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志顺:简谈陶瓷印制作

 攸州刀郎 2021-01-19

陶瓷印,中国传统印章的一个种类,更是现代印章的一大流派。相对于纯天然石材(如寿山石、青田石等)为载体的传统印章而言,陶瓷印以瓷土为原料,完全由人工制作而成,其印章纽体及独特的治印方法,为当代新兴的印章艺术。
印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但那个时期的印材大多为金属印材,如金、银、铜,也有玉质、玛瑙、化石等,而瓷印最初作为印材是从晋唐时期才开始的。在当时是作为一般的私印或陪葬的明器。瓷印的制作难度较大,工艺较复杂,要经过制坯、雕纽、素烧、刻字、上釉等程序,再经过预定的温度入窑烧制。
先来说说瓷制坯与雕纽。制坯要经过原材料粉碎、制泥、摔坯以及把已经配制好的泥团儿摔成方、圆等不同的形状。摔坯是个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摔得好才能没有气泡,烧制时才不会出现炸窑现象。在瓷坯晾至三五成干时就可以制纽了。初学者可参照古代印章的一些桥纽、瓦纽、龟纽等,也可以发挥自己擅长的艺术门类进行加工,比如花卉、动物或者人物等来制成印纽。制纽时应注意不要太高,若太高了经过高温烧制后会有很大的收缩,将导致成品率降低。
之后便是在泥坯上雕纽。最好在印坯四面画上中轴线,印纽尽量居中,力争四周均匀。泥坯虽不像石章那么硬,但由于松脆,所以要悬手用虚劲儿,不然稍不留意就会前功尽弃。雕纽的工具可以自己制作,如钢锯条、什锦锉、竹片等都可以打磨或削成不同形状的刀具。如果考虑到印章制成后便于佩戴或容易拴上装饰物,可以在印坯的合适位置钻一小孔。这样,一方瓷印的印坯就做成了。
下一步是篆刻与烧制。瓷印的印坯相当于篆刻家的印石,最终还需刻印、上釉、烧制才能完成。篆刻和刻石章的技法大同小异,但由于泥坯比石章松脆,刻刀宜薄刃快口,由此便于进刀,尤其在刻制一些细朱文印时,如果刀口不锋利,会很容易将线条刻破。刻好的印切不可用印泥试钤一下再行修改,因为泥坯没有烧制之前一旦蘸上印泥将不可收拾。印刻好后,可用镜子照一下,如有不足之处或者不满意的地方,可略加修改。刻边款的方法和刻印一样,用手捏泥坯时尽量要轻,刀法、手腕要灵活,不然会因触碰字迹而影响作品效果。
在泥坯上上釉能使瓷印锦上添花。一般可将釉料倒入容器里,然后将泥坯印面朝上直接浸一下,釉的厚薄要根据需要而定,简单的纽式要厚一点,使釉色厚重有玉质感;复杂的纽式釉色要薄一点儿,厚了会使印纽的造型模糊不清。经过以上多道工序之后,印坯就可以进窑烧制,只剩期待最终作品的呈现。(附图为田志顺瓷印作品)

三思而后行  3.2×3.2厘米

君子不器  4×4厘米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5×5厘米

敬事而信  3.5×5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