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又比谁善良呢

 吴主任 2021-01-19

图:Andre Bauchant

日里自杀的新闻并不少,隔些天就有一条。各种原因的都有。我看这类新闻都会下意识地去注意自杀者是不是有孩子。

正如在电影里经常看到的,一些冷血至极的职业杀手手起刀落正收工之时,猛然发现被杀死的目标还有个孩子。此时镜头里能明显看到本面无表情的杀手脸上闪过一丝悔恨。

无论中外的影视剧,临被杀死之前的人往往会这样哀求:我上有老下有小。

年轻的时候没什么感触,因为类似的台词和场景看多了之后让人有套路的麻木。

直到有一天,我上有老下有小。再看到上面提到的场景,感触就深了。尽管它看起来还是那么套路,但那就是真实生活的样子。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会很自然地感受到自己应担起的责任。

昨天的文章,不少人并不赞同我说的人活着要负责任的说法。其中有一种十分怪异的说法是,父母不经过孩子同意就把人带到人间,长大后孩子凭什么要对父母负责任?

我觉得上面这种说法才是冷血,极寒。是一种理性的走火入魔。

任何社会制度都无法剥夺人自杀的权利。这里指的是几乎办不到,一个人要想死,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拦不住的。而且人都死了,无论在名义上如何去追责哪怕对其判刑,没有丝毫意义。在这样的事实跟前否认人的自杀权利也没意义。

所以在个体自杀这件事上,说人家有自杀的权利,简直比废话还令人厌恶。

那么聊什么呢?首先所有话都是给活人听的,自然是希望活着的人好好活着,不要轻易寻短见,如果身体有一些抑郁的可能,去找专业医生看看。

其次就是责任问题。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前面说了,给自杀的人判个死刑又如何呢?这里的责任,是一种道义责任,是道德问题。

谁还没若干个虚无和彻底厌世的时刻呢?面临困难时的退缩、逃避、放弃,都是常见的反应。人不是机器,懦弱是人性回避不了的。但这些一闪念并没有造成人类大规模的自杀现象。说得大一点,正因为普通人在平淡的日常日复一日地践行一种朴素的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人类才走到今天。另外基于生活经验和更长远的眼光看,有责任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从而必然带来一种更为踏实幸福感。

但人处在不同阶段和不同认知水平时,不负责任的自由令人垂涎。

欠债拒还,生而不养,老人病了不管,欠了合同不履行……等等,不负责任的现象比比皆是。股市暴跌或经济下行,天台上就挤满了人。困境中十分诱人的选项,一跃解千愁。至于死后被说成是懦夫或者不负责任又如何呢,人都死了啊。

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全民热议也不过两天,海量的噪音表达的都是自己,没有几个网友是真在为死者心碎,除了死者的家人。家人的痛和泪是真真切切,见证了自杀者的不负责任。

好啊,就算全国人民都发去慰问又如何呢?失去亲人的家属会因此好过一些吗?

逝者已矣,多说无益。但给所有还活着的人说说责任问题恐怕是类似事件里为数不多的值得重申的价值观了。

然而现实是这样的,上亿的网友四处穿梭,无论说什么都会被骂,唯有暗中观察是最安全的,或者就偷偷跟随评论的大部队,混迹其中扔两块砖头发泄不满。生态就是这样。说实话,那些哭哭啼啼的(指的是文字上的)到底是为死者难过还是为自己难过呢?这些人的同情心真的就胜出表达“怒其不争”的人吗?不见得吧。诚实点好不,大家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心里没点数吗?当然一个人非要在善良上争个高下,不必了,我宣布你更善良,希望保持下去,世界需要充满爱。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差不多善良,生活都不容易。大家网上也不认识,就是科技和缘分让我们偶有交集,你高兴不高兴的,意思不大。不必在这些事情上投入太多感情,去关心关心你自己的真实生活。

上篇:简评大连理工研三学生自杀行为

推荐:谁来为这个结果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