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期征文22 | 孙凤勤:捡石头

 文学百花园 2021-01-19

作者简介



孙凤勤,郑州市人。沙漠,第二个故乡,一个种枣的人,一个远离家乡的人,一个寻求孤独的人,一个试着从沙土里刨文字的人。

捡石头 

孙凤勤

       我天性好玩,好奇心也甚重,一旦闲暇,总想到处转转,何况南疆天高地阔,戈壁苍苍,沙漠茫茫,昆仑巍巍,河水潺潺,自然风光,自是养眼。且不说这些,单是那散落在南疆大地的各色石头,足以让我魂牵梦绕,日思夜想了。

        和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知多少年形成的宝石矿藏,经天崩地裂,沧海桑田,流落的到处都是,且此地域多是无人烟处,那些石头便能安居一方,吸大地之精华,沐日月之灵光,得天独厚,成就石中极品,曰玉石,曰玛瑙,曰翡翠也。 还有一种,说是陨石,此物也是石头,只是非地球所生,系天外来客,更是显得尊贵,也许它也似我般,独喜清净,于是,多择疆南而坠,更丰富了此地石种。 

      本人天生粗陋,对首饰不喜关注,刚到和田,市区那排排的玉店,自是不去光顾,一是无银两,二是不相应,自是看了,也不动心。没想到,终有一日让我动心的却是那些未经雕琢的石头。 初识这些“石头”,是在和田的玉石“大巴扎”上,那货架上堆的,地下放的,大的、小的、光的、皱的、白的、黑的、黄的、绿的、青的、花的,我看着它们,它们也看着我,好像与我说话一般,顿时,石头在我眼中活了。 基于这些,我再也按耐不住,仿佛那沉睡在沙漠、戈壁、河床以及昆仑山腹地那些与我有缘的石头,在向我召唤,令我心痒手热,于是,便不计成本,开车到处转悠,试着搜寻它们的踪迹。 

      第一站是玉龙喀什河上游的喀什塔什乡,乡境内的黑山村便是和田玉的矿藏之地,也是中国距印度最近的乡村。 从和田二一六公路零公里出发,行不多远便入昆仑山脉,越是往里,山越是的陡峭,河床越是的狭窄,流水也越是显的湍急,路也更是曲折盘旋,偶尔也会看到河道急拐弯处那闪出的河床上,有一或两个维族人刨玉的身影,由于山陡路窄水急,不宜停车,只能隔车窗相望,想着他们必是能捡到些上好的籽料。也想着自己若到黑山,就是到了玉石窝里,何愁寻不来玉,便又兴奋起来。 山路越来越高,车也像不堪负重的老牛一般,艰难的往上爬着,山体也逐渐变得不像先前那样怪石嶙峋,坡上间有牛羊出现,一从从绿草从半山腰开始往山上铺去。车到山梁,已是气薄风凉,山的那边,自是另一番景象,群山绿草如毯,牛羊点缀于山峦,白云缭绕处,已有村庄若现。

     车很快来到喀什塔什乡政府,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不巧的是,往黑山的路上设有边境检查站,未在和田办理边境出入证者,不得入内,到此,只能望山兴叹,尔后只得打道回府。此去耗时十八个小时,往返四百多公里,只在回来的路上,捡了些好看的鹅卵石蛋,倒也好看。至于玉吗,只是来了个擦肩。 后来,又往墨玉河的上游走了一趟,直跑到乌鲁瓦提,因遇封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路上,临河有几处维族村落,有些人家门口放有大块的石头,深色居多,都是些上吨重的,若是仅凭几个人的力量,实在难以撼动。有好多石头的上方或侧面开有一元硬币大小的口,能看出里面细腻的质地来,说是墨玉、青玉或青花玉,用手电照了,也能看到里面透出的光,或墨绿,或清秀,或花斑。也曾进到几处人家里去,院里或角落处堆放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说是玉石或卡瓦石,因当时对玉不甚了解,行情也不太懂,且与村民语言不通,终不敢下手交易。倒是在河里也觅得三、两块玉来,质地虽不算上乘,也算可意,不枉往返几百公里的奔波。 

        往枣园西南七八十公里外的戈壁滩,也是不少光顾的,顶着烈日或迎着狂风,游走在满地砾石的旷野,去寻找传说中的戈壁宝玉,或者能遇到一块天外飞来的陨石,这些都是有过的,虽说捡到的人不是我,听着也是让人蛮有激情的,去的次数多了,也有收获,捡回一些好看的石头,还总是有的。 有次在戈壁滩上转悠,看有大型工程车从南面的山里出来,一时兴起,便不管不顾的顺车辙往山里开去,那车辙沿河床曲里拐弯往里走去,两边的山都是些砾石掺杂着红色的黏土组成,光秃秃、干巴巴,毫无生机可言。

      进入大约二十多公里处,一道山梁横卧于路的前方,山体依然是由砾石与红色的黏土组成,只是多了些一坨坨似花菜般半透明的 白色岩石,各成一体,散落在陡峭的山坡之上,甚是好奇,便拿了军用小铁掀,使劲砸去,开裂处尽是白粉,拿了一块在掀头上画了,似粉笔般好用,就搬了两坨放到车上,然后又蹬着那半裸露出的朵朵“花菜”往上攀登,大约二十米高处,便爬上一个两三米宽的平台,平台上散布着很多直径约有六、七十公分的圆柱形白色晶体,裸露出的部分风化成玻璃纤维似的,圈圈年轮清晰可见,看的出那曾经是一段段粗大的树木。 

      平台紧贴着又是一段陡峭的山体,那山体已与下部山体的颜色颜色截然不同,已由原来的红色变成青灰色,且山体都已石化,清晰的看出那石化了的山体是由大小不等的贝壳组成,之间还掺杂着一些海螺,一边还散落着一些风化过的石贝壳,我也捡了些放到袋子里。 往上再爬一段,山体突然间就像遭过雷劈枯树一样,参杂不齐茬口,斜侧着凌厉的刺向天空,让人看着甚是惊恐,真想象不出那亿万年前,大地究竟是被谁惹恼的,洪荒一怒,沧海桑田。 在山里转悠了半天,也没看到任何活物,连棵草都不曾见到,突然间觉得害怕起来,连忙把那一包的奇石,怪石,化石扔进车里,驾车就跑。 回家后,心神刚刚稳妥,便又想起了玛瑙滩。那里,我已是去过几次,往返的费用也有几千,依然是乐往。每到睡不着时,便想起那一地的玛瑙,更是睡不着了,于是,披衣起床,拉出床底下那两个纸箱来,把玩我那可爱的小玛瑙,越看越是欢喜,禁不住又是一阵狂热,计划再次挺进沙漠。   

       其实,每次进入沙漠之前,都要费一番周折,其一,玛瑙滩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出入公路系中石油自家所修,内属禁区,进入需有县以上政府提前告知中石油方,经协商后,方可进入(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可通融),其二,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从零公里处直射红白山脚下,一路上没有信号,没有人烟,所需物品,必须自带,一点疏忽,便会生出麻烦。其三,不可预测的天气,也会让你寸步难行,或半路折回或原地静待,这都是很正常的。 玛瑙滩地处红白山南,顺山东西延绵数公里。玛瑙山矗立在滩的东头,离路有十几公里的距离,据说,若想进入玛瑙山,须三辆以上的四驱车结伴方可,否则,很容易陷入困境。尽管里面诱惑很大,我始终不敢进去。听林管站的艾米儿说,有胆大的维族人骑摩托车进去过,里面的玛瑙品质还算不错,前几年,也见有人成袋子的带出来,如今便不多了。 我每次进去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车生故障,又怕遭遇沙尘暴,那沙尘暴刮起来,都能生生的把玛瑙从玛瑙山上给撕扯下来,然后甩出几公里外,你想想有多厉害。我曾遇见一回,那沙子连同碎玛瑙打在我的脸上,砸的生疼,那还顾得上捡拾玛瑙,赶忙爬到车里,隔着玻璃再往外看,隐天蔽日,狂风携着沙石把车身打啪啪作响,车身一晃一晃的,路都很难看清。 每次从沙漠里出来,都觉得是一次重生,看着那些捡回来的石头,心又飞到了玛瑙滩。如此反复,魂魄像受了蛊惑一样,被沙漠牵制,被石头迷恋…… 至今,为捡石头,已花费数千,石头倒也捡了一堆,玉石,玛瑙,也有些,更多的是些石头,若论价值,远不及我所支出,朋友总问我值吗?,我只坦然一笑,值与不值并不重要,那过程我还是蛮开心的,我觉得值了。

请参加第七(2018第一期)期杂志征文的作者加微信:suai_pengju以便保持沟通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2018年第二期(总)第八期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微刊精选》是《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微信平台合办的双月刊纸质杂志;自2017年初创刊以来,现已出版六期(第七期正在审核中),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何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和欢迎。最近又取得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河南省连续性内刊,刊号为:00159号,使杂志的性质有了质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拓展更大的区域空间,现拟定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集第八期稿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3.10元以下打赏不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春天的故事》第二季全国大赛征文启事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推出,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大赛(题目自拟), 即日起正式启动。本大赛体裁、题材不限,参赛作品在《文学百花园》推出。 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1、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3、大奖作品字数在2000字内,超过字数只能获最佳人气奖。

4、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最佳人气奖一名,奖金:1600元。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五名,每人奖金300元,优秀奖二十名,赠送《文学百花苑》(双月刊)2017年全年杂志,发荣誉证书,在《文学百花园 ·微刊精选》杂志第八期起,陆续选登  赠送当期杂志。

5 收稿时间:即日起到720日止。

6、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