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工作了,我有创业的冲动,怎么办?

 进入丛林我是王 2021-01-19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幽哥,一名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有非常丰富的求职,跳槽,副业开发等职场实战经验。

同时,幽哥也是一名职场作家,曾经出版《工作只需20年》,《逆袭时代》等作品,他创办的【职场蛙】公众号荣登职场类公众号榜单。

他的很多粉丝称其为“幽哥大神”、“宝藏男人” 和 “职场军师”,如果你也想拥有这样一位“诸葛亮”,不妨关注他的个人公众号

“职场蛙”(ID:hoppings)👇

长按或者扫一扫就可以看到啦▼


不想工作了,我有创业的冲动,怎么办?


作者 | 幽哥

首发 | 公众号:职场蛙


经常有人问,幽哥你怎么不多写一点创业的话题。

也确实,有时打工打累了,确实想解脱一下,自己做老板,那多轻松啊,没人管!

1

在过去3年中,我分享了大概1000篇文章。其中主要也就四个话题,排在前面的是求职跳槽,接着城市选择,然后学历提升,第四个是副业发展,一定要给创业话题排序的话,只能排第六,因为第五还有个职场生活

谁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几把刷子,只是这“几”你不知道是多少,你以为≥1实际上是≥0,这就是很多人想去创业、一试究竟的原因。

殊不知,试错的成本是很高的。

创业不是副业,创业跟副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副业是参与别人的主业,理论上还是打工范畴。

但创业可是自己做老板,万事亲历亲为,给客户、市场以及各个管理部门打工,更不容易。

2

当下,一家企业注册之后,能够在第4年还继续运营的,100家里剩下10家,也就是36个月淘汰率90%,这叫市场检测,也叫行情大考

继续活到第6年的概率大概2%,也就是剩余的10家中能挺得过这第四第五年政策大考的,几乎是百里挑一,这叫政策波动考验

市场检测主要在成立初期的第一第二第三年,实际上还可以拆分,比如第一年淘汰率就接近50%,第二年继续淘汰剩余50家里面的30家,第三年淘汰10家还剩10家,这前三年叫做杀青期,也叫止损期

比如你投资了一个100万的项目,到了第四年才开始赚钱,销售额纳税后减去成本>0,这才是赚钱。这里没做过生意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包括做财务的人,纸上谈兵等于个屁。

为何呢?

因为你原始投资100万,正常情况下第一第二第三年你要分别继续追加50万、30万、20万倒贴进去,才能期待第四年的盈利比如50万、第五年的大赚比如150万,到了第六年你的状况才是之前的200万成本都收回来了,还多了家年盈利能力≥150万的公司。这才叫老板;否则,之前都是花你自己的钱让别人叫你“老板”,好听一点。

当然,这前三年的市场考验结束之后,第四第五年也不是那么容易度过的。

前三年为难你的是行业风险、项目变化、产品升级、市场波动、价格行情、竞争对手的举报和价格战、员工举报和官司诉讼等风险

后面这两年的之所以叫做政策风险期,则是工商、税务、环保、教育、消防、城管、市容市貌、劳动保障、大政方针等,包括你这生意所在的行业政策、行业标准的变更、所在地拆迁、市政等等

比如你开地摊,前三年还行,第四年又开始捉你了,你怎么办?你躲起来了,但之前每天200人的客户流量还会来,只不过找不到你了,取代你的是另一个刚开始做的商家,之前眼红你的人,你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也可能“一刀杀”谁都不让开,这都叫政策风险。所以,政策考验的后两年,也叫杀猪期,政策考。

通常来讲,前三年是最重要的,我们判断一家企业会不会突然倒闭,主要就是看它注册时间有没有超过36个月,第二参考则是有没有超过60个月。

过了5年后,此后的才是运营风险、转产可能、行业颠覆、口碑管理、公关危机以及现金危机等等自己生意不作为以及上当受骗的风险。这些大多数自己可以把控,甚至提前布局,不会动不动倒闭了,还能通过再融资和上市以及兼并和出售等方式,将自己的公司当作金融资产卖出去,亏损你也当作盈利包装下,会有人买的。

大家别弄错了,以为刚创业才有人来投资你,不对,你一家企业运营到第六年时还活着,这才会有人要来跟你谈合作、买你的股权、甚至整体买走你的公司。

创业公司怕自己活不下去,才见人就说自己吸引了第几轮融资。

所以,任何一个人告诉你他做啥生意,你直接问他的公司名,然后一查它的时间就基本能知道他的老底了。

成立1-3年内,都叫岌岌可危,随时倒闭,也就是老板跑路。你记住,3年内,都是创业,基本都在倒贴钱,不叫生意。

成立了4-5年,这才勉强叫做生意,不过也得看他能不能挺到第六年。

以后你遇到任何同学,说他做生意的,做了七八年了,那他是老板,无论大小,赚钱了,已经过了市场考、政策考。

再另一位同学说“今年我刚开始做XX行业,”那这位同学做的不叫做生意,他和他老婆正处于夫妻老婆店创业阶段,随时倒闭。老婆如果不参与他的创业,他就是随时会离婚。

没有办法,创业很多风险,25岁的女朋友会跟你一起摆地摊,35岁的老婆可不会跟你创业去,别说摆地摊了。

3

但是,即使创业这么艰难,还是有人要去创,或者问:

“我有创业冲动,怎么办?”

“我头脑一发热开公司了,怎么办”

“我创业失败了,怎么办?”
......

不分男女,都有创业的冲动,甚至在小城市,更有对“老板”文化的迷之信仰。

其实可以理解,体制外工作艰难,唯一面子上能跟体制内工作相抗衡的就是“我做老板”。

但是幽哥我在这里告诉你,人生不翻车,就能跑赢大多数同学。

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普通人来说,内心冲动即可,别付诸行动,最好别创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