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成员展示(12):博学好问、宅心仁厚的徐修连

 赣榆摆渡的人 2021-01-19

赣榆区第二期 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建设

徐修连成果考核

三年了,本期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马上要结束了,回顾加入名师工作室后的个人成长历程,感受颇多。工作室是一个大家庭,在导师的引领下,在成员的相互学习帮助中,我一步步成长,开阔了眼界,收获了成果。没有比较就不知道自己的差距,没有引领就不知道自己发展的方向。一次次的专题培训,一次次的操刀实践,纠结过、折磨过,过了坎就收获了成功。现如今,目标明确了,以后定当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考核等第:优秀

附件:个人研修成果简介

二、读书笔记摘抄

    读吴稚晖先生《在春晖中学的演讲》(节选)有感

    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  徐修连

           吴稚晖先生(1865——1953),江苏武进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此篇演讲即如吴先生所言,即兴演讲,没有体现准备,先生演讲的思维很活跃,有跨度,但始终围绕一条线。从自己的经历谈对戊戌变法,物质文明和科学的认识与看法。

           先生的演讲告诉我们其亲身经历的戊戌变法民间老百姓的态度,变法的顶层设计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具体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过激行为。民众缺乏教育,没有知识,缺乏相关素养,害怕变革,不能正确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提出了加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先生提倡物质文明并对反对物质文明进行了规劝。我非常同意其说法,“其实不好的人就是没有机关枪也可以打起来的,野蛮的人和乡间的人用扁担、锄耙、菜刀……靠他做‘米’的器具,也可以打起来,也可以打死不少的人,……”器具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看器具掌握在什么人的手中,爱好和平人之手,能守护和平,野蛮人之手,或破坏和平,给人类带来屠戮。由此我也想我们现在的教育手段和媒介在不断的日新月异的更新,很多教师的课件做的非常精美,有声、形、动画等一应俱全,这是否合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课堂学习精力要聚焦,过多的颜色、动画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要在图片、动画等媒介间不断转换,容易割裂知识前后的整体性。作为教师是精心设计和打磨的课间,但是学生一般就是第一次接触教师的课件呈现模式,是新面孔,从接受到辨别、理解,进入本学科的学习思维状态是有适应过程的。另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搞清楚,课件是为课堂授课服务的,是课件围绕教学中心,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等手段,从本质上讲,它与粉笔、黑板没有本质的区别,是知识传播的一种“器”而已。一节课45分钟,仅课件就近40张,这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老师能合理的把控好?

           先生讲,一个人要有精神又要有工具。科学是可以帮助人生的。人生是因缘见境,并没有什么特别。精神是合理的,清楚的,细密的,就是科学。由此可见先生不断勉励学生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去完善人生,并且还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老先生说“现在中国的情形不大好,我们不好安安逸逸地过去。‘Are  you Japanese?’……‘No……‘the  Same, the  Same,’”。短短的一句饱含了老人深切的期盼,我们不仅要学好科学、做文学家,哲学家更要肩负其振兴中华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