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上教研课(2):少年有梦

 赣榆摆渡的人 2021-01-19

课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二框  少年有梦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 王常亮

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教研室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强化家国情怀。

(2)能力目标

    通过相关活动环节的设计,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与思辨能力,“写计划”活动的设置提高学生规划能力。

(3)知识目标

认识梦想、现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教学重点

如何实现梦想

三、教学难点

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努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猜一猜

二、探究新课

环节一:

有梦就有梦想

活动一说一说

说梦想

活动二:读一读

读梦想

活动三:议一议 

    我的梦想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背一背

中国梦的内涵

环节二:

努力就有改变

活动一想一想 

梦想与现实

活动二:写一写

写计划

环节三:

我的收获

悟一悟

畅谈课堂感悟

导入语: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 也看得见光亮。

无它,纵然在大白天眼前也一片迷茫。它的名字叫—— ?         

       ——诗人 于沙

猜猜它是谁?

    理想、梦想

 PPT投影:

梦想——少年有梦

出示投影:有梦就有梦想

PPT展示:

说一说: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的?为何会有这样的梦想?

读一读:1.什么是梦想?

2.梦想有什么作用?

3.少年的梦想又有哪些特点?

议一议:你的梦想与祖国有关么?

引导学生思考、展示,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鼓励学生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听取学生展示、点评;

小结: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我们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祖国在我心中。

PPT展示:

教材P10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限时记忆,教师抽查学生记忆效果。

出示投影:努力就有改变

PPT展示:

想一想:1.梦想一定会实现吗?为什么?

2.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3.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个  “桥梁”的作用呢? 

引导学生思考、展示,点评学生的观点;

小结:

不懈的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

材料:七年级9班,有位学生叫张进步。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的父母希望他每天都进步,其父母真是用心良苦。他呢?也想实现父母的想法,于是制定了自己的努力计划。假如你就是张进步,请帮他制定一个努力计划吧!

写一写:假如你就是张进步,请帮他制定一个努力计划,请写在教材第13页拓展空间内,字迹要工整。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点评学生设计的“努力计划”,肯定可取之处,对不完善的地方提出相关修改建议;

再次指导学生二次修改、完善相应计划。

出示投影:我的收获

PPT展示:

悟一悟: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

巡回指导,把握学生自我梳理本次课收获的情况;

鼓励学生畅聊感悟,及时点评学生的发言。

仔细阅读谜语,开动脑筋思考,思考并回答老师的谜语,然后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

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梦想,以及阐述理由。

在书上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自由读一读。

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独立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选取小组代表大胆展示,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听取教师的点评、小结,完善充实自己的观点。

认真阅读、识记PPT上内容。

提高效率,高效记忆。

学生互查,教师抽查。

认真阅读PPT上问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取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员补充;

大胆展示,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

听取老师点评、小结,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

认真阅读PPT上的材料,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着手为他写计划;

积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计划;

听取教师的点评,结合教师的建议,再次完善自己的计划。

认真思考回忆,畅谈自己本次课的感悟:

情感上,能力上,知识上等等;

踊跃说出自己的收获,听取教师点评,完善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我们富有活力,我们怀揣着梦想,让我们一起从这里勇敢起航!正如清朝郑板桥在《竹石》所言,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诵: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听取教师的课堂小结,与教师一起朗诵古诗升华自己的情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1.2《少年有梦》活动型教学课件

友情提醒: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保护知识产权,你我有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