一个词语是否恰当争的耳红面赤。少年不知愁何物,为赋新诗强说愁是那时学诗写诗的人最真实的心态。

  师范快要毕业那年,二哥在云南当兵,当时中越关系紧张,他所在部队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蹲守。为了鼓舞他的士气,我坚持每天写诗,其实诗句的内容不外乎就是多保重,别想家,奋勇杀敌之类的豪言壮语,每周我都会步行七里路去商镇邮局寄往云南。后来听二哥回来说,我寄给他的那些诗作,的确是他和他的战友们一道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没有我的鼓励和鞭策,他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我当然知道,这不是我写的有多好,这是诗歌的力量。

  写诗没能让我成为诗人,但却让我真正的喜欢上了写作,还结识了许多写诗的朋友。正是对诗歌的热爱,我后来开始写散文写小说,虽然写的很稚嫩,但始终跌跌撞撞地走在文学这条道上。

  从那个学校走出的写诗人,如今大多数活跃在商洛诗坛上,成为商洛文坛的中坚力量,有的在全国已经崭露头角。李环宇(彼岸),王丹峰,郝晓红等,他们亦官亦诗,才情横溢,尽管对诗歌的追求风格不同,但对生活真善美的歌颂是相通的。还有那个叫流云的女诗人,真名叫赵巧云,也是丹师的校友,虽然因车祸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她的诗歌依然在商洛诗歌留有一席之地,温暖着文友们美好的记忆,她的人品和诗歌就像天际永不凋零的流云,不时让我们感慨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不知是因为诗歌让我们友谊之树那么长青,还是因为我们纯粹,毫无功利色彩的友情,让诗歌成了我们生命里最美的一部分。

  看着这几本无意间保存完整的诗歌日记,我真的有些茫然了。是平淡的日子少了诗歌,还是麻木的心灵拒绝了诗歌?可平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工作,我们又做了些什么?空闲时间是有的,寂寞的发慌,也不愿坐在桌前写几行文字。不是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说着生活中老掉牙的话题,就是吆五喝六的猜着酒令,让酒精麻醉肠胃,让浮躁和无聊疯长。当然也有很忙的时候,如果说在忙碌中丢失了一份诗心,那种忙碌真的有意义吗!

  不管岁月如何走过,我都将庆幸,那段写诗的日子。

作者往期文稿阅读:

何献国 || 麻将女人(小小说)

何献国 ||   阿赌(小小说)

何献国 || 都是些狗日的 (小小说)

何献国 || 打工归来(小小说)

周末见 || 何献国:乡村脸谱之——田娃

周末见 || 何献国:同学会(小小说)

何献国 || 乡村脸谱之——老酒

周末见 || 何献国:乡村脸谱之——田娃

何献国 || 过年

何献国 || 重用<小小说>

何献国 || 三轮车驮着的幸福

何献国 || 新生(小小说)

何献国 ||桃花花开(小小说)

何献国 || 桃花运(小小说)

何献国 || 清明(散文)

END

作者简介

  何献国陕西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洛南作协副主席。在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小小说,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数篇。现供职基层乡镇。







关于评奖

  201611月份开始,〈嘉年华时光〉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开展“一人一城一故事”征文大赛,每个月,经过编委会初评、读者参与和网络微信投票,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里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价值128元的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260元)、胡锋先生书法作品一幅。

  二等奖两名,奖励价值49元的简装核桃酱两提、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

  三等奖三名,奖励价值49元的简装核桃酱一提、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将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嘉年华时光〉平台实行赞赏即稿酬。即所有入选的各类原创稿件发表时全部打开“赞赏”功能,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