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伯礼:下一步防疫应重点防“物传人”;中医药助力守好健康关口

 人民健康论坛 2021-01-18

11月16日,张伯礼院士应邀到新华社,做了一个题为《弘扬抗疫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的专题报告。

在今年的抗疫阻击战中,“中国方案”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其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张伯礼院士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硬仗,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可以看见的是,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更加重视了,一些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也陆续推行实施,此外国内主流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了。

11月7日,第四届世界生命科技大会在济南开幕,张伯礼院士是参会者。期间,张伯礼院士接受了闪电新闻记者采访,这段视频那几天在网上传播很广,喜爱中医的人应该都感到由衷地高兴。

采访视频中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医药的推广和科普要从娃娃抓起,目前很多工作都在进行中。在今年的6月,由两位国医大师主编、有超强专家指导委员会阵容(张伯礼院士是其中之一)的《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正式发行了。张伯礼院士在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医药读本课程已经进入很多中小学。

此外,在今年9月22日的教文卫体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zuigaolingdaoren在讲话中再次提到: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紧接着,又有好消息出现,国务院办公室在9月23日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有不少利于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如:《意见》提到——推进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对医学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防控知识等教育,组织编写传染病学等医学类精品教材,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

关于这一点,张伯礼院士在采访中提到了具体的课时量:西医临床医学以后要增加100个学时的中医学科,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作为一个中国的医生应该懂中医”。以笔者的认知来看,这确实是一个良性的改变,中西医结合是存在着壁垒的,这一举措对打破这种壁垒应该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在11月16日的专题报告上,张伯礼院士还谈到了对未来疫*情发展走势的判断:我们慎终如始,保持现有警惕性,防控措施坚决落实,检测能力显著增强,再加上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即使有多地散发病例,也很快能够发现并控制住。此外,张伯礼院士对下一步防控工作的建议是:外防输入,防人也应防物,特别是要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进行全面消杀。

10月中旬,青岛疫*情反弹,我们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证明新冠病毒可以由物传人,新冠病毒在冷冻条件下可长期存活。通过病毒溯源,我们还发现6月份北京新发地疫*情可能源于受污染的进口食品,经冷链运输带来了从环境到人的传播。

近期以来,又有多地陆续在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11月13日,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1月13日,郑州市疾控中心在一批产地为阿根廷的冷冻猪肉的外包装抽检标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11月14日,陕西西安阎良区在对本辖区进口冷冻食品开展常规检查时,在1份阿根廷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上检出阳性;11月14日,山东泗水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一份进口冷冻水产品外包装标本检测阳性;还有山东梁山县、湖北武汉、福建泉州、甘肃兰州都出现冷冻货品外包装检测阳性的通告……

所以说,新冠病毒确实“狡猾”,虽然我国基本处于“风平浪静”之中,但海外疫*情却持续“波涛汹涌”,对外交流不可能切断,外防输入中的“防物”在现阶段也更加需要重视了。

除此之外,张伯礼院士还提示,对于公众来说,秋冬防疫还是要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睡眠、清淡的饮食。中医药也将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帮助大家守好健康的关口。

感谢张伯礼院士的提醒和呼吁,防控从“我”做起!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人民健康论坛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END


作者:康和

首发:人民健康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