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进拴 | 观音洞神话

 文学百花园 2021-01-19


观音洞神话


好友王海水先生告诉我,他在鲁山天龙山发现了一个观音洞,很值得一看。于是,我在王先生的带领下,到鲁山天龙山观音洞览胜探奇。这里很有点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是当地民间的信仰之地。据说这里是“千次祈求千次应,万人朝拜万人灵”。

相传,当年妙善公主朝拜大尧山时,行至天龙山,坐骑白象被蟒蛇吃掉,在走投无路之际,便找了天龙山山崖边一个石洞藏身,跌坐入定。但是三人因为日间看见蟒蛇,受了一番惊恐之后,心神不能十分宁静。

 

心神不宁,是坐禅最忌之事,足以由此生出种种恐怖幻像,与常人做恶梦一般无二。三人里边,自然是妙善大师功行最深,收摄住了心神,没有枝节;那保姆虽然功行不及大师,但还可以勉强镇住方寸,不让它旁骛。

  

只有永莲功行最浅,坐不多时,便觉周身火热,如同在洪炉之中一般,急睁眼看时,只见满一个石洞,都是熊熊的烈焰,主人一同处身火中。但那妙善大师与保姆却自顾瞑目趺坐,一点儿也不觉得有什么。永莲暗想:“不好!她们没事,只我觉得发热,一定又是走了魔了。”急急抛开杂念,收摄心神,那一洞的烈焰,果真熄灭无遗,身上也不觉得热了。

  

可是她一颗心却终于不得宁静。又隔了片刻,幻境又发生了,只觉得浑身冰冷,如同浸在冰窟里边一般,还觉似乎受到很剧烈的震激。再睁眼看时,只见滔滔洪流,浊浪排空而至,满石洞都是水,三个人同浸在水中。只是妙善大师和保姆,仍是不知不觉,那浊浪却不近她们二人之身。永莲暗道:“不好了!怎么今天却一味地走魔?如此还能成正果吗?”

  

她生了这么一念,心上不免有些烦恼!只这一烦恼,入魔愈深入。转眼之间,那滔滔浊浪却又不见了,只觉得霹雳一声,半空中来了无数金盔金甲的天神,都生得身高丈二,腰大十围,手中都执着八棱金爪锤,一个个怒目相视。内中有一个环眼的天神,飞身走入石洞,举起金爪大锤,不问情由,照她顶门上“嗖”地打了下来。

  

这一下不由永莲不吓得神魂出窍,极声嘶叫:“呵啊”一声,早惊动了妙善大师和保姆,争着问道:“永莲啊,为何极声嘶叫啊?”

  

到此她才如梦初醒。正是:幻境由心造,何曾可当真? 


话说永莲入魔愈深,忽见金甲天神,手执八棱金爪锤,闯进石洞,照定她顶门就打。她这一吓,真是非同小可,故“哎啊”一声惨叫,妙善大师等二人竟被她叫出定来,看她失张失致的情形,便喊道:“永莲!怎么回事,你咋怪叫起来了?”

  

永莲到此才如大梦初醒,仔细看时,三个人好端端地坐在石洞之中,哪里有什么水火,更何来什么天神?才悟一切都是幻像,便将顷间之事,向二人说明。

  

妙善大师道:“永莲啊,你如何又走了这遭魔来?这怕是日间受了蟒蛇的惊恐,故心神才收不拢来,以至如此。幸而有金甲天神将你惊醒,否则要多损几分功行呢!”

  

永莲连连称是。其时天色已经黎明,三人便收拾了一切,出了石洞,觅路上山,沿途摘些野果充饥。走到日中时候,忽远远望见有一头大白熊,迎面走来,似乎还没看见三人。

  

妙善大师便牵着二人,一同逃到树林中去,悄悄地道:“我们躲避得过最好,如躲不过时,大家倒卧地上,屏住气息,扮作死人模样,切不可呼吸动弹,或者可以避过此难。”

  

那白熊走到林子相近的地方,闻得人气,就四下里找寻。她三人看见,早已倒卧在地上,屏气扮死。那白熊一路寻到林中,一见三个,便立住不动,注视了半晌,见她们无声无息,一动不动,真的当成了死人,便“哼哼”地叫了几声,表示它的失望,然后踱将过去,头也不回地走了。妙善睁眼看白熊去得远了,才招呼二人起来。

  

原来白熊一物,最忌的便是死人,一见了死尸,它再也不肯走近。妙善大师知道它这种脾气,故用此法来解厄。

  

当下三人走出了树林,依路上行,又走了五、七里,三人走得口干舌燥,疲倦已极,恰好有一条山溪流过。

  

妙善大师道:“且坐着歇息一会,待舀些水吃了再走。”

  

于是大家倚石而坐,永莲便取了钵盂,到涧中去舀了半钵盂清水,先递给妙善大师喝了几口,余下的和保姆分喝了,也席地坐下,拾着小石块向溪中抛掷着,看那水花飞溅来取乐。

观音菩萨得道成佛后,准备选一个非常幽静的青山绿水之地作道场。一天她驾着祥云,从东海上空冉冉而来,当他行到鲁山天龙山上空时,远眺峰峦叠翠,碧波荡漾,绿涌千山,山上山下树林如海,轻风吹拂,林涛滚滚;近观万树翠拥,挺拔参天,是建道场的理想之地。于是观音菩萨禁不住降下祥云,把莽莽林海作为传道讲经的主要场所之一。他虽然定居在南海普陀山,但他常把百里林海作为传道讲经的重要道场。观音每每来此就住在她当年朝拜大尧山时在天龙山住的石洞,在观音洞里传道讲经,布恩解难,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的百里林海叫作观音林海了。

明朝末年,百里林海为大财主李善逵所有,他为人谦和,乐善好施,住在观音洞附近。他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叫竹香,会弹琴懂棋艺,写一手好诗,画一手好画儿,世人称她为竹仙子。一天,她和几个丫鬟一起在瀑布(现在的天龙山瀑布)下玩水嘻戏,突然遇到一个到省城应试的秀才耀智,她自恃有才,想难为一下耀知,考考他的水平,非要他在十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不准通行。耀智无奈,只好勉为其难,他一边走一边吟到:“树叶片片情,野花朵朵香,轻风伴我行,水面闪倩影。”姑娘一听,这白面书生果然有才,便邀他一起玩耍,一会儿穿梭于林海深处、一会儿徜徉于涓涓溪流中,呤诗作对,无不快活,不知不觉中两人便产生了爱慕之情,有道是“满园翠色关不住,一首小诗惹相思”。二人私定终身后,耀智准备第二天继续出发赶考。可就在这时张献忠大军已攻占了鲁山,并在鲁山遍寻美女,要求大户人家必须将女儿交兵差送选。消息传到观音林海,竹香和耀智两人相拥,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了,最后竹香含泪对耀智说:“今生不能嫁与你为妻,我也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死不足惜,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去考取功名吧,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耀智哭到:“你死了,我也不活了,要活一块活,要死一块死”。竹香说:“那你带我一起私奔吧。”耀智点头说:“好,说走就走,立刻动身。”就此二人悄悄从后山逃出了家门,正在此时索纳竹香的兵差走到李善逵家扑了个空,方知他的女儿刚逃不久,官差杀了竹香全家就立即追赶。他俩跑得很快,可是哪里跑得过追兵嘛,二人气喘吁吁攀上一个山头,下过山顶,哪知前面是悬崖绝壁,后边追兵已赶到对他俩进行了三面包围,此时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万般无奈,这对纯情恋人相抱相拥相偎相倚,准备跳崖殉情。这悬崖绝壁的半山腰上有个洞,观音菩萨正在洞口的平台上做道场。观音乃救苦救难的无量圣佛,慧眼遥观,通晓未来,所以在此洞做道场,专等搭救这一对痴男情女。说时迟,那时快,观音用手一指,竹香就化作了一支凰于洞口的上端(现在就能见到洞口上的凰和她的子女们),耀智就化作了一支凤立于洞口对面(耀智岩)。观音成全了这对恋人,让这对情人生生世世永远相恋,相互厮守,他们还生了不少子女。观音还把追赶他俩的杀戮成性的兵差化点成了一个守护这对痴情恋人的将军立于百步梯旁。观音菩萨做道场的山洞从此得名叫“观音洞”。观音洞中原有一细小流水,传说嘉庆年间白莲教与官兵在林海里发生了一次激战,战争场面十分惨烈,可以说是尸横遍野,不久就发生了一场无法医治的瘟疫,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一天一个生命垂危的男子做了一个梦,梦中一白衣女子叫他到观音洞去,说那里有一潭碧水可医治百病,第二天他半信半疑地来到观音洞,果然见到一潭碧水,于是就迫不急待地喝了几口。不一会儿功夫,他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身上的病奇迹般地消失了,于是他到处奔走相告,向人们宣传这股神奇的观音水,结果一场灾难得以化解。

好一个神奇绝妙的天龙山观音洞啊!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汝州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主编,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专业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芬芳岁月》等共5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2000多万字,有164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