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霞:经济规律与“新三角平衡理论”

 扫地僧一一 2021-01-19

经济规律与“新三角平衡理论”

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是,经济要循环下去就必须实现供需平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部门平衡理论,即:企业产出等于家庭收入、储蓄等于投资、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进口等于出口。经济无法平衡运行,经济就得病了,就要通过经济治理手段来平衡。

在市场主导的西方经济体系中,主要是通过货币和税收手段来实现供需平衡。实践中,一次次毁灭性的经济危机甚至战争,证明了所谓市场能自我修正以达到供求再平衡只是一个理论假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其说是市场对“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经济再平衡的惩罚,不如说是资本主义经济内生性矛盾的总爆发,用推倒重来的方式对财富进行大洗牌。经济稳定时,资本是受益者,经济危机甚至战争爆发了,人类社会饱受摧残,资本也会遭到沉重打击。在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的今天,国家间的金融联系更紧密了,经济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经济、金融、全球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国内经济治理已经与全球金融体系彼此关联。在此背景下,设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一定要有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通盘考虑,国家经济规划必须综合考量经济、金融、全球化这三个边的平衡,这就是笔者的“新三角平衡理论”。


经济、金融、全球化三者彼此间有溢出效应。金融对资本的倾斜会加大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贸易不平衡又转化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国内经济的稳定严重受制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国家间金融走向高度融合,从而严重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制定经济政策或货币政策、设计全球货币体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一个领域的政策对另外两个边的影响。全球化这一边,不仅仅是全球的贸易活动和全球产业链布局,还包括国际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因素,而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影响一国汇率的稳定,汇率的稳定又直接影响利率和通胀的稳定。只有深刻领会这三个边的相互溢出效应,才能为正确地设计内外两个循环提供理论指导。

制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追求三个边的均衡发展。要做到三个边的均衡发展,先要确保有效的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的核心是立法。立法问题首先是立法原则,即立法初衷的问题。所谓立法原则,本质上就是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这就提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家经济治理的根本原则,是为资本利益最大化服务,还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服务,为全社会的整体进步服务,为最广大人群的福祉服务?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地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从理论上解决相应的立法原则和立法依据问题,那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充满资本主义病,因为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免不了要借鉴西方的一些市场做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土壤无法结出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济之果。只有达成这样的共识,在构建立法框架和制度安排时,我们才能吸取西方市场经济某些好的做法,同时避免其根本的制度性错误。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马霞
20211月19

文字编辑:风铃

后期制作:胖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