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会有期 | 延伸阅读

 新用户8696qEji 2021-01-19

在读大学期间,丁东喜欢和两位铁哥们青枫、阿璃组队打游戏,后来又有学弟晓和的加入。

临近毕业了,青枫、阿璃都为梦想努力去了,自然地,他们逐渐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唯有丁东还放不下,继续沉迷于游戏,通宵达旦,不写毕业论文、不找工作,导致延期毕业。

因为长期熬夜游戏,他的精神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到不能区分现实与虚幻世界,误把网络另一端素未相识的玩家当成了好同学,以为他们上线了,还把网咖里一位陌生男人当成了已经去世的晓禾,以致被打,不得不送入院治疗。

毫无疑问,丁东的表现已经达到最新发布的ICD-11关于“游戏障碍”的诊断标准。

游戏障碍以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为特征的成瘾行为障碍(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包括线上(例如互联网)和线下游戏。

主要诊断要点包括:

  • 游戏控制能力受损;

  • 不断增加游戏优先权,游戏总是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 尽管出现了负面后果,仍继续游戏。

上述游戏行为和其他特征通常需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被诊断,如果症状严重且满足上述标准,病程可不受12个月限制。

虽然游戏障碍已经列入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中,但游戏成瘾只是外在表现,重点是关注成瘾行为背后的成因,这里就拿丁东的案例来分析。

1.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缺乏亲情的滋润

丁东做了一个梦,梦到童年的自己被忙碌的父母锁在家里,虽然父母为他准备了食物和水,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任由他玩,年幼的他难免孤独。也许正是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亲情的滋润,影响到他的心理发育,随着年龄的长大,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幼年时期

成年后,他的内心依然孤独、孱弱和胆怯,没有安全感,他比同龄人更渴望拥有温暖的亲情,更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来保护自我。

2.在游戏中获得自我角色实现

在游戏中,普普通通的他们,宛如英雄化身,即使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毫无畏惧,勇往直前,手起刀落,共同杀敌那一刻,格外爽快。

在游戏战队中,青枫充当的是智囊人物,阿璃是具有极高魔法天赋的女英雄。丁东因为一次攻击误判陷入了危机,正是阿璃及时出手相救才得以脱身。这三个角色很有意思,这可能在暗示,在玩游戏方面,丁东也需要他们帮助和保护。

3. 游戏促进关系建立

游戏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是他们的情感纽带,只要在一起玩游戏他就倍感亲切和温暖,在现实中积压的情绪和压力也顿时烟消云散。

除了玩游戏,他们还在宿舍打火锅,吃得津津有味。这些都让他很满足,很享受。

但是当同学们各分东西,这个关系瓦解破碎后,没人陪伴他,他就会陷入无尽的烦闷和苦恼中,从而不敢面对普通平凡的自己,对现实和未来也充满迷茫和畏惧,从而选择退缩和逃避——沉迷游戏

4.战友的去世

晓和的意外离世对他造成了沉重打击,孤独无助的他更加不能面对这个悲痛的事实,他的内心只有选择回避,让自己相信晓和还活着,并且还在陪他玩游戏,也只有游戏才能提醒他晓和还“活着”。

游戏障碍已经给丁东的学业、工作、人际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害,怎么治疗呢?

目前的以心理治疗为主,比如替代递减疗法、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自我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通过综合治疗让他逐渐摆脱游戏失控行为,回归良性的游戏使用模式——不一定是戒掉游戏。当患者合并存在显著的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等情况时可短期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

最后再强调,在互联网、计算机时代,游戏障碍始终以预防为主,父母们应该以身作则,多多陪伴,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孩子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自然不会太多。

专家介绍

周超

中山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

在广州市惠爱医院物质依赖科工作数年,主治医师,擅长药物或非物质成瘾、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神经症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