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者最好的时代

 吴主任 2021-01-19

也许有些人已经注意到,这里的文章底下已经出现了广告。有网友好奇留言问,为什么有些广告那么LOW。我以为各位用了这么久微信,不会不知道出现什么广告不是某个公众号可以决定的。广告主在后台投放,我们作为流量主开放,任意被分配。

我当然也希望能够自己决定投放什么样的广告。倒不是因为low不low,只不过我希望谁出价高我给谁做广告,丰胸产品我都能接受。很遗憾我做不了主。又很幸运,你们不用在每篇文章的低下看到因为出价高而巨low的广告。

别嫌弃广告,对很多靠写作养活自己的职业作家来说,你们能免费看到他们的文字,可能得感谢广告。

微信的原创以及广告的统一管理投放真是非常伟大。虽然不是什么独创,但他们能把这些资源牢牢把握。相反,看看如今的微博,官方搭了个平台给营销账号们做嫁衣。到如今不可收拾之后,推出了微任务,营销号如果接广告没有走官方的微任务,该条微博就可能被屏蔽。我虽然不觉得这么做有任何问题,毕竟新浪作为平台所有者怎么做都是可以的,我只是觉得新浪微博傻逼。自己傻逼导致如今要用如此难看的吃相来分一杯羹。

今天的重点不是批评新浪微博。我是在想,原本很多笨蛋都在担心网络世界的复制粘贴会导致原创作者的收益受损,并且会打击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可能导致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从此改行去卖烧烤什么的。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互联网之前,很多写字的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钱,不仅没人付费(赞赏),也根本没机会传播。后来有了论坛博客,开始是没有收益不收益的问题,但只要他写的东西有更多的人愿意看,哪怕在有些人看来写的一坨坨屎,最终都是可以变现的。如今活跃在一线的作家编剧知名公众号作者,有不在少数早年都是论坛博客出来的。而且不会再因为平台受到限制。木子美的书很难出版,但她两个月获得的打赏早已超过以往一年的版税收入。

以前人说看一个写作者红不红就看五道口盗版书摊上有没有他的书。甚至是瞎拼凑的书。也就是说,读者总是跟着人在读。平台一直在更新变迁,但那些知名的写作者(注意,此处不对其作品作评价)依然可以很快在新平台占一席之地。相信很多比如像连岳这种早期常年给纸媒供稿的职业作家会特别有体会。我指的是个人收入上的增长。如今他不仅可以靠赞赏获得收入,还能靠微信平台提供的广告点击获得收入,还能自己接广告获得收入,最后这些文章还可以继续卖给愿意支付稿费的媒体。

而那些本身就不红的,也许东西很好吧也许甚至可以传世吧,但不管什么原因导致喜欢看的人不多。就像市场经济实际上让穷人受益更多一样,网络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利,也让这些人受益匪浅。本来就没啥人看,网络给了更多的传播上的可能,如果恰好能有一小撮人狂热喜爱,尽管小众,或许期间的收益也能够维持作者的创作。

有一种比较可笑的说法是,正因为网络太过便利,导致了人们的注意力每天都被各种浮躁的垃圾吸引,完全不再有心思沉浸在优秀作品的阅读中,以至于很多优秀作品无人问津。

原本人类只能吃到树根,纯粹的食物,静下心来细细品尝能吃出一首抒情诗。后来可选择的多了,各种菜系,连西餐都有了。树根无人问津。有些人嚼着树根反思经济发展带来的舌尖上的浮躁。

或者这帮知识分子真的很焦虑吧,他们要么是在体制内被圈养毫无谋生能力的废物,要么是一些如果不靠装神弄鬼养活自己都很难的文艺不要脸。关于该谬论的可笑之处,有兴趣的人可查看我多年前写过的一篇《没得选才最惨》

当然,尽管如今对写作者来说实际上是最好的时代,但专职写作养活自己依然是条很艰难的道路。我不靠写作谋生。对我这种偶尔写几篇文字的爱好者而言,过程比结果更有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