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态转移示意图 该项研究的作者,横滨国立大学的工程学Hideo Kosaka教授解释道:“量子隐形传送允许将量子信息传送到另一个无法进入的空间,它还允许将信息传输到量子存储器中,而不暴露或破坏存储的量子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入的空间是由钻石中的碳原子组成的。钻石是由碳原子连接而成,但又是由碳原子单独组成,这是量子隐形传送的完美场合。通常一个碳原子的原子核中有六个质子和六个中子,周围环绕着六个旋转的电子,当原子结合成钻石时它们形成了一个强晶格。然而,当一个氮原子存在于两个碳原子应该存在的相邻空位中的一个时,钻石可能会有复杂的缺陷,这种缺陷称为氮空位中心(NV色心)。在碳原子的包围下,氮原子的原子核结构产生了一种被Kosaka教授称为纳米磁铁的物质。为了操纵空位中的电子和碳同位素,Kosaka和研究小组在钻石表面安装了一根大约四分之一人类头发宽度的金属丝。他们在金属丝上施加微波和无线电波,在钻石周围形成振荡磁场。他们对微波进行了整形,为钻石内部的量子信息传输创造了最佳的、可控的条件。然后,Kosaka使用氮纳米磁铁来锚定电子。利用微波和无线电波,Kosaka迫使电子自旋与碳核自旋(电子和碳原子核的角动量)纠缠在一起。电子的自旋在纳米磁铁产生的磁场下分解,使其容易受到纠缠。一旦这两个部分被缠结,这意味着它们的物理特性是如此交织,它们就无法单独描述,于是就应用了一个保存量子信息的光子,而电子吸收了光子。吸收使光子的偏振态转移到碳中,碳是由纠缠电子介导的,证明了信息在量子层的隐形传输。Kosaka解释说:“另一个节点的光子存储的成功建立了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纠缠,这个过程称为量子中继器,可以跨量子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获取单个信息块。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扩展的量子中继器,用于长途量子通信,以及用于大规模量子计算和计量的分布式量子计算机。”原文题目《Quantum teleportation-based state transfer of photon polarization into a carbon spin in diam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