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后“吐真言”并不是好事!关于饮酒过量的毒害你该知道

 新用户8696qEji 2021-01-19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很多社交场合中,如家宴、谢师宴、亲朋好友及同学聚会等场合,酒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可以说,饮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甚至是习以为常的现象。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团聚,更是离不开“酒”,饮酒也成为一种感情的交流。


众所周知,适量的饮酒对身体有益,但如果饮酒过量,或长期借酒消愁,就变成酗酒,会给本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无论是一次过量饮酒,还是长期酗酒,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01

一次过量饮酒的危害

一次过量饮酒即急性酒精中毒,这种情况常见于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有些朋友不太理解,为什么醉酒的人表现为兴奋话多,“酒后吐真言”,平时不该讲的话会控制不住地说出来,甚至冲动发脾气呢?因为酒是一种大脑中枢神经抑制剂,血液中酒精浓度0.06%(3两至半左右)时,首先抑制的是大脑皮层,出现松弛感,使情绪释放,出现轻快的感觉。


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酒精血液浓度0.1%(半斤至6两)时,抑制进一步加深,出现所谓的醉酒状态,精神活动、语言及运动功能抑制加深,对周围事物反应性降低,感觉迟钝,自控力下降,动作不稳,可有攻击挑衅、联想散漫、借题发挥、步态不稳,讲话言语不清等表现,其后大脑处于高度抑制状态,醉倒不起,呕吐,大小便解在身上。

酒精血液浓度超过0.4%时,可能会出现昏迷、呼吸心跳抑制,甚至死亡,此类报道也屡见不鲜。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饮酒的氛围再好,饮酒也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02

长期过量饮酒的后果


以上讲的是一次过量饮酒可能带来的危害,那么长期过量饮酒会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长期过量饮酒会带来躯体健康问题:胃炎、胃出血、肝硬化、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大家可以理解。


其次,长期过量饮酒会引起精神心理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酒精依赖也称为慢性酒精中毒、酒瘾其主要表现为固定的饮酒方式,多数饮酒者能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饮酒方式。但是,酒精依赖者饮酒方式比较固定,如晨起饮酒,在不应该饮酒的时间、场合饮酒,主要是为了维持体内的酒精浓度,以免出现戒断症状。

酒精依赖也表现在特征性的饮酒行为:

酒精依赖者把饮酒作为第一需要,为了饮酒可以不顾一切,可以采用任何手段。患者明知道继续饮酒的严重后果,但难以自控。此外,酒精耐受性增加也是酒精依赖的表现,患者饮酒量增加,到了晚期,由于肝功能受损,耐受性反而下降,表现为“一喝就醉”,但又“不喝不行”。


03

戒断症状与酒精渴求


戒断症状可轻可重,与个体差异和依赖程度有关。

轻者一般发生在断酒6~12小时,开始有手抖、出汗、恶心,继之出现焦虑不安、无力等精神症状。在断酒后24~36小时,可见发热、心悸、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戒断反应在48~7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继之症状逐渐减轻。


重者在断酒3~4天,出现震颤谵妄,表现意识模糊,分不清东西南北,不认识家人,搞不清时间,还会出现发热、大汗淋漓、心跳加快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因高热、脱水、衰竭、感染等原因而死亡,死亡率大概5%左右。

这种戒断症状的背后是对于酒精的渴求,渴求往往与环境有关,诱发渴求的因素有戒断症状、焦虑、抑郁、兴奋情绪、到了饮酒的地方等;多次戒酒失败也较为常见,这是成瘾行为的共性,患者多次戒酒,但坚持短暂的时间又再次饮酒。


除了对于酒精的渴求外,长期过量饮酒也会引起酒精性幻觉症、酒精性妄想症(嫉妒妄想)及酒精性人格改变(患者只对饮酒有兴趣,变得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形成精神障碍。

在精神卫生中心,每年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依赖,或引起精神病性症状需住院治疗者有几十例,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酒精依赖问题不容忽视。

如果出现酒精依赖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保持良好的饮酒习惯,文明饮酒,从而享受健康人生。

专家介绍

曲洪芳 主任医师

现任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男科主任、镇江市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委员、镇江市“禁毒宣传专家组”成员、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江苏省精神科质控中心委员、江苏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公正文明执法监督员”。2000年、2005年、2017年分获镇江市卫生局嘉奖一次,2008年获镇江市卫生局记三等功一次,2012年获镇江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14年参与的课题《抑郁症脑生化代谢的磁共振波普研究》获镇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荣获镇江市百名医德之星-优秀临床医师的荣誉称号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的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镇江市科普达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