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故事】故事让小说更加精彩 | 朱幸福

 文学百花园 2021-01-19

故事让小说更加精彩

朱幸福

故事人人会讲,各有巧妙不同。有的人故事讲了半天,听众越听越糊涂;有的人三言两语,就能让大家恍然大悟;有的人讲得啰嗦、重复,再精彩的故事到他嘴里一说,味同嚼蜡,听得人瞌睡重重;有的人讲得简洁、幽默,再平淡无奇的事经他那张嘴一说,立刻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所以,我们经常会喜欢听某某人说话,譬如刘兰芳、袁阔成等人说书,不喜欢听某某说话,譬如某某老师上课、鲁迅听老旦唱戏等。如果我们把说的“故事”记下来,形成文字,那就是我们的作文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故事讲得好不好,精不精彩,直接反应出我们作文的水平。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就是因为他在《红高粱》《蛙》《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作品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就连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演讲时,他还不忘给我们讲了三个故事。所以,我以为故事是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的基础,故事让小说更加精彩。

故事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一点,我很有感受。我写的许多小说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其中许多是幽默故事。譬如在我的小说集《天意》的开篇部分就是一组关于教育、关于校园的故事,《班干扩编》是其中的代表作。全班53个学生,有50名学生都是干部,分少先队和班干两个系列,剩余的3人最后也成了“精简办”干部。最后结果却是将我这个班主任“精简”掉了,很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该文首发在《微型小说选刊》,并获得全国征文三等奖,入选多种选本。这个故事是对机构臃肿、纳税人负担加重现象的善意嘲讽。十八大之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消除了公务员的许多福利,网络上不是出现有人要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呼声了吗?当官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吧。

小说可以讲故事,大家都能理解,那么散文能不能讲故事呢?我的回答是:照样能讲,而且讲得精彩。2000年5月,我去上海参加《故事会》杂志的笔会,推错了门,看到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在里面,以为是做小生意的,很看不起地问他:“你跑到我的房间里来干什么?我们是开会的。”结果发现是我走错了房间,而他则是从浙江来给我们讲课的。于是我写道:“想不到,一到故事会就发生故事了。”我将此事写成散文《故事大王吴文昶》,在《新民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并被《新安晚报》收入副刊十年精选本中。还有我写过的《永远的清明》写父亲临终前将儿子从身边推开,《母亲的鹅群》写母亲每年养鹅供儿子读书,等儿子考取杀鹅办酒的事,也都是很感人的故事。还有大家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谁能否认“父亲买橘子给儿子”不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呢?而这些都来源于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这些文章都收录在我的散文集《相聚是缘》中。

小说散文能讲故事,那么诗歌总不好讲故事了吧?其实,诗歌也能讲故事。譬如《荷马史诗》《浮士德》等,还有中国的《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不就是一个精彩爱情故事吗?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给读者以启发。

生活中是真实的事情,写在作品中可能并不一定显得真实。比如张飞鞭打督邮的事,放在刘备身上,大家就不会相信,而历史上,真的是刘备打的。我上师范时,我们村里来了一封台湾寻亲信,引起了一系列的风波。我写成了小说《融雪》。编辑说结尾不真实,我不服气,写信辩解说生活就是这样,怎么能说不真实呢?现在想来就觉得自己非常天真、可笑。经常有人问我:你写的事是真还是假?我回答说:你认为呢?其实,小说(包括一些散文)就是虚构的东西,千万不要对号入座,自寻烦恼。还是港台作家聪明,干脆声明“本作品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就连韩寒也在他的博客中说:我们撒谎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我有一篇叫《游医》的文章,构思了一年多,几易其稿,写好投了好几家报刊,一直没有发表,原因是我把游医写成治好了疑难杂症,可能是个好人。后来一次我突然想起了中国这么大,如果我说我是哪个省哪个市的人,别人可能知道,但要说到哪个乡哪个村,别人可能就无法查实了。我将结尾改了,同时增加了传奇色彩,比如说写这个传奇人物以传奇方式给“侯老师”爱女治哮喘病,收费5元,“侯老师”手头只能凑出4.9元,“老郎中不依,沉脸曰:不可无信。恰有鸡下蛋而鸣,老郎中伸手取过一只蛋,退回二角钱,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这一细节。还说这人的病好了几年后又复发了,再给这郎中写信,说那儿没这个县,更没这个乡和村。文章发表后被《小小说选刊》转载。女儿10岁生日,许愿说“希望自己考取好大学”,我觉得这样很平常,没有多大意义,改成女儿的心愿是:“希望爸爸少喝酒,别抽烟,保护身体健康,因为人最宝贵的就是健康。”这样一改,主题就深化了。写作还是应服从主题需要。还有孙犁的《山地回忆》,他在河边遇到的其实是个泼妇,还骂了他,但却写成了好人。因为在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嘛!

有一个故事叫《狼来了》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说是小孩说谎:连喊两次“狼来了”,其实是狼没有来,害大家白忙活一场,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等第三次狼真的来了时,大家就认为他在撒谎,没有理睬,结果孩子被狼吃了。这是个老掉牙的故事,那么如何能写出新意呢?我教初一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第一名,平时测验也都是第一名,但每次联考、中考乃至后来的高考,他都考得很差,发挥失常。为什么呢?许多人都说是因为过度紧张,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每天听到最多的提醒就是:“马上要考试了,不能再玩了。”造成了学生紧张、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知识基础不牢,我们的综合素质不够扎实。于是我构思了一小说:星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小学时老师告诉他要学好知识,就能打败“考试这头狼”,于是始终第一。初中时,提倡素质教育,星星不适应,面对“雪化了变成什么”之类的开放性语文题目,他循规蹈距地回答已经不行了,而回答成“变成春天”却赢得了一片喝彩声。于是,星星困惑地求教于一位作家,作家给他一篇小学生的作文:“狼真的来了,小孩克制住自己的慌乱,镇定自若地向狼迎去。小孩先学了几声狼嗥,那逼真的声音让狼觉得仿佛真的遇到了同类;小孩又将自己爱吃的几根火腿肠、肯德基扔过去,看着狼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小孩就告诉狼还有许多比羊更好的美味;然后小孩用狼的语言和它交谈,和狼做了朋友;最后小孩还将狼引进一片人类营造的茂密的森林……”听着听着,星星忽然感到心里一亮:狼来了,狼真的来了!面对变化了的现代之狼,星星也要做小学生作文中的那个高素质的现代小孩了!我把这篇小说给那个学生看了,他很受启发,后来终于考取了一本院校。

三、文学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对于“过年”我们一定不会陌生吧?如果我要大家写一个过年的故事,你们会怎么写?如果再写两个、三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呢?那就是一种挑战了。《大江晚报》副刊曾约我写过一个过年的故事,我写了《进城过年》,写老人在城市儿子处过年,没有感觉到浓浓年味的遗憾;第二年,又约我写一个过年的故事,我想了想就写了个《回乡过年》的故事,写在外工作的人回乡过年,被农村烦琐的礼节和接力的酒宴弄得身心疲惫的事;第三年,编辑还让我写一个过年的故事,我想到了现在独生子女多,两个家庭都想他们回自家过年,让这对独生子女夫妇左右为难,我就写了个《在谁家过年》。后来,我就想,以后再也不写过年的故事了,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新的故事了,但第四年编辑又向我约稿,可我已经黔驴技穷了。但我不能拒绝,也不好意思拒绝,恰好我下村采访八社神灯,有个老农民跟我说了他花“一元钱过年”的事,立刻让我很受启发:用0.81元打了1斤老吊烧酒,用0.09元买了一盒丰收牌香烟,剩下的0.1元买了10粒黑硬的水果糖,总共只花了1元钱。菜呢?桌上有鱼有肉的,生产队杀了几头猪,起了鱼塘分的鱼;米圆子、豆腐是家里加工的,鸡是家养的,蔬菜是自种的,年夜饭果然比平日丰盛。爆竹就不用买了,前后左右都是人家,别人开门,我也开门,那爆竹不也是给我家放的?接着,我又编了6000元过了个烦心年(请来请去,吃饭喝酒)、不花钱过了个安稳年(躲着不串门),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现在的日子,天天有鱼有肉,有海鲜有土特产,有好酒名烟,那日子可不就像“天天过年”了?这些关于过年的文章除了在《大江晚报》发表外,还在《新安晚报》《黄山日报》《安徽日报》等许多报刊发表。这件事告诉我: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不断地前行!

在一次给中学生文学社讲课时,我曾经说过,我非常希望同学们能展开写作竞赛,写同题作文,这一点我们的语文老师已经给大家练习了许多,但要想取得大进步,还需要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文章写好了,要和大家交流,白居易诗歌写好了都念给老人们听,如果老人们说听不懂,那么写得就不成功。我们写班上的某一同学,不说名字,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是谁了,说明写得逼真;如果你说了名字,别人还说不像,那就很失败了。同学间相互看看,看别人的长处在哪?自己的短处在哪?取长补短,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文章写好了,往抽屉里一锁,或者除非交给老师外,谁也不给看,那只是胡任务,没有任何收获。一个班,七、八十人,语文老师有时还带两个班,哪有时间给你们一个字一句话地修改呢?所以,我们只有依靠自己,大家互帮互助。鲁迅说:我文章写好之后,至少要看三遍,努力将可有可无的话删去。我们的作文写好,能看几遍?有的可能连一遍都不愿再看。这样的作文,还能要求老师再认真阅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努力创新,只要我们在题目、语言、结构、说理、叙事、抒情乃至字的书写等方面即使只有一点比较突出,我们都可能有吸引老师看下去的兴趣,从而为我们的作文赢得一个客观公正的好分数!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挖掘出丰富的生活细节我们的文章才会更加精彩;创作也要善于讲故事,即使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的散文诗歌,也可以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一坛酒,越酿越香醇,越酿越有味。

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吧,就从今天开始。寻找故事,接受故事,感悟故事,然后,学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欣赏到你们精彩的人生故事。

附范文:

班干扩编

朱幸福/文

为了评职称,我不得不提出当班主任的申请,群众投票,领导审核,均顺利通过,我自然喜形于色。教导主任提醒我说:“朱老师,现在的学生和您教我时不一样了。”我说:“你放心,干不好,我自己辞职,决不会让你为难的。”

我教的是初一年级(1)班,共53人,孩子们都活泼好动,成天围着我转,颇令人喜爱,第一天我委派了一名代理班长,到第二周时,同学们都熟悉了,我决定选举班干部。可连续两轮投票,均没有一位同学能过半数,连那位代理班长也未能幸运,我很纳闷:现在的学生咋都这么自信?没办法,我只好指定班干部。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各一人,计有班干部5人。并及时召开了班干部会议,决定将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4大组,任命4位组长,另设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劳技、历史、政治计8名课代表。同时,鉴于全班均系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还未发展,设立少先队中队,有中队长1人(享受班长待遇),小队长4人。至此,全班党政干部队伍达到22人。由于分工明确,各项工作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几天后,有位家长找到我家,带了些烟酒糖果之类,十分客气地说:希望给他的儿子弄个班干部当当,调动一下积极性。我说机构已满等下次有机会再说吧。家长说:其实你班还有几个空编制呢,比如可以在语文科增设1名作文课代表嘛!我想想也有道理,就答应了,毕竟当学生干部又不拿工资,都是奉献,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家长千恩万谢地走了。第二天,我的一个老同学就打来电话,先客气了一番,说这些年自己只顾忙生意,和老同学、老朋友来往少了,十分抱歉,希望我今天晚上能出席他的宴请。一放学,老同学就开着辆桑塔那来接我去赴宴。到酒店一看,原来我妻子孩子早就在这儿坐着了,弄得我好一阵激动。回家后老婆说:“他女儿在你班读书,想在班上弄个小干部当当,他们同事家的小孩最差也是小组长,他的脸上不好看。”我说:“班干部已选好了,加上小组长等已有23人。”老婆说:“那就多他一个?你能把语文分出作文来,为什么就不能把数学分成几何和代数呢?无非是多设几个干部岗位嘛!比如说我们局吧,总共才11人,局长、书记、正副科长就有10人!”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正好又有好几个人找我,或领导或亲戚,都是些不好得罪的人,于是我将原先的4个小组分成8组,增设了4个小组长;少先队小队长增4人,全班大小干部达到32人,可依旧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要当干部的强烈愿望。于是我只好任命副班长、少先中队副中队长各一名,并在全校率先设立副小组长、副小队长,这样使班干部达到50人,可谓皆大欢喜!无奈干部太多,许多事都不能按时到位,学生干部间互相推诿,人浮于事,班级各项工作都在全校垫底。我十分着急,可偏偏这时候那3位还没能安排相关职务的学生家长告到校长那儿,说我在班级搞歧视,为什么就留他们3个孩子没职务?并指出这将“严重摧残他们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他们将“保留就此事追究学校责任的权利”。校长一听就火了,把我叫去骂得狗血喷头,责令我在两周内将此事摆平,将班级面貌彻底改观,否则就要下我的课!没办法,我决定先稳住他们3位群众,不让他们家长再去校长那儿告我的状。我率先在班级设立“机构改革与干部精简领导组”,为了使工作能顺利地开展下去,决定在剩下的3名群众中产生:组长1人,副组长2人,下设办公室,设主任1人(兼)。改革组雷厉风行:调查、谈话、开会研究,经过充分酝酿,向校长室递交了一份报告,认为:“本班机构设制合乎有关文件法规之规定,人员分工科学严密。而班主任管我们已是多余,且严重制约着我们的正常工作,建议学校领导将班主任调离。”

没想到校长还真将我的班主任免了,调我去当门卫。这回不但评职称没希望了,就连那些当初对我十分热情的学生家长们也都不理我了,而另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又成了他们追逐的新宠。唉!谁让她接替了我的班主任呢?

原载2000年第10期《微型小说选刊》

获新世纪首届幽默微型小说大赛三等奖

入选《2001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入选《安徽省青年作家文选·短篇小说卷》

狼来了

朱幸福/文

小时候,星星常听妈妈讲“狼来了”的故事,每次听到“狼真的来了”时,星星就会伤心地哭着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不撒谎。”果然,星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喜欢,邻居夸奖,星星也在一天天的自豪中走进了小学校。

读书就要考试,考试后就要排名次,考得好的发奖,考不好回家还要挨打。开始时星星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害怕考试,老师就安慰他们,并也给他们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当老师讲到“狼真的来了”时,就停下来问:“现在大家想想,如果把这个小孩换成你,你会怎么办呢?”许多同学都说喊救命或者逃跑,星星说:“把狼打死!”同学们都笑了说:“你打得过狼吗?”星星羞红了脸垂下头。而老师却鼓励星星说:“对,把狼打死!考试就是‘狼来了’,我们要打败考试这‘狼’,必须认真学习,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星星听了心里一震,自此更加勤奋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学习考试都一丝不苟,星星的做题答案总是和老师讲得一模一样。老师们愿教这样的学生,听话,好教,从来不提古怪的问题。每次考试后发奖,星星总是上领奖台次数最多的人,他家的屋墙上贴满了第一名、三好学生的奖状;每次开家长会,星星的父亲总被请来坐在最显著的位置,给其他家长作经验介绍。考试已成了星星展示才华、独领风骚的保留项目。

星星是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初中的。这时他就听报刊电视上说要抓素质教育,不搞应试教育了。星星听了总是嗤之以鼻,说大学还能不考试就能进?初中老师也说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能按考试成绩排名次了。星星说老师怎么也成了狼来了里的那个小孩?骗谁呢?星星仍一如既往地努力着,但糟糕的是几乎每次考试,星星的成绩都要往后挪一位,领奖台上他去的次数渐渐少了,一向顽皮淘气的几个同学都跑到了他的前面,这让他十分苦恼。更苦恼的是语文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老师问“雪化了变成什么”?星星说“雪化了变成水和泥土”却没得到满分,而另一个同学说“雪化了变成春天”却得到老师的表扬!更可气的是今年中考政治和历史竟然开卷考试,这让一向迷信标准答案的星星有些无所适从,是自己没有本领?还是“狼”真的变得越来越狡猾?

星星陷入了困惑之中,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一位青年作家,没想到青年作家也和他讲起了“狼来了”的故事。最后问:“这回狼真的来了,你该怎么办呢?”

星星漠然地摇摇头。青年作家拿起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念道:“狼真的来了,小孩克制住自己的慌乱,镇定自若地向狼迎去。小孩先学了几声狼嗥,那逼真的声音让狼觉得仿佛真的遇到了同类;小孩又将自己爱吃的几根火腿肠扔过去,看着狼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小孩就告诉狼还有许多比羊更好的美味;然后小孩用狼的语言和它交谈,和狼做了朋友;最后小孩还将狼引进一片人类营造的茂密的森林……”听着听着,星星忽然感到心里一亮:狼来了,狼真的来了!面对变化了的现代之狼,星星也要做小学生作文中的那个高素质的现代小孩了!

原载2002年6月29日《安徽广播电视报》

天天像过年

朱幸福/文

年是中国人传统而盛大的节日,是家人团圆、朋友相聚的大好良机,当然也是市场消费的黄金时期。因此,无论你有钱无钱,无论你离家多远,父母亲都盼着你回家过年。然而,又常常是让一场场罕见的大雪迟滞了许多人回家过年的脚步,在逐渐淡远的乡情年味里,我又想起了曾经过的3个年。
1元钱过了个快乐年。那是1976年,我11岁。那年,父亲的肺病又犯了,不得不从乡农机厂回家休养。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都换钱给父亲抓了药。年终,生产队结算时只给我家分了1元钱。眼看年关将近,家人的新衣服可以不做,饭菜也不成问题,但要过年了,家里的亲戚总要走动走动吧?至少也要请他们吃餐饭喝杯酒吧!父亲成天长吁短叹,一筹莫展,只有我们几个不谙世事的兄妹,还成天打打闹闹的。母亲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果然,到了大年三十,村子里家家户户响起了吃年饭的爆竹声,母亲也忙了一桌子菜:她用0.81元打了1斤老吊烧,用0.09元买了一盒丰收香烟,剩下的0.1元买了10粒黑硬的水果糖,总共只花了1元钱。但毕竟是过年,桌上还是有鱼有肉的,生产队杀了几头猪,起了大沟里的鱼分的;米圆子是母亲炸的,豆腐是家里加工的,母亲还杀了那只下蛋的老母鸡,再加上自留地上的蔬菜之类,自然远比平日丰盛了许多。一家人端着“风干酒”(老吊烧和自酿的米酒搀和而成),也喝得浑身热乎乎的。至于爆竹嘛,似乎没买。母亲后来解释说:“前后左右都是人家,别人开门,我也开门,那爆竹不也是给我家放的?”虽然借了别人家的喜气,但那却是我过得最贫穷而又最快乐的一个年。
6000元过了个烦心年。那是1991年春节。我已参加工作多年,手头也宽裕了许多,家里因为分田到户,父母种西瓜、生姜等经济作物,也富裕了许多。过年时,上班的姐姐给家里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弟弟则搬回来一台大彩电,吃喝的钱则由我主动赞助了,这让父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粮满仓,油满壶,父母亲还将一头500多斤重的大肥猪杀了过年。年前,该买的年货都买了,别人家有的东西也都有了,仿佛是为了弥补当年未放爆竹的缺撼似的,父亲一下子买回了1000多元的爆竹,当电视里传出零点钟声的时候,父亲便大开财门放起了爆竹,而后每隔半个小时放一次,爆竹断断续续地直放到了天亮。母亲不无自豪地说:“今年终于没有沾别人家的光了!”若在往年,有亲戚朋友请客,母亲是断不让我们去的,因为家里没有回请的能力。但这一年,母亲总是鼓励我们频繁地外出赴宴,仿佛在外面吃的越多越好似的,而且还鼓动我们请别的亲戚朋友来家吃饭,招待的特别热情,酒菜也特别丰盛。因为家里准备的菜太多,我们又常在外面吃饭,剩下的菜母亲舍不得倒掉,拼命自己消化。结果,消化不良,双双住进了医院,光医药费就花了近1000元。如果加上过年花去的5000多元,这个年至少花去了6000多元。我也因天天在外面吃饭,酒喝得太多,体重瘦了5公斤多。母亲和我都不无感慨地说:“来年不能再这样海吃胡喝了!
不花钱过了个安稳年。因为工作关系,后来我到了县城,不管是我请客还是别人请我,至少十天半月总能进回饭店,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因此,每到过年,总是想方设法地躲避酒宴。年前,我一再和母亲说不回家过年,叫她不要作任何准备,但我却在除夕夜的傍晚悄悄地回了家。我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被熟人看到,免得到时候你请我邀,像上次一样不得安宁。我还再三嘱咐母亲,若有人问起,也不要说我正在家过年。城里的朋友打电话,我就说在老家;老家的朋友打电话,我就说在城里。反正现在都用手机,他们又没有手机定位器,自然也不知道我真正在哪里?因为一直说我们不回家过年,母亲自然也没有准备多少年货,好在家里菜地上有的是蔬菜,加上腌的咸鱼腊肉和自家做的豆腐等,每餐都要吃好几碗大米饭。看着我们一家老小吃得那么香甜,母亲总有些过意不去,毕竟她没有花钱为我们准备好充足的年货啊。而我却总是安慰她道:“就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哪天不像过年似的?”母亲笑了,那么灿烂,那么幸福!
是啊,就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天天过年啊!

原载《大江晚报》《黄山日报》等。

游医

朱幸福/文

载《芜湖日报》1995年3月10日

1995年第13期《小小说选刊》(河南)转载

侯老师结婚迟,不惑之年方得一女,取名慧,怜爱异常。但慧却染上了哮喘的毛病,不知看了多少家医院愣不见好转。稍遇冷酸的刺激,便鼾声不断,气喘不过来。侯老师夫妇就整日整夜地将慧抱在怀中颠着哄方能入睡。有次半夜发病,引发高烧、抽筋,侯老师心急如焚地去请医生,他眼睛高度近视,在乡间小路上一不留神摔了个四仰八叉,手电筒也扔进了水田灭了,可怜他只得用手摸着爬到医生家。夏天,看着别的小孩西瓜、冷饮吃得津津有味,慧也忍不住吃上几口,可不久就感到弊闷。一到冬天,全家人更是如临大敌。慧时常犯病,气喘不顺时就哭,越哭越弊,越弊就越让侯老师揪心挠肺。

那天,村里来了位老郎中,身材修长,白发齐肩,虽满额皱纹透出饱经世事的沧桑,却不减清癯朗润的风采。候老师正好放学回家便问道:“能治小儿哮喘吗?”老郎中说:“可以试试,只收五元钱。”侯老师有些迟疑,老郎中就拿出自己行医执照和身份证件。候老师翻看半响,也不见破绽,再看老郎中气度不凡,也不似坑蒙拐骗之徒,何况要钱不多,就将老郎中延至家里。村人争往观看。老郎中安坐桌边,手捻银须,目光炯炯,端视慧良久,又唤其前来一一察看她眼鼻口舌,拿出听诊器胸前背后诊听,再伸出三根长指头给慧搭脉。众人屏声静气,忽有小孩子指指点点,大家望去,原来老郎中左耳根处有一黑痣上生撮粗浓黑毛夹于白发之中,甚是奇独。俄顷,老郎中声音清朗地细说出慧的病史及发病症状,侯老师连连点头,众人莫不信服。老郎中打开药箱,五指入内若小鸡啄米般依次撮出黄黑赤白一堆中草药末,嘱侯老师再用两斤黄香梨汁、半斤蜂蜜、一杯童子尿、一匹经霜青荷叶裹了,装入旧陶中熬汁,每晚睡前喝上两勺,药尽病去。说完,背起药箱伸手要钱。侯老师搜遍全身只找出4.9元。老郎中不依,沉脸曰:“不可无信。”恰有鸡下蛋而鸣,老郎中伸手取过一只蛋,退回二角钱,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侯老师如其言一一照办,慧也坚持吃药,药完果然病愈。虽历四载,却从未复发。

“你说游医如何?”侯老师显露不容置疑之色,仿佛他遇见的那老郎中就是再世华佗。每每此时,我总淡然一笑道:“虽然我国医学历史悠久,成果灿烂,特别是民间医术更是奥妙无穷,比如气功治病、穴位拔牙,至今让人捉摸不透,但民间游医鱼龙混杂,许多骗人钱财误人性命之事也屡见报端,对之不可不慎。”“但也别草木皆兵啊!”侯老师哈哈大笑说。

随后我因调往别处工作,与侯老师少了联系。

两年后,在县城相遇,免不了寒喧一番,问及近况,侯老师指指一旁站立的个儿变高的慧说:“她的哮喘又犯了,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了,正替她去治呢。”我同情地点点头说:“你不是有那老郎中的地址吗?写信找他治呀!”侯老师怅然的摇摇头说:“寄过三封信,又都退回来了,说并无那个地名,又如何找那老郎中呢?

唉!游医……

笔名:紫竹成林。1965年出生在芜湖县水乡六郎镇。芜湖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当过乡村中学教师、校长,县报新闻记者、副刊编辑等。现为芜湖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鸠兹鸟》文学季刊主编。

1985年在《安徽青年报》发表处女作之后,迄今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新安晚报》《清明》《小说界》《安徽文学》《百花园》《当代小说》等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出版小说散文集《太阳雨》《天意》《相聚是缘》《泥巴墙头腊味香》《门灯》等多部,作品曾被多家选刊转载或收录。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发表愿望,为了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特创建“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具体事宜如下:

  1、凡是具有一定写作基础且具有创作热情者均可参加。

  2、每人每月递交两篇文章给改稿荐稿老师点评批改。

   3、优秀作品和具有较强点评价值的文章将在“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里共同讨论。

  4、每期保证每人在《文学百花苑》杂志至少发表两篇作品,在《河南科技报》至少发表一篇作品。

  5、入群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参加《文学百花苑》杂志社举办的其它各类文学活动。

  6、入群费用为每人每期600元,每期6个月,不再续群费者亦可在群内继续停留9天。

  7、第二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时间为2019年7月1号至2019年12月31号。

   8、“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随时欢迎各位有志于文学创作者入群,时间顺延至6个月。

  9、凡入群者均赠送半年《文学百花苑》杂志。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科技报社·科教周刊

                        2019年5月30号

  

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板块决定举行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综合点击量取胜;自然点击量×0.1,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五十字以上针对作品点评)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七十五,评委占百分之二十五。(75+25=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五月一日开赛)到2020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0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会前会后安排两场文学交流活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19年5月20日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