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泻心汤治疗上热下寒的伤寒论与 [ 引火归元 ]的命门火理论到底谁是真理? 很多人关心的「上热下寒...

 古海尼萨穆巴拉 2021-01-20

很多人关心的「上热下寒」,到底该怎么调?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难伺候」,吃点儿热气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为什么人身体会有寒「火」并至的现象?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上达沟通心火之肾水就越少,心火不得下行,导致上焦火像。长此以往肾水越来越寒盛,导致肾阳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肾阳虚衰,肾水上达更难,加之火性上炎的属性,下火(相火)为动,逐步被逼带水上行,所以相火浮越停于上,导致肾水寒上加寒,上焦之火越来越盛,下焦之阳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上热下寒。

另外还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因为败火药属寒凉之物,入体之后消耗的肾阳加剧,当然也要消耗一些心阳,这样的搞法,只要明白上面我讲到的道理,你就知道,如此仅仅服用苦寒之药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上焦之火也许会得到暂时的抑制,但是过后还是会恢复到上热下寒之状。

那么在对付上火之前,我们还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之概念:

实火:很少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就突然上火了,这多半是实火;

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体内阴阳颠倒,就会上热下寒

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鼓动阴而化气的自下而升,然后遇肺金之寒而化水,再裹心阳之火自上而降,如此般的水火交媾,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所以,人体的理想状态是阴平阳秘,下有阳足够使阴气化,阴才能上行,阴能行至上焦,才能载阳而下行,人体下焦之火是靠水行上焦之阴阳交媾而得,即以水取火行至下焦,如果这种交媾之道有阻,就会导致阴阳均衡被打破,甚者就会形成上热下寒。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有被隔(格裂)的倾向,那么身体正常的阴阳气化格局必然被打破。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那么汽车本身是否正常指的是我们的身体内部之阴阳的格局是否是平人之正常的阴平阳秘之状态,即阴阳本身的健康状况是否正常;而道路就是相当于下焦阴水去上焦取阳和载阳下行回到下焦的全部行车道路上,是不是有遇到阻碍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道路於阻而容易出现的问题:

1、肾阳亏虚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阳气过衰,阴气过盛,而阴中一线(坎卦中间是一阳爻,这个阳爻是一条无缝直线,坎卦也叫坎水之卦)之元阳因寒盛而导致龙雷之火上奔,而这种情况是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道路於阻才会导致龙雷之火上奔,进而导致肾阳愈加亏虚呢?进而出现牙疼、腮肿、耳肿、喉痛等等。但是在这里要清楚一个问题,既然龙雷之火上奔,那自然是因为肾阴湿寒过盛所致,那这种湿寒过盛自然是有上焦之火不能下行所致,因此才会出现所谓肾阳虚,也就是说,肾阳得不到后天之上焦心阳之火的补充(下行)才会导致肾脏的湿寒过盛,那推而论之,下焦之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种情况就是傅青主的引火汤之证,该症状的特点是腿寒过膝(下焦寒痹)。当然以上这只是一种上热下寒的情景而已。那比如附子泻心汤证又是另外一种情景,这个证是阳虚于外,热结于胃的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脉沉者。也可以导致上热下寒的证状(中焦大气下陷的气痹)。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命门之火)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但是道路受阻的情景有所不同。

2、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上济心火」这一生理功能,阴虚火不得养,甚至会出现阴阳两虚的情景,这么一来,上热下寒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3、心阴不足/心火偏亢

心阴不足与心火偏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火性炎上,心火偏亢,就会「上热」;同时,心火失于下降,就无法温煦肾水,就会「下寒」。黄连阿胶汤证也可以生成上热下寒之证(心阴不足,而导致上焦热痹,进而导致下传心火道路遇阻,从而肾阳不足而致下寒)。但是心阴不足又有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也许是散津之脾胰出现了问题,也许是小肠吸收营养出现了问题,这个因素太多。

所有寒热不均的问题其实都是水火升降的道路遇到了淤堵。

4、中气不足

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以温肾水,就会导致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看一看下面的张锡纯治愈案:

其自拟变通方:

附子泻心汤之方虽妙,然为其大寒大热并用,医者恒不敢轻试。而愚对于此方原有变通之法,似较平易易用。其方无他,即用黄(生黄芪)以代附子也。盖太阳之府原有二,一在膀胱、一在胸中,而胸中所积之大气,实与太阳外表之卫气有息息密切之关系。气,原属阳,胸中大气一虚,其外卫之气也亦虚(腠理松弛),即卫外之气无法固摄住外卫之阳(玄府之门关不严,阳随汗出),因此皮肤御寒能力极差(阳漏),这就是汗出而且恶寒的原因。所以我用黄以补助其胸中大气,则外卫之气得固(腠理致密紧凑),因此汗可不出,即外卫之阳亦因此壮旺而不畏寒矣。盖用附子者,所以补助太阳下焦之府;用黄者所以补助太阳上焦之府(的大气),二府之气化原互相流通也。爰(于是)审定其方于下,以备采用。

大黄三钱、黄连二钱、生箭(生黄芪)三钱。

前二味,用麻沸汤(将要开沸的时候)渍取清汤多半盅,后一味,煮取浓汤少半盅,浑(混合)而(后)作一次温服。

或问︰凡人脏腑有瘀,恒忌服补药,因补之则所瘀者益锢闭也,今此证既心下瘀而作痞,何以复用黄以易附子乎?

答曰︰凡用药开瘀,将药服下必其脏腑之气化能营运其破药之力始能奏效,若但知重用破药以破瘀,恒有将其气分破伤而瘀转不开者,是以人之有瘀者,固忌服补气之药,而补气之药若与开破之药同用,则补气之药转能助开破之药,俾所瘀者速消。(中气所痹导致上下水火不能沟通)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5、湿阻中焦

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湿痹中焦致上热下寒)

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对于引火归元之理路之本质的命门之火的理念都是在张仲景和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家们搞出来的,完全是假想,湿无中生有,连最起码的解剖实体都看不到,无以支撑他们的假说,而所谓的下焦之火或者相火,其实都是君火衍变而来,因此人体的火之源都是来自上焦之火,而反之,而所有上热下寒的本质都是心肾水火不交而至,因此我对下焦之虚火上越引起的上热下寒,是不太认可的。从实际解剖学上看,二肾之间的所谓命门之火是无中生有,我只看到二肾之间是两个粗粗的动静脉之火摆在那里,这也许就是杜撰出来的命门之火的吧。另外黄帝内经上明确命门指的是眼睛。

 

~~~~~~~~~~~~~~~~~~~~~~~~~~~~~~~~~~~~~~~~~~~~~~~~~~~~~~~~~~~~~

再看一看下面的所谓引火归元的文章,看后准保让你一头雾水!

命门相火学说是引火归元的理论基础

引火归元,也称引火归原,又名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引火归元的“火”,又称“相火”、“命门之火”、“龙雷之火”、 “浮阳”、“浮火”等。“相火”一词源于《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间·天元纪大论》)之说,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君火和相火在人体内,一主后天,一主先天,各安其位,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命门相火与心之君火相通,君火为神用,相火为根本,君火是由相火派生的。

刘河间首创命门相火之论“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游行于三焦,兴衰之道由此也。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张子和则称相火为龙雷之火,“夫君火者,犹人火也,相火者,犹龙火也。人火焚木其势缓,龙火焚木其势速”。朱丹溪承袭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诸家之学,著“相火论”,提出相火既为肝肾两脏专司,复分属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等诸脏腑的观点,后世言相火者,大都以丹溪之说为其理论基础。不过,丹溪既言“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又说“相火元气之贼”,前者言其常,后者言其变。相火虽一,常变迥异,丹溪均称相火,给人以概念混淆不清之感。

张景岳则发展了丹溪相火论,谓“相火当在命门”与“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俱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根本”,“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五气治,则营卫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总之,丹溪集相火学说之大成,著《相火论》,奠定了后世相火学说的基础,完成了命门相火的理论体系。

相火系于命门,命门居于两肾之中。肾藏真阴而寓真阳,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若肾

的阴阳水火平衡失调,就会出现阴虚阳浮,失约之火上升,或阴寒内盛,无根之火外越的火

不归元的病理状态。

综上所述,命门相火学说是引火归元的理论基础。

  2火不归元的主要证候

所以广义的火不归元有阴虚和阳虚之别。张景岳指出:“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原之二也”。

  2.1 阴虚之火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或面目升火,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

  2.2 阳虚火浮

狭义的火不归元范围是单指此证候。

所谓“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面色晄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泄稀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如果临床上单纯出现上述症状,阳虚的辨证并不为难;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现代老中医李可先生总结龙雷之火(阳虚浮火)的特点为来势暴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1]。

临床上此类虚火一般分为三种,即有戴阳和格阳、失位之分。

  2.2.1戴阳,指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如张景岳所云“一曰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 李可先生形容此火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误用苦寒直折则危[1]。

  2.2.2 格阳,指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即“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者,此其外虽热而内真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等。

  2.2.3失位,阳虚火浮还有陷于下者,见小便热、痛或拘急、大便窘迫不畅等,即所谓失位之火。如张景岳所云“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

  3 火不归元常伴有“气不归元”和“水不归元”。

“气不归元”的临床症候特征是:喘气从脐下逆奔而上,哮喘汗多不收,虚里其应动衣。呢逆声长大从丹田出。气呛作咳,或冲气逆上,咳不得卧等诸种气上逆的表现,脉两寸虽浮大而双尺按之如无。气不归元多为上盛下虚、下虚上竭或上假热下真寒等复杂危重证,辨证为肾属水肺主气,气为水母。肾虚不纳气,宗气上泄为咳喘。治法毋徒从事于肺,当纳气归元,或壮水之主,或益火之原,推补阴配阳为是[2]。

“水不归元” 的临床症候特征是:头晕仆地、痰诞上涌而咳吐不止、或头面肢体浮肿、中焦痞满、六脉洪数而虚、或洪大重按全无。其病机为命门火衰,脾土虚寒、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泛滥而生。治疗当温补脾肾、运化水湿[2]。

  4 引火归元理法方药的沿革

关于疾病的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热因热用”,“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当疾病发展到危重复杂的特殊阶段,表现为证候与疾病的性质不相符合出现假象时,往往采用从治法、反治法。引火归元法即渊源于《内经》的从治法。也就是说在《内经》阴阳五行学说、水火论、从治法的基础上孕育产生发展了引火归元法。

《伤寒杂病论》根据人体感受寒邪损阳伤正的病因病机,在六经辨证论治中按照寒化,热化、阴盛阳虚、阴虚阳盛造成相火离元外越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辨证论治,创制了一系列相应的引火归元方药。如少阴篇治疗少阴寒化,阴盛格阳,水寒逼龙雷之火外越者的白通加猪胆汁汤;治疗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的通脉四逆汤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的吴茱萸汤等。少阴热化,真阴亏损,孤阳失位,水涸龙飞者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的猪肤汤。厥阴篇中治疗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消渴、气上撞心的乌梅汤,太阳篇的理中汤等等。太阳若治不如法、汗下太过,失治误治亦可穷必及肾,肾与命门中真阴真阳受损,导致相火离元外越,如太病发汗太过遂漏不止欲亡阳的挂枝加附子汤。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的茯苓四逆汤。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的真武汤。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妨龙骨救逆汤。117条治疗奔豚气的桂枝加桂汤等。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390条吐下巳断,汗出而厥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另外治疗阴阳易的烧裈散,《金匮要略》中治疗消渴的肾气丸和治疗虚劳病的小建中汤等。对此,《伤寒杂病论》虽未明言引火归元,实则却开辟了后世引火归元的先河。

接受《易经》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内经》、《伤寒杂病论》客观真理的启迪,唐代王冰取类比象首发龙火学说。宋金元时期刘完素、朱丹溪、王好古,明清张景岳、赵献可、张锡钝等医家努力逐步形成发展了火不归元学说及引火归元法。后世医家化裁运用仲景方药治疗火不归元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急重证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易水学派所倡导的引气血水火以归脏腑之元这一类具有中医功能调节特色的疗法,认为其中气不归元、水不归元、火不归元均与肾的元阴元阳亏虚密切相关。治疗上强调调补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是引归法的核心。引火归元是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它见于《医贯》、《景岳全书》、《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医学心悟》、《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医著中。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概括了引火归元方剂配伍的特点:“当用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提出两大特点:一是大量的壮水药。二是少量的引火归元药。属于这类的引火归元方剂有《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的镇阴煎、陈士铎《辨证奇闻》的引火汤、费伯雄《医醇剩义》的潜龙汤可为规范。

张景岳提出了阳虚发热的治疗原则和经验:“若以阳虚发热,则治益宜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效……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赵养葵说得最为明确,他说:“火可以水折,惟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必择其同气招引归宇,则火始不上浮而下降矣。”

陈士铎所用引火汤原用于咽喉肿痛属阴蛾者。据陈士铎《辨证奇闻》卷三“咽喉门”载:“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陈士铎的另一著作《洞天奥旨》卷十“喉闭蛾疮”亦指出:“引火汤治阴证双蛾、单蛾喉痹等证……一剂火下归,二剂痊愈……已破、未破俱可用,不必用针、吹药点治之也。”有考据表明,陈士铎得到了傅山的传授,故又称本方为傅山引火汤。《疡医大全》卷十七中亦收录引火汤,用治阴虚乳蛾,较前方多天门冬一两。

现代名老中医李可对引火汤的应用经验可谓登峰造极,《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对该方应用尤多,用于肾水不足、火不归元所致鼻衄、倒经、舌衄、口疮、舌疮、乳衄、血崩、头痛以及卒中前兆、三叉神经痛、红斑狼疮、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等诸多病证[1]。

  5 常用方药析义

  5.1 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是治疗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外越,真寒假热证的代表方剂,阴寒内盛,真阳衰微,非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气而振阳气,故姜附在所必用.附子辛甘大热“峻补元阳,阳微欲绝者,回生起死,非此不为功”。干姜辛热专散里寒,助附子以通经散寒,大有回阳之力。“附子以走下,干姜以守中,有姜无附,难收斩将夺旗之功,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故姜附并用,温阳救逆,摄纳无根之火。凡用纯热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所以方中又用炙甘草,一以调中补虚,一以缓姜附之燥烈,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合为回阳救逆之要方,可挽垂绝之阳以引火归元。

  5.2 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治真寒假热证之轻者。若病势严重,出现典型阴盛格阳证,又当用通脉四逆汤治之。本方与四逆汤同治真寒假热之证.但较四逆汤证更为深重,以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为特征。生气已离,危在顷刻,恐四逆汤不足以救欲脱之元阳,故取其方而易其法,加重姜附用量,制大其服,以速破在内之阴寒,急回外越之浮阳。

  5.3 白通汤(《伤寒论》)

阴盛于内,格阳于上之戴阳证,又当用白通汤。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而成。姜附辛热,破阴回阳。但阴阳格拒,姜附之性,虽能益阳,不能通阳,必用通阳之品,通其阳而阴自消。葱白辛温,专主发散,以通上下之阳气。故加葱白宣通上下.一以温之,令阳气得入,一可发之,令阴气易散,而解阴阳格拒之势。阴寒重证,驱寒宜速,姜附辛烈,取其骤发,恐甘草缓姜附之性,故舍甘草而不用。如是,阴阳相通,寒去阳回,火自归元。

  5.4 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本方是在滋阴降火的六味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附以温补肾阳而引火归原。“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相火系于命门,火无所附,龙雷不能攀其身而出于上,且火从肾出,为水中之火。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惟八味丸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之而归元”。但是“附桂八味丸为治命肾裹寒之正药,亦导龙入海之妙法。然虚阳上浮,火无所附者,必于脉象细参.或脉洪大而重按甚弱,或寸关洪大而两尺独虚细者宜之,否则抱薪救火,必成燎原之势央”。

  5.5 镇阴煎(《景岳全书》)

“阴虚于下,格阳于上……速宜用此,使孤阳有归”。方中用熟地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水之主,以护封蛰之本。泽泻能“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开一合,此乃玄妙”。故义用泽泻泄肾浊,以疏水道之滞,寓泻于补,补而不滞。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走十二经络,助一身元气”,二补髓填精益阴”,“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所以,配牛膝,一以助熟地补肾益阴,一以引火下行而归元。炙甘草益气健脾,加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既有熟地、牛膝、泽泻、炙甘草滋补肾阴,又有桂附引浮阳以归肾,使阴平阳秘,虚阳不再飞越。

  5.6潜龙汤(《医醇剩义》)

本方为真阴不足,阳无所附,火不归原而设,龟板纯阴,气味厚浊,专入肾脏,有滋阴潜阳之功。“病系肾水虚,致相火无依,非此气柔贞静者,不能息其炎上之火”.故方中以龟板为主,配生地、玄参、龙齿、人参、蛤粉补肾滋阴,益气养血,合知母、黄柏滋阴降火。佐龙骨摄纳潜阳,导龙入海,加肉桂火归。

  5.7 引火汤(《辨证奇闻》)

方用熟地为君补水,麦、味为佐滋肺,金水相资,水足制火;加入巴戟之温润,则水火既济;水下趋,火不得不随,增茯苓前导,则水火同趋,共安肾宫,用巴戟“取其引火,又足补水,肾中无干燥之虞,咽喉有清肃之益,此巴戟所以胜附、桂也”。现代中医李可临床应用时还常加天冬与麦冬同用,取其滋肾力胜。对虚阳浮越乃至阳气欲脱之病患,加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取张锡纯来复汤之法。加肉桂以助引火归元。另喜用砂仁,该药入脾、胃、肾经,一可醒脾调胃,引火下行需赖脾胃为之斡旋;二可下气,引诸药归元。

  6 应用体会

笔者统计文献发现:目前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的病证广泛用于内科、外科、五官科和妇科。包括眩晕、视弱、耳聋、牙痛、齿衄、目痛、口疮、口糜、舌疮、痤疮、耳鼻肿痛、狐惑、失眠、发热、消渴、水肿、癃闭、腰痛、血证、咳喘、惊悸等多种病症。

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本人有几点体会与同行探讨,也望专家指正。

  6.1 温阳和滋阴结合配伍的必要性

阳虚浮火在温阳治疗时务必配伍使用滋阴药物,因为有了滋阴潜纳之品如熟地、山萸肉、白芍、麦冬、天冬等,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猛将才可安居于下,如奔腾骏马不脱缰绳,才能达到使浮火归元的目的,这在引火汤中已有体现。阴虚火浮者治疗需要加用少量补阳药物,因为肾水需要阳气少火的升腾才可上济克制心火、平息肝火等上焦之火,我们并不需要像金匮肾气丸那样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用附桂峻烈之品而使方剂之性变为温阳,而只需加用少量巴戟天、肉苁蓉、桑寄生等温和柔润之品1~2味,效果比单纯应用滋阴药物更为理想,这也是我在临床中的体会。

  6.2莫忘厚土敛火

厚土敛火的提法首见于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升齿蛆,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体土厚而火自敛。”所谓腹内积久之沉寒,皆由脾胃阳虚所致,胸中聚集之残火,亦因土伤而起。因为肾与脾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木,后天之本的脾要靠先天之本的肾来抚育,先天之本的肾要靠后天之木的脾来供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且相互化生。正因为命火生脾土,命火衰微,脾阳必弱,故肾阳虚亏证的病机大都包含着太阴脾脏虚寒在内,脾虚不运、阴津不能上达,心火易亢,且升清降浊失常,浊气郁滞而发热。也正因此,《伤寒论》中的温壮肾阳的主方四逆汤也能温壮脾阳,它不仅是少阴病的主方,在太阴病中也明确地指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尤氏之说概指此言。而肾阴虚也往往伴有脾胃阴虚,亦可导致内热。《薛氏医案》中说:“一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中土不足有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之不同,故厚土之法又有甘温以助脾胃之阳,如理中、四君之类;甘淡以补脾阴,甘凉以补胃阴,如以益胃汤为代表。

  6.3 肾阳微虚者亦有浮火

阳虚浮火的涵义一般指肾阳严重的虚亏才会出现,但我在临床上发现,许多肾阳微虚甚至有一些只是有阳虚体质倾向的患者同样也会火不归元有而生浮火,表现出失眠、咽喉痛、口疮、痤疮等症状。这样的患者治疗时不必用附子、但可以用肉桂微量和干姜、巴戟天等配伍其他相关药物以温阳潜纳浮火。所以不能拘泥于戴阳和格阳之类危重证候。

参 考 文 献  

[1] 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1-2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