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十年前的手机里,我重温了一次初恋的感觉

 860277 2021-01-18


这几天收拾房间,米痕翻出了一个箱子,装着很多千禧年的电子设备。

翻盖手机、胶片相机、索尼walkman......

大多是20年前的日本制造,却依然质感如新。
 
“已经过去20年了?”

米痕顿生一股时光抽离的不真实感。
 

红色滑盖手机,是零几年上初中时,爸妈赞助的。
 
买手机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个大事。
 
买什么牌子,翻盖还是滑盖,买什么颜色,我纠结了好久。
 

诺基亚经典,黑莓商务,夏普和LG时尚,它们各有风姿,和现在长一个模样的手机不一样。

不过爸妈认为,手机越好,越耽误学习。
 
最后,我拥有了一台三星滑盖,朴素得连挂吊坠的地方都没有。
 
“这个贴纸好看、那个吊坠新潮”,当朋友们讨论这些,我立刻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打电话、发信息,是我当时最常用的的手机功能。

短信箱里和我交流最多的人,叫楠,一个在校际夏令营认识的男生。
 
共同好友梦梦说,楠在他们学校很受欢迎,奖状拿到手软、情书也是。
 

在营里我和楠住对门,常去看他打球。
 
也许是混了个脸熟,结营那天我们相约吃了冰淇淋、还交换了电话,每天发信息讲日常。

短信箱,成了我们秘密交往的营地。
 
但没过多久,他老师发现了这件事,找了家长,我们就此失联。
 

那段时间,我天天熬夜听歌,沉浸在情绪里失眠。
 
以为和楠就此相忘于江湖,没想到七年后,我们又在校内网重逢。
 
趁他来北京考托福,我们见了一面。

他保持着帅气和优秀,只是,有女朋友了。
 

小时候没有手机号,就意味着失去交集。
 
现在微信拉黑可以电话,电话拉黑还有微博、淘宝、支付宝。

要是那时有现在这个条件,我或许也不必经历“听着情歌流眼泪”了。
 

当年没有网易云,但Songtaste还在

在ST,分享人的文案就是歌曲标题,每个歌名都长得一眼看不到尾。
 
在这里,我最早接触了R&B、Hiphop,认识了很多朋友,还下载了几个G的资源,好好的躺在我的mp3里。
 

 
说到mp3,在2000年出头,我拥有了一枚小小的银色方形SONY mp3,是这里面我使用最久的电子产品。

当时爸爸把它放在手心里送给我,我还以为是块月亮的碎片,太漂亮了,我爱若珍宝,恨不得每天拿着它睡觉。

用了快十年,它的电池仓门已经和主体分家了,我拿透明胶缠了又松,松了又缠,现在主体上还有明显的胶痕。
 


已经很难在商店、二手店里寻觅到它的踪迹了。 

如果有机会复刻,我愿意买两个,一个自己珍藏,一个传给下一代。
 

Sony CD机也是爸爸送的,有着磁带、mp3无法媲美的音质。
 
离家最近的CD商店,在书店里。
 
先去买一本《当代歌坛》,列好自己想要的CD list,再找销售阿姨订。
 

小时候的我,超迷恋蔡依林、萧亚轩、小甜甜布兰妮、玛丽亚凯莉这些张扬的辣妹。
 
一拿到她们热乎乎的新专,我就迫不及待放进CD机里,跟着附赠的歌词本唱。

几遍下来,就get了最新潮流单曲,成为班级里最先会唱的那批人。
 

除了听音乐,我特别喜欢看电视。
 
小时候的电视机,是方方圆圆的大黑盒子,一个怀抱都抱不住。
 
一放寒暑假,我就特别开心,因为终于有大段的时间看电视了。
 

爸妈刚出门上班,后脚我就打开电视机,还珠格格、大长今、魔卡少女樱循环播放。

他们回家前,调到初始台、关电视、摆放遥控器,给电视机一顿扇风降温,一气呵成,天衣无缝。

不过,也有被抓包的尴尬时刻。

有时候看得忘情,没听见脚步声,被爸妈抓个正着
 
 
记得当时有个地方台,早上6点整会播日本动画片七龙珠。
 
偷偷爬起来看完一集,我再悄悄的钻回被窝。
 
午夜场的情深深雨濛濛,也是这样偷偷看完的。
 
为了看电视起早贪黑,我比学习还努力。
 

爱看电视的人,都不喜欢周二。
 
电视台检修,一天都没啥好节目。

幸好楼下的租碟店什么电影都有,一张一天一块钱。
 
租租成龙、林正英,也挺开心。
 

不看电影我就去找哥哥,看他玩游戏仙剑奇侠传。

通常玩了一会儿,大背头电脑前就汇聚了各种拎着小板凳“闻风而来”小朋友。
 
观战就像看连续剧,李逍遥、赵灵儿、林月如的故事,每天都让我牵肠挂肚。
 

到了高中,电视、电脑严格受爸妈管控,我的娱乐活动变成了看书。
 
《梦回大清》后,穿越类小说席卷全网,晋江、起点涌现了很多经典作品。
 
课余时间,同学们会讨论各种小说中的情节,我被不断种草着,心痒痒得每本都想看。
 

但我是不敢看实体书的,不仅容易被发现,连物证都现成。
 
另辟蹊径,我开始用文曲星读小说。
 


读书很容易忘我、忘记时间和场合。
 
有几次,我在厕所里用文曲星看小说,看了很久,被妈妈开心地“批评”。
 
“宝贝,上厕所就不要学习了。”
 

开学前,我这个拖沓鬼一定会开足马力赶作业。
 
当时家里还用座机,配的两个分机放在我和爸妈的卧室。
 
为了更快搞完,我必须和同学“沟通”一下。
 

左耳朵听答案,右耳朵关注爸妈卧室的声响。

生怕他们打开分机,听到我和同学的激情交流。
 

我热衷体验新鲜,自从大学能赚钱,也随时更新自己的电子产品,希望被时代落下
 
最新款手机、相机、音响、耳机.....不光体验科技进步,也渴望从它们身上延续从前的快乐。

快乐是有的,但不遂人愿的是,我也变得难得专注,迷恋发光的屏幕而忽视身体力行的体验生活。


盒子里被我遗忘很久的老家伙,小时候的玩伴一样,彻底和我离散了。

一起离散的,还有从前那些闪光且多样的生活。

我突然明白,老的电子设备带给我的快乐,大都无法复制。

因为它们承载的,是我对家、友谊和青涩爱恋的珍重,是从前那段不可多得的轻松岁月。

也是,“千禧一代”这群人共同、共享的美好时光。
 

撰文 插画 / 米痕
编辑 / 大饼 大力
部分插画参考 Pinterest
插画绘于搭载 Procreate 的 iPad Pr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