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天敏 | 深圳 亲情别离场

 文学百花园 2021-01-19


 

深圳 

亲情别离场


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常看常说的是城市楼高街宽了,二马放卫星了,奇葩事件不断为视野刷屏了

有谁知,在万众争晒幸福指数的同时,深圳这座南方沿海城市,正上演着一幕幕晓风残阳里的别泪挥洒。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如此脆弱的情感群体与打工亲人,在这个移民城市演绎着酷似战争的大别离。

在一次回河南老家的深圳火车站,黑压压的人海,从深圳出发往北方的人,大包小袋地扛着背着,托儿带女挽老人,伸脖子躬腰赶路,还要在亲情割断的陷阵里突围。候车室涌动的人潮,像飓风下的海面,一簇簇地澎湃着,呼啸着,人们的脚步不敢有一丝丝怠慢。最打动眼球的是送别拽着亲人声声叮嘱无情的报站声重炮一样震来。

跟儿子在深圳相处的日子,像一盆温水浸泡着亲情的。开始进站,我就忍不住背过脸去拭泪,不让儿子看见母爱另面的脆弱。我开始打点回中原出版小说,河边散步,好友喝茶,或山居云游。让成群结队的新镜头晒到回家的路口,以多彩的理由告诉自己,要的是一片热土暖城。可到了分手时,我又意识到内心被什么撕着,揪着,前边虽不是去去千里烟波,老家也不在幕霭沉沉的楚天阔里但我不知离开,思念的心往哪儿停我被恐怖感紧紧绑架频频的报站声我似乎用了超人的力量来完成亲情撕裂的痛不由怅叹:这哪是一座移民城市,简直是骨肉亲情的宰割场。断肠人不是在天涯,而是在现代的站台上

一阵海风吹进车窗,切换了刚才的镜头我趴到窗口,南国浓绿的芭蕉叶和木棉树依次退场这时忽听到啜泣声,是卧铺箱对面两个小女孩在低泣。我好吃惊,这小小年龄的女孩应哇哇大哭才对抑声泣根本不该她们嘴里发出,生活也不该让这么小的孩子就品尝别离。分离,竟把四五岁的少小儿童给异化了。小女孩的奶奶鼻音很重地劝:回老家是为上学,上好学就能来跟爸妈一块儿挣钱。一个小女孩眼里噙着泪,幅度很大的点头,然后拿出画册来看。其中一个女孩边看画册边抹着泪,抽泣震动了她的肩,仍集中精力掀画册,然后是姐妹俩一起读出朗朗的声音。我的眼泪再度溢出来透过模糊的泪眼,我看见小天使又黄又稀的头发,在窗口的阳光下闪光。她们相偎,摇晃着肩膀打节拍,把甜甜的声音灌满了车

我想起德国二战后,一个小女孩在断墙边读诗,那个镜头一下子读出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漠视,诗意的追求。想起前天在电子邮箱收到一篇投稿,一位小女生在离开妈妈时写:转眼间又到了离开妈的日子,我想起在我刚出生的时候,妈妈就要去外地打工养家糊口,把我托付给了姑妈。妈妈有时一年回来一次,有时两三年回来一次,盼妈妈回来成了我的最大愿望。妈妈每次离开,我都会哭到车站,可这次是我哭最痛的一天,因为都快春节了,别人都回家过年,可妈妈却要离我了。

我开始给小女孩们玩游戏,上前抱抱那个小妹妹,再为那个小姐姐编编小辫子,我们很快打成一片后,我跟奶奶拉起了家常。她奶奶讲起她们的故事:她们的父母都在深圳打工,晌午饭就是五岁的姐姐做。姐姐上学前班中班,自已背上书包走四五里的山路去上学,从没人接送过。哦,这个扎羊角辫儿的小女孩背个大书包走过山坡,每晚自己洗脸洗脚上床睡觉,黄昏站村头往南眺望的情景,思亲盼爱无果,慢慢学会了隐忍和宽容。

这就是中国当代乡村留守儿童的眼睛,一双穿透村林和山垭,向天涯海角的眼晴。他们在独立和孤苦中学会了坚强,也延伸了联想,这让年轻的父母放心,离家的脚步走得更远,小姐妹们又得加倍忍受漫长的别离滋味。


正在此时,一个拉着小的老太太过来了,像是去打开水或买东西的,绊了东西摔倒了,歪地上哭。老人抱起他也哭了,抹拉了脸上泪,指着读书的小女孩说:看看她们都不要妈是吧?两个小女孩乖巧地点头说:嗯,我们回家上学。小男孩仍在哭,老人把他抱坐到大腿上抖着说:小家伙生下来半岁就离开妈妈了,过一年抱到深圳妈妈面都认不得了才热呵不到一个月又该回老家了。走时妈妈送到车站哭得泪人一样,小娃却不知道是为啥。

吃罢晌午饭,我准备午休了,忽然感到上边的中铺在颤动。往上看看,是两位回南阳的老人,老头下来吃泡面了,老太婆仍睡在铺上抽泣。一问情况,原来他们在年前去深圳看望儿女,儿女两个却因工作恋爱纠缠繁忙,过了年就没见上父母的面了。老人联系儿子,回说出差了,联系女儿说没时间见面,叫他们快回老家,以后不经同意再也不要来了。老太婆说到这已哭得泪如雨下,老头则看着车窗外不时摇头,一脸无助无奈。

这是一种霜雪似的冷镜头,一组另类的别离。在那座资本主义城市里挣钱的打工仔,已经为父母打造了冰样的空巢,他们还在以繁忙挣钱为理由,冷落父母。这两位老人就不只是别离了,也不是在衰老弱年里失去子女的陪伴,而是失亲情,无依靠。这样的别离是怎样一种滋味,我没有体验,我有点相劝他们,说:青年人太忙,等挣够了钱,成了家会是另一番情景。老头又是摆手又是摇头,仍一脸凄楚。

车箱里的大多老人都唏嘘起来。我极力想像着走南闯北的的故事两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多少儿女南北转战,无情别离。年轻的父母,憨憨的萌娃们,和深知分离之痛的老人们,都在为这大步流星的时代擦泪,有谁来包扎她们

                         


                                                                                                                            

 张天敏,女,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结业,邓州市作协主席,邓州市文化馆专业作家。河南省南阳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女人桥》,长篇历史小说《张仲景》,长篇网络小说《情人山庄》,小说集《半醒》,散文集《逝梦的河》,《流年》。长篇小说《女人桥》故事缩写刊发于《小说选刊》,被列入中国现代女作家女性题村创作大格局,并获南阳市政府长篇小说精品工程奖。作品被中国图书馆及各大院校馆藏。个人资料被中国新闻周刋,小说选刋,中国青年报,河南曰报,郑州晚报,河南作家通讯,南阳文化丛书报道并收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