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父母的钱做生意或者投资合适吗?

 吴主任 2021-01-19

图:Raimonds Staprans

主任,我是小县城的,家里父母辛苦做生意一辈子,攒了点钱,估计最少有120万(老妈透露),但明白都是爸妈的辛苦钱,他们现在也是没有投资渠道,就在县城买了个店铺收租,在买了个房子以后住(老家有建房子,但很少住)。我想着拿出来自己投资做点生意,家里人也希望我在深圳工作能多留意下可以投资的项目,但是我觉得其实不急,我去年刚毕业,想着等有了几年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在看有合适的项目就投资做生意,到很怕会失败,毁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主任认为拿父母的钱做生意或者投资合适吗?

______________

有个故事,许多人有共鸣,看完暗自垂泪。故事是这样的,十几年前刚毕业北漂的年轻人,父母正好有点积蓄,说给个房子首付。年轻人觉得工作了还伸手要钱非常没出息,拒绝了。且掐指一算,再攒几年就有首付,信心十足。故事的结局你大概也猜到了,几年之后,这个年轻人发现自己攒的那点钱怎么也够不着北京的房子了。

有人曾在网上十分生动地分享过,有数字有细节。我有个前同事也经历过,一模一样。他甚至都开始看房了,但决定再等等,暗暗觉得可能会跌。我还有个同事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说,你知道某楼盘吗,当初开盘价八千一平,我当时就觉得这么贵傻子才买。现在呢,十二万一平!说完他哈哈大笑,有些苦涩。

回头看历史清晰无比,过去十几年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就是踩中了历史性的机遇,很少有其他投资回报比这个更好的了。尽管多数人只是歪打正着。房子交易繁琐,因此几乎迫使多数人都长期持有,收获了巨大的回报。

然而如果从这样的例子去回答本期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败家的例子每个人都可以举更多,甚至你就糟蹋过父母不少钱。

小时候父母无私付出,长大成人后在父母眼里你依然可以尽情索取,但所谓长大不仅仅是年龄数字的增长,而是对得起“成年人”三个字。成年意味着独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愿意送你钱,你也不能视为理所当然。也只是外部的一种慷慨解囊,你可以拿,但你要还。不仅如此,就算父母身无分文,你也要尽到赡养的义务。

做生意也好,投资也好,需要关注的是生意和投资本身。如果你有把握,可以跟父母借。如果买房花的是父母的钱,那么父母在这套房子上显然会更有话语权。这种矛盾通常体现在夫妻与父母同住带来的矛盾。有些儿媳不喜欢跟父母同住,但房子是老人买的,所以要么接受,要么搬出去。做人还是讲道理些比较好。

如果父母有些积蓄,一时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渠道,最好的办法是经常跟父母一起沟通交流可能的投资,互通有无,像对待好朋友一样,虽然不绝对,但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也是事实。想到如果钱就等着被各种骗,那还不如给你骗走呢。

上篇:县城人民的储蓄


8月文章合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