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候场

 吴主任 2021-01-19
图: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候场》这本书我是在飞机上一口气读完的。抛开文学不文学,以及李诞这个名字带来的干扰,就文字本身的功底而言,极为深厚,行文流畅,简单说很好看。

但读者又不可能假装不知道这是李诞写的。而且如果不是李诞,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那个李诞,这本书的内容也就立不住。

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是,命运安排的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到的身份转变给了大明星李诞观察和自省的机会。他把这一切几乎是毫不保留地剖开,呈现给那些潜在的读者。

“这本书是我一张最深的名片;这样的自白我总要进行一次,最好仅此一次。”

我特意去看了一些负面评价,大意是,你什么都想要,你倒是红了,成了大明星,名利双收了,现在开始纠结了,自我审视了,掏心掏肺了,告诉大家你是什么样的人,真虚伪啊,那你倒是彻底退出啊。

这些负面评价很有意思,就像李诞和他自白本身一样,也颇具张力,负面情绪的来源也是因为作者是那个大明星李诞。这些负面评价就是镜子照出来的一部分。读过书之后再看这些评价,有些恍惚,分不清是书和评价谁更先出现。

看完《候场》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史铁生老师的《病隙碎笔》,史铁生老师多次分裂出一个“我”和一个史铁生,有几处谈到写作为其带来的名气:

白昼有一种魔力,常使人为了一个姓名的牵挂而拘谨、犹豫,甚至于慌不择路。一俟白昼的魔法遁去,夜的自由到来,姓名脱落为一张扁平的画皮,剩下的东西才渐渐与我重合,虽似朦胧缥缈了,却真实起来。

我确实看见了名的荒唐一面,不过也别过河拆桥,我记得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它伸出过善良的手。

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吗?所以被送上这不见终点的路。

史铁生老师自白,因为名,得了好处,也看见了荒唐,但还想往前探探。

李诞在《候场》里要比这个狠多了,已经到了自我厌恶的程度。这对今天的李诞而言,需要非常大的勇气。里面那些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按理是应该写在日记里,或者去教堂找个神父忏悔。

我的视角又不太一样,不是你们知道的“吴主任”的视角,是我,生活中的我。我看《候场》看到了蛋蛋和国仔,很熟悉,像穿越到我刚认识的他们,十几年前的他们。那种对当下的纠结和怀疑,对意义的追寻,不知何处是归宿的茫然。我不能腆着脸说感同身受,毕竟躲在暗处,并没有彻底暴露于公众视野。但我并不陌生。

因为李诞的光环遮住了他原本的文字才华,很多人眼里他只不过是个艺人谐星。在还是自扯自蛋的时候他的诗就非常好,如果是很早就注意到他的读者一定不会意外。成为李诞只是他的工作,红成符号倒是一种意外。没有今天的李诞,也会有这些勇敢和真实的文字。

说完完全全把李诞当一个普通人,就好像十几年前认识的那个大学生看待,那也是假话。诸多迹象无时不刻不在提醒我,那个蛋蛋现在是个大明星李诞。如同突然被带到以往穷亲戚的新别墅,也会感慨万千。

比如为了所剩无几的虚荣,我终于决定跟他合影,那时就混入了李诞这个符号,出于想跟多年的朋友留个影像纪念(我发现人到中年喜欢合影),他又是蛋蛋。诚实地看,我们已经没法完成一张纯粹的合影了。只有在完全私下的聊天,没有不认识的人,那他就是比较纯粹的蛋蛋。

也许你们不信,对我来说有个明星朋友的虚荣心远远不如有个可以经常见面吃饭的有趣朋友重要。现在这个李诞要忙着给更多人带去欢声笑语,当初的那个蛋蛋也就无暇顾及我们的饭局了。

这就很真实地在内心里产生了一种纠结,既希望他能事业有成一直红下去,也希望他不如过气算了。但跳出来再细想就不是纠结,什么结果都随喜,都行。

不少人也会好奇他私下什么样子,其实多数时候蛋蛋跟各位在舞台上看到的李诞差不多,随便聊聊大家都很开心。这是天分,加上时代的运气,有了今天的李诞。只是,一些你们见不到的,生活中也难以察觉的情绪,绝大部分都在《候场》这本书里了。推荐大家买本读一读,真的很好看。


再说下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好,黑暗中的一面镜子。

每个人都逃避不了自我审视的时刻,一旦“我是谁”“我这辈子想干嘛”“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念头莫名其妙地闯入大脑,就再也不可能假装它们不存在了。这些念头会一直一直一直地伴随着每个人,在黑夜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尤其清晰。

更折磨人的是,它们需要的从来不是答案。因为没有答案,只是如影随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