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1-19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我唯一的信念就是促使自己做一次童话间的旅行,并且深信童话是真实的。童话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而即便是面对那些最可怕的魔力,我们也总能找到办法来摆脱它们。”

我想,这是童话的真正魅力,蕴含其中的真实品质可以让我们摆脱“最可怕的东西”的魅力。童话作为抒情与叙事的综合体,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学性、故事性、想象力和儿童心等特质让童话成为人类精神,尤其是孩童精神的重要营养。

王尔德式童话,比如《快乐王子》,是一种诗人般的童话,唯美的浪漫主义是其中最主要的特质。不像安徒生的童话,比如《拇指姑娘》,是诗人的,也是孩子的。倘若说两者哪个更适合孩子,更受孩子喜欢,那就需要交给孩子自己去选择了。

我手上这本《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则是一个不可思议且感人肺腑的爱情童话。秋天来了,镇上发生了一桩怪事,所有的叶子都没有从树上落下来。原来,有两片叶子相爱了,他们联合其他树叶一起对抗自然法则。天性腼腆的红松鼠也爱上了狐狸,没有树叶遮挡时可以天天看狐狸打篮球,可是不落的树叶挡住了红松鼠的爱的视线,红松鼠该怎么办呢?都是为了爱,敢于违抗自然法则的树叶和天性腼腆的红松鼠会有什么行动呢?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获得卡尔维诺文学奖的葆拉·马斯特罗克拉,代表作有《飞翔的小母鸡》《小面包球》《树林里的一叶舟》具体到童话创作上,她具有卡尔维诺说的那种“优雅的特质和简明构思的精神”。人类、松鼠、树叶、风雨等,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事物,在葆拉·马斯特罗克拉的笔下变得变化莫测起来,她把诗人般的气质、变化莫测的情节和哲理的高度都放进了看似不可能的童话叙述中。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椴树叶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七叶树

一、童话里的痛苦

阅读好的童话,你会被故事里时时刻刻的创意和幽默所吸引,你会感到快乐。倘若你被其中的情节构思的巧妙,或者人物塑造的神奇,哪怕就是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你也会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倘若你看到了其中所蕴含的艰难、恐惧和死亡,看到善良、友谊和爱心是如何战胜它们的,你会相信童话是真实的。

童话叙述会在不经意间打动我们。哪怕它们是虚构的,象征的,隐喻的,也会透过形象和情节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满满的诚意。生活本来是坚硬的,甚至是尖锐的,幸好这些童话给了我们缓冲的地方,让我们可以换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

虽然《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中有很多尖锐,但是并没有像格林童话里那种带着血腥的残酷。死亡、苦难和恐惧等负面的情感在这里仍然存在,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情感当做主人公,也没有过多地渲染。可以说,故事中虽然有爱情的焦虑和痛苦,但是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爱情而进行的抗争。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一)痛苦之一:自然不在

大自然中本来充满了神奇,哪怕是一片叶子,也自有其奇妙的地方。不过,很多人对一棵树并不在意,更不用说一片叶子了。《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就在于提醒那些遗忘了自然,遗忘了一片叶子存在的人们,要重新拾起那些遗忘的记忆和情感。

我们虽然现在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是周围难道没有公园,没有一棵树,没有几株草吗?其实,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自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我们生活在这种大自然中而不自知,更不用说去用心观察自然了。当我们不自知时,很多问题就冒出来了。

“林荫道上、广场上、公园的草坪上、公寓楼前和屋后的小花园里,树叶都一片不少地待在树上。”可是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他们照常上班、做操、健身、逛街、购物、交税、哄孩子、见朋友、发短信、写邮件、看电视、打游戏、喝开胃酒,忙得不亦乐乎。确切地说,人们是没有注意到“自然”已经不在了,已经改变了很多。

叶子没有落下来!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可是人们,尤其是大人们对这件事要么丝毫没有发现,要么完全不放在心上。大人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了,谁会在意树叶不落下来的事情呢。何况,这又不是什么龙卷风、泥石流、地震、瘟疫这样的大灾难。

人们总是对那些不关乎自己活着和享受的事情漠不关心,尤其是像树叶这样的小事情,怎么可能引起每个人的注意呢。孩子们注意就好了,因为孩子们既有空闲的时间,又有一双爱观察的眼睛——他们东看看,西瞧瞧,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按照自然法则,该落的树叶不落不正是“自然不在”的最好注脚吗?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其实很大,尤其是对热爱“滑树叶”的费代里科来说,他的孤独感更深了。因为费代里科总是孤零零一个人,没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他的父母反对大众消费,他不会玩游戏机,也不会玩手机游戏,连滑雪也不会,更别说下载那些可以用来播放视频的APP了。以前,费代里科放学回家,可以玩玩滑树叶的游戏,可是现在什么都玩不了了。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自然不在”了,对孩子来讲少了玩伴。对大人来讲,则是多了很多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理性的机会。因为大人们都在谈论关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问题。他们人为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树叶便违背了自然规律。

夏天树叶不落很正常。秋天树叶不落大人发现不了也很正常。现在到了12月初了,树叶还是不落,那就得引起足够的关注了。可是,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只有几个人关注到这种情况,而且都是必须注意到的人。比如园丁贾钦托,没有了落叶,就没有了工作;比如陶匠梅奥,没有了落叶,他就没办法为自己做的小羊搜集落叶小毯子了。

可是,为什么关注自然里的变化的人那么少呢?尤其是大人,关注落叶也只是出于实用主义观念。幸好,还有孩子对自然有着纯粹的兴趣。可我们现实中的情况则令人堪忧得多。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过这样的思考:“现在的孩子们真是非常可怜,他们被强加了太多‘不自然的教育’,‘自然学习’的态度被弱化,到进入大学必须自己学习的时候,就已经被耗尽全力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正是在于‘自然学习’这件事。”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二)痛苦之二:面对死亡

如果说“自然不在”只是给人们带来一些烦恼和痛苦的话,给一些昆虫和动物带来的可是灭顶之灾:

“小虫子、小蚯蚓、毛毛虫和它们千千万万的同类都在慢慢消失,因为没有了树叶的遮挡和保护,他们成了从那儿经过的小动物们的猎物。”

对于树林中的红松鼠家族来说,他们的故事也是令人伤感的。因为作为树林里的原住民,他们的地盘完全被灰松鼠给侵占了。最后只剩下了红松鼠富尔维奥一家四口:爸爸富尔维奥,妈妈富尔维娅,以及两个孩子:哥哥富尔维斯特和妹妹斯奎莉。

灰松鼠本来就比红松鼠强壮。面对强敌,红松鼠能有什么办法呢?“这都是天生的:有的种族生来就弱不禁风,有的种族身强力壮。”为什么是天生的呢?为什么某个种族就要被驱逐呢?难道就这样认命吗?

富尔维奥一家之所以留在这里,是因为他没有认命:

“他想出了一个使用摆好造型的落叶堆来保护核桃的办法。”他们面对灰松鼠的强势,以及可能没有核桃吃的危险,终于想出了应对之策。其他红松鼠不是饿死,就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可现在,树叶再也没有落下来,富尔维奥看着他的核桃,不知道该把它们藏到哪里才好……”

涉及生存和毁灭,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大事情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人类身上,完全可以用“可怕”和“恐惧”来形容。对于红松鼠一家来说,他们正在努力想办法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而且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至于他们是不是能够继续在这片树林里生活下去,那就得看它们怎么继续想方设法了。

最不想面对死亡的当数那片小小的椴树叶莉娜。“没错,这是真的。莉娜是一片很不安分,同时又有些任性的小树叶,性格非常叛逆。她从来都不喜欢当一片树叶。她感到非常孤单。”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于是,莉娜遇到了伊皮,分别来自两棵树上的叶子相爱了。当风吹过的时候,莉娜和伊皮甚至能你蹭蹭我,我蹭蹭你。这真是一种缘分啊!“他们俩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难忘的夏季。白天,他们一起玩耍、聊天;晚上,他们一起看星星,倾听星星说的话。他们还一起玩游戏,看谁选的星星更明亮。”

就是这么一片名叫“莉娜”的、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树叶,却一下子让人记住了她。因为她不想落下,不想成为一片枯死的落叶,而且她还号召所有的树叶都不要落下。面对死亡这种“自然规则”时,莉娜带着选择留在树上,而且成功地经受住了冬天的考验。不过,她在树上是,看到了更多的痛苦和死亡:

“他们看到成百上千的小老鼠、蜗牛被饥饿和严寒折磨,在冬天死去。这么大规模的死亡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于是他们明白了,生活有时会非常艰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生存下来,所以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大自然的挑战,创造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家园。”

哪怕这些事情难以接受无法容忍,但是它们可以帮助树叶们明白,帮助他人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树叶们在这个冬天之后,对留在树上和离开枝头,不管是感性上还是理性上,都有了全新的思考。

这些大自然中的痛苦和死亡,尤其是通过一片小小的椴树叶和一只红松鼠表现出来,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树叶和松鼠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爱情的渴望,让那些难以忍受的、破坏性的情绪完全被生命的热情和真诚所取代。童话里的这两种情感,当他们有这样的交锋和有这样的结果时,就会不断启发读者去珍惜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就要求想写好童话的人要更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世界:

“一个有心写童话的人,不要以为自己可以今天写狗,明天写猫,后天写马,随心所欲,非常简单。那种写法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他这是‘编故事’。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好童话。因此,他往往用自己的‘人情的眼光’去观察天地万物,去组织天地万物。他往往不知不觉的,把天地万物的大社会大作一个‘温暖人间’来看待。”

童话里的痛苦和残酷,或者说现实里的艰难,在一个有“人情的眼光”的童话作家那里,其实都会变成一个“温暖人间”。只不过,童话作家会用自己的人情和才情来组织天地万物,并用富有隐喻色彩的故事表现出来。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二、童话里的诗意

童话不是哄孩子的,也不是附庸风雅的,更不是那种凶残的黑童话。童话本身是自然的,是关联生活的,甚至是批判现实的。这些特质在安徒生童话诞生以来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还必须重视童话里的一种重要特质:富有隐喻色彩的、令人愉悦的诗意。

这种诗意,不是像学术研究那样束之高阁,普通大众根本无法感受;也不是科学技术那样被条分缕析,理性得一点人情味儿都没有。这种诗意可以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颤,可以让读者在一种奇妙的氛围里感受自我和现实的关系,哪怕生活在难以忍受的环境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痛苦,甚至是死亡,只要有超越现实的理想和坚持,有冲向幸福的勇气和行动,就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一)诗意来自理性以外

人类永远都在寻求合理的、理性的解释。希望一切都是正常的。久而久之,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就只关注眼前的事情了,比如孩子上学、工作挣钱、外出旅游等。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一看那些树木呢?我们不正眼看一棵树,我们也不会跟树交谈,更不会为树上的奇妙景象而惊叹。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们在习以为常的理性中让生活显得沉闷无比。可以想象,什么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缺乏变化和新鲜感的话,真是很可怕的事情。

就像我们看重的学习,已经慢慢变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孩子需要在这堵墙后面不停地练习练习,只为记住众多的知识点以便应付一张张试卷。对具体而微的生活,接触和感受反而是越来越少了。孩子倘若有做主的机会,肯定不会选择学习。这将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情。学习成为了与生活对立的一方,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在《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中,树叶莉娜不想落下去,红松鼠爱上狐狸……这些变化莫测的事情让不变的生活多了很多变化的可能。就像我们这些读者,看到这些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时,内心的波澜可想而知。

“爱自己的叶子就意味着要向他们让步,让他们拿主意。细想之下,这还真有点儿像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呢。再比如太阳神,有一天他拗不过儿子,就会让他驾着那辆燃烧着火焰的马车……”

不可改变到改变,不能让步到让步,不让孩子拿主意到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这些都是需要对现存生活秩序和理性原则说不才能做到。认知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真有这些认知和改变,就像童话里树叶不落下来的改变那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多么令人期待。

另外,还有一种“看透一切”的理性,对现实看透了,对生命看透了,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探索,也没什么东西值得去留恋,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都会消亡,没有什么能够活下去。抱着这种认知就是一片长在一棵百岁老橡树上的、名叫罗米尔达的叶子。

罗米尔达之所以提出反对,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活得够久了:

“他认为,生命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到了某一刻他就会终止;我们所喜爱的那些东西,喜爱他们的原因,正是他们都有生命完结的那一刻;就连太阳、微风和蓝天有一天也会消亡,不然,要是他们永远存在下去,也会让人感到厌倦……”

不管是自以为是的理性,还算是看透一切的理性,实际上都是一种自明,都没有办法让自己在一种真正的“关系”中生活。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人在其中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以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也不能在其中无所作为,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当人处理好这种关系时,就自然有诗意出来。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二)诗意来自弱者对权威的反抗

“最重要的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相同的,无论是人类、野兽,还是花草与世间万物,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变化莫测的可能性。”越是弱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越有“变化莫测的可能性”,比如这片名叫莉娜的小树叶。

莉娜出生那天,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她孤零零生在在最偏僻的、最没有活力的、原本长不出树叶的位置上,显得完全多余。更何况,这是一株人们都不会正眼瞧的椴树上的一片叶子,人们也不会对树叶长出来这种现象感到奇妙。树叶生长得那么慢,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观察他们长出来的那个瞬间呢……

不过,这棵年纪最老,体型巨大的大树为这片最后长出来的小宝贝由衷地感到高兴。莉娜就这样逐渐长大。可是她只能孤独地待在树枝上,随风摇晃自己的身体。她想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没有谁理她;她跟大树说要到树上去或者到树下去,大树只回她一句话:“你就老老实实地待着吧。”

终于有一天,莉娜被惹火了。她质问大树:

“你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落到地上,却什么也不做吗?你们还是像之前一样漂亮、高大、笔直……而气门却不存在了,对不对?你们身为我们的大树,却一点儿都不在乎,干等着新的树叶取代我们?”

面对“小不点儿”莉娜的质问,她得到最多的回应就是“自然法则”。尤其是让她生长的大树,会对她说:“你不能这么做啊!我和你解释过,这是自然法则……”莉娜只能奋起反抗,想法设法不按照自然法则落下……更何况,她已经有心上人了,她绝对不能落下。

就在莉娜反抗自然法则,不想从大树上落下时,她遇到了风——一个从来没有想过不吹风的形象。莉娜请求风不要吹落他们,让他们留在树上。她和伊皮的爱情才刚刚开始,不想这么快结束。

“风的心里很矛盾。从来没有任何人要求他吹风,或吹得轻一些,或朝别处吹,也从没有任何一片叶子要求他别把自己从树枝上吹下去。他想劝叛逆而又固执的莉娜放弃这个念头。他提醒莉娜,这么做很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你看,作为一片树叶,一片不能自由移动的树叶,一片只能在春天和夏天活着的树叶,想在秋天不落下去,想把夏天的爱情保持下去,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更可怕的是,周围的人都遵循着自然法则,谁也不会做出格的事情。哪怕是善良的风,也认为莉娜是一个叛逆又固执的人,想劝她别那样做。

“今年树叶不落下——这就是我的新法则!”莉娜才不管人们怎么看呢。她决定要自己创立一个新法则。而且,她还请求好朋友风给其他树叶传话:“麻烦你帮我给小镇上的每一棵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带个话,让他们紧紧抓住各自的树枝,谁也别落下去,就算冬天来了也别松手。”

风如果不听从莉娜的话,故事就会这样结束了。毕竟,树叶不是一片枯叶,不能到处跑。朝四面八方吹的风也不是毫无变化的风。如果风毫无变化,那将是非常悲惨的,因为“风”这个事物将从世界上消失。所以,之前还想劝莉娜不要那么固执的风现在主动改变主意了:

“不可否认,他还挺喜欢这个主意的,因为风代表着变化。他不喜欢一成不变,总是想改变一个事物。只要他尽管的地方,没有任何东西还会和以前一个样。所以,他乐于看到自然法则终于不再发挥作用,并因此带来了重大变化:树叶不是每年秋天都会落下吗?那好,现在他们再也不会落下了。”

真是变化莫测的风啊。前一秒还站在自然法则一边,后一秒就跟莉娜站在一起反抗自然法则了。弱者的反抗有时候会焕发出强大的力量。到最后,所有的树叶都站在了莉娜一边,虽然他们不认识她,却从她那里获得了勇气,敢于将先前不敢说出的想法大胆地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树叶和风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是不是也是自然法则的代表呢?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法则呢?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童话里的痛苦和诗意总是相伴而生。痛苦如果大于诗意,童话的面目就会显得血腥和黑暗,生命总是不能承受之重。诗意如果大于痛苦,童话不仅会让人潸然泪下,还会震撼和净化心灵。就像《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里的坚强而叛逆的莉娜和害羞而勇敢的斯奎莉一样,带着彼此强烈的自我意识,拒绝“自然法则”的规定,又不完全陷入“自明”的洋洋得意中;他们脚踏实地,拒绝做“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又不让自我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淖里而抛弃理想。

一片叶子,还是一片叶子;一只松鼠,也还是一只松鼠。不过,在经历了痛苦而诗意的选择和行动后,他们的命运有了多种可能。正如《那一年,叶子没有落下来》中的莉娜,随着风飞向了远方,而害羞的红松鼠也得到了狐狸的回应:“你喜欢打篮球吗?”开放的结尾,简短的招呼,此时无声胜有声。

卡尔维诺:童话包含对世界的全面阐释,丑陋的,美好的,都在里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