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俗之腊月十四——赶头脑

 忆乡忆客 2021-01-18

年俗之腊月十四——赶头脑‍

进入腊月的第十四天,清晨行走在路上,会听到很多行人在议论今年的天气“太冷了”“往年之中今年最冷”“冻死个仍(人)咧”……然后你会看到扎堆的人群挤进一家小店,推开门的刹那,白雾像一团长了腿的棉花糖涌出来,汽腾腾之中走出几个满脸红润的彪形大汉在擦拭着嘴巴……接着一股浓浓的香味会扑面而来,这味道便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名吃——头脑。

头脑

Introduction

头脑从表面上看去,只是一碗不稠不稀的糊汤里泡着几块羊肉。其实头脑的原料还挺多的,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过的面粉)、藕根、长山药,再加上黄芪、良姜共计八宗,叫做八珍场。吃的时候,佐以腌韭,好像服药的引子。

来历

Origin  

把“头脑”当做食品的名称,大约始于十四世纪末(元朝末至明朝初),当时的头脑用什么材料,如何做,我们还不够清楚。太原的头脑是傅山先生想出来的。傅山出生于太原市北郊区的西村,医道很好,人们称他“仙医”,从头脑的原料就可看出,傅山先生好用药解二字——掺药物于食品,凭食物祛病保健。

功效

Function

头脑具有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含营养,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温补而不腻、清醇而可口

1

   羊肉味甘、性热,有补虚、开胃的作用,能够温脾缓中;

2

藕:清热化痰;

3

山药:补脾祛湿;

4

黄芪:味甘、性温,功能是补脾胃、三焦而健肺,体气虚弱者用之最有效;

5

良姜:味辛、性热,有温中、下气、消食等作用,医家疗胃病用良姜治外寒、干姜治内寒。


搭配

Staple

 」

喝头脑时佐食“帽盒”或者烧麦。帽盒也是太原的风味特产。帽盒是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喝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在头脑里,喷香耐嚼,别有风味。

清和元

Qing heyuan

傅山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爱国主义者,他热爱以朱元璋为正统的明朝,反对清朝和元朝(特别是清朝)的皇帝,他给经营头脑、杂割的一家饭馆题了“清和元”三个大字的牌匾,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 头脑杂割”一行四个小字 ,意思就是要让大家杂割清和元的头脑。

太原清和元

因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因此叫做"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暖暖的头脑开启新的一天,过完腊月就是新的一年。克服寒冷从一顿暖暖的早餐开始,心里舒坦了,身体健康了,美好的日子被滋润浸透得淋漓尽致,幸福洒满了人间的角角落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