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主要应用领域的突破方向与技术进展 ​

 DT_Carbontech 2021-01-20

我国的碳纤维产业,无论是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还是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在今后3~4年内都将实现产品稳定化、系列化、规模化和降低成本,其新市场推动力来自以下五大领域,而国产碳纤维要在这些领域占据主要份额,必须首先明确和突破各自的攻关方向,这方面国外的技术进展值得我国借鉴。

目前国产大飞机所用CFRP占比小,且基本全用国外碳纤维,国产碳纤维差距在于质量稳定性和碳纤维表面微观结构纳米控制技术,后者决定其CFRP的界面强度和力学性能利用率;在风电方面,虽然我国相当于T700型碳纤维可在千吨/年生产线上生产,但承担国外代加工的叶片仍需釆用进口碳纤维,今后随着叶片的大型化和海上风电的普及,须进一步解决振动、防盐雾、提高抗冲击和压缩强度;在汽车领域,在满足碳纤维基本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关键难题,现国内外都从PAN原丝、碳纤维、CFRP成型技术及其与金属材料复合使用等的全产业链降低成本,另外,电动汽车用氢高压容器,也是未来的大市场;在新型建材方面,在当前全球处于第5期地震活跃期,碳纤维防震加固片材、CFRP增强木材、高压缩强度代钢筋CFRP及超高层建筑外墙碳纤维增强混凝土高精度防水材料,都属于未来大市场,从制氢、储运、供氢高压容器、车载氢气瓶、氢燃了料电池,都需碳纤维;在轨道交通车辆方面,隨着城铁、高铁和货车车体逐步选用轻量CFRP材料,有望成为我国未来的最大潜在市场,但降低成本亦是当务之急。
第四届国际碳材料大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论坛邀请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罗益锋老师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主要应用领域的突破方向与技术进展”做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国产碳纤维的发展。

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任北京合纤实验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化工集团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主编、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全国芳纶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国家科委全国高性能纤维攻关专家组副组长、科技部863碳纤维专项软课题组副组长、国家发明奖特邀审查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德新型电池合作项目中方首席专家。在海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187篇论文,在10种报刊上发表280篇论文,获国家、六部委和北京科技进步奖和信息研究成果奖38项。获全国劳模、全国化工劳模、北京市特等劳模、全国五一劳模奖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化工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全国侨界十杰、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
Carbontech 2019碳纤维主题论坛部分参考话题

国际碳纤维论坛
中国碳纤维产业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