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前,郑智的愿望很简单——有球可踢

 世界足球博物馆 2021-01-19

第383篇 - 郑智

曾有人感慨,郑智的职业生涯,每一步都踏得恰到好处,从深圳健力宝到山东鲁能,再到广州恒大,郑智已经获得9次中超冠军。

如果你回到2000年,告诉无球可踢、有时候得去踢野球、偶尔去网吧消磨时间的郑智,日后他将取得这样的成就,他恐怕都不会相信。

那时候,郑智心中只有“踢上球”一个念头。


郑智是阴差阳错走上足球道路的。

小学的时候他本来学网球,有一次网球教练出差到外地担任裁判,就把手下的孩子托付给另一个教练看管。这个教练居然“不负责任”地带领起他们玩了一场足球。这个插曲让郑智爱上了足球,并走上了这条道路。

1994年,郑智14岁,进入辽宁少年队;1995年,入选廉胜必执教的国少队;1996年,入选辽宁青年队;1997年,入选陈金刚带领的国青队。

征战2000年奥运会的适龄球员是1977-1980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则是1981-1983年——郑智出生于1980年,在当时属于比较尴尬的年龄。

1977、1978年出生的尖子生基本都入选了前往巴西留洋的健力宝队。1997年,健力宝留洋归来,四小天鹅李铁、李金羽、隋东亮和张效瑞还参加了十强赛。

孙继海则是落选健力宝、从国内踢出来的天才少年。

同一届国奥队中,张玉宁在1998年也开始冒尖,随辽宁队从甲B升级。这一年的足协杯半决赛,辽宁队淘汰了大连万达,后者的老板王健林赛后愤怒地表示要退出中国足球。

1998年的郑智,在踢乙级。

▲1999年登喜路杯,郑智身穿国奥队13号
1998年夏天,全国82名2000年奥运会适龄球员在海埂集训,郑智第一次入选。

11月7日,剑指悉尼的国奥队组织第三次集训,因为同期中国队组织了“国家队+国奥球员”的混编阵容参加曼谷亚运会,14名奥运会适龄球员前往参赛,因此这期国奥集训新增了一些球员,这是郑智第一次入选国奥集训名单。

经过几次集训和亚运会的洗礼,1998年年底产生的新一届国奥25人名单,被看做是国奥队第一期正式名单,郑智入选其中,随队参加了1999年初的登喜路杯。

这届比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李玮峰和李东国发生冲突,结果双双被红牌罚下,两队从此不打不相识。

其实郑智也是在这届比赛中脱颖而出,进入霍顿法眼的,从此他再没有缺席过国奥队任意一期的集训名单。

适龄球员中,原本孙继海最适合担任右后卫,但因为霍顿诟病中卫舒畅转身太慢,将孙继海挪到了中后卫的位置上,于是右后卫是后来担任过女足主帅的郝伟和郑智争夺。

登喜路杯前两场比赛,国奥队的首发右后卫都是郝伟,郑智在第二场比赛中替补出场,表现不俗,因此小组赛最后一战获得了首发的机会,并从此坐稳主力。

郑智当时年纪最轻,又在乙级踢球,名气最小,当时一些国内的报道,有的写作“郑至”,有的称为“郑治”,直到决赛才更改过来。

霍顿在这次比赛后被问到这届杯赛国奥队最大的发现是谁,他说:“在本届登喜路杯赛中,13号郑智的表现最令我满意,他的助攻比较好。其他像黄勇、陶伟、肇俊哲等都表现不错。

▲1999年奥运会预选赛
能以最小年龄进入国奥队,说明郑智的能力。

他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稳健,身体素质尤其出色,郑智在辽宁青年队的队友王新欣说:“小的时候,就是我们在考体校,有最基本的100米、200米和1500米入门考试。我就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1500米的时候,有田径队的(和我们一起跑),因为我们是所有项目在一起,在大院里一起考。他开始上来就冲刺,就落田径队专业跑1500米的,200米一圈,跑了一圈就落了大半圈,我就合计那到最后还能跑得动吗,但没想到就这个速度,一直到最后。

进入了国奥,打开了一扇窗,郑智说,他看到自己是可以和甲A队友站在同一起跑线之上的。

但当其他队友都踢上了联赛时,郑智愁的是如何才能踢上球。

国奥队员中,只有郑智一个人身在乙级,当时乙级比赛不像现在每周都进行,预赛和决赛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而乙级联赛还和奥运会预选赛时间冲突。2000年,情况更加严重,辽宁创业队由于球队产权纠纷问题而被法院冻结,郑智既没球踢,还无法转会——1999年底大连万达本来想要引进他,填补前往英国踢球的孙继海留下的空缺。

无球可踢的郑智一度跟着辽宁队训练,说是训练,其实真正分组对抗起来,郑智等几个人就只能在一边看着,“痛苦、失望、茫然……所有不好的感觉全出现了。现在回过头来想,如果不是有了在国奥队踢球的经历,我当时应该不会那么难受,应该会容易接受无球可踢、无人问津的日子。但是,我毕竟已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所以我非常不甘心。

没球踢的郑智,每周五看着球队坐大巴去球场,自己就去踢野球,有时候也在大街上闲逛,实在无聊了就去网吧,打打游戏。

2013年拿到亚洲足球先生后,郑智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说最难忘的就是没球可踢的日子,“那段时间里,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以说,那一段时间可能是我这辈子最消沉的日子。但是我始终没有想到过放弃、放弃自己的足球梦。从我当初选择踢球开始,我就一直相信我自己能够踢好球,觉得踢球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而是一种热爱、一种信念!因而这么多年来,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我从未想到过放弃。即便是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我老了,甚至问我为什么还不退役?我只是笑脸以对,不想多说什么,因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外人是无法理解这种情感的。

▲郑智代表广东队赢得过2003年省港杯冠军
霍顿发现了郑智,朱广沪则改变了郑智的职业生涯。

朱广沪带过健力宝队,1999年冲击奥运会时是霍顿的助手,他知道郑智的能力。担任深圳平安队主教练后,朱广沪在2000年12月9日摘牌大会上摘下了郑智,整整一年没球可踢的郑智终于迎来“真正职业生涯开始”。

朱广沪不仅摘下了郑智,还把他改造成前腰。

在国奥的时候,朱广沪就和霍顿说过,郑智比脚下技术和判断更出色的,是他的大局观、控球组织能力、助攻和后插上能力,所以放在中路会更好。但因为国奥队比赛紧张,右后卫缺人,直到来到深圳队后,朱广沪终于有了改造的机会,而郑智刚好也提出想在中路扮演攻击型中场的角色,两人一拍即合。

再后来,2002年,年仅22岁的郑智获得中国足球先生,2004年率领深足赢得中超冠军,2004年本土亚洲杯获得亚军……这些故事就耳熟能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