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

 张逸i5fwigtd0s 2021-01-18
虞美人·听雨
南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三个不同的场景、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三种不同的心境,以“听雨”一事贯穿其中,好似一场雨,从年少时一直下到了暮年,飘零凄凉,令人黯然。而事实上,这首词的作者蒋捷,所经历的时代正是如此。他于1274年考中进士,那时候蒙古和南宋的战争已经燃遍大江南北,而他考中进士后的第五年即1279年,陆秀夫背着南宋少帝在崖山跳海,他的国就彻底没了。了解了这个背景,再来读这首词,人生的无奈、无力,时代的感伤惆怅,便不由得不使人堕泪了。
这首词用了三个场景,将人生不同阶段的“听雨”感受描绘出来,虽则听雨,而实际上却是人生境遇的呈现。这首词之所以能成为流传甚广的佳作,正在于它将每个阶段的人生感受都描述得非常贴切,读来使人深有共鸣。
第一个场景,少年听雨歌楼上。蒋捷生长于江苏宜兴,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据学者考证,南宋灭亡时蒋捷大概在而立之年,那么他的少年时期,便如五陵年少一样,过着衣马轻裘的快意生活。少年才子,风流倜傥,完全不知道世界还有战乱、还有悲苦,整天徘徊在歌楼之上,红烛、罗帐等闺帷之物,更给这些年少时光增添了一抹醉生梦死。此时的他,听到的雨声是暧昧的。
第二个场景,中年听雨客舟中。从衣马轻裘的不谙世事,到羁旅客舟的漂泊茫然,秋风秋雨,江阔云低,一个孤独忧愁的中年人,躲避战乱,东奔西走,前途渺茫,未来不知栖身何方。人生最大的悲哀,或许就是在中年时还要经历漂泊,还不能稳定下来吧。天边不时飘来几声孤雁的悲鸣,令人断肠,此时的词人,听到的雨声应当是凄苦的吧。
第三个场景,凄凉晚年,听雨于僧庐之下。此时的词人,或许已咽下了中年漂泊的心酸,而更多的是对人生世事的木然,并夹杂着对前尘往事的怀恋。一切悲欢离合,如梦似幻,消散云烟。这场雨,也从少年的闺帷,一直下到了晚年的僧庐之下,而庐下这位饱经忧患之人,鬓发斑白,他所唯一能做的,或许也只有宁静地听着这场雨一直下下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