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第一位皇帝,为什么会与新市古镇结缘?

 张明儿 2021-01-20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说到新市历史文化深厚,并非是空穴来风,更不用凭空捏造。笔者在浏览到有关新市古镇浩如烟海的史料时,发现了一个影子闪过,那是在南宋时期的新市,一个黄袍光影,挟着一种帝王气势。定睛一瞧,哇,原来是南宋当朝皇帝宋高宗,这还得了,赶紧行礼揖拜。


暂不说,这是不是幻觉,先说一下宋高宗,他是南宋开国皇帝,即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在位35年,曾经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基本国策还是“主和不主战”,积级发展国内经济,实施低税免税国策。这位皇帝精于书法,初学黄庭坚,中年学米芾,后学“二王”,擅长真、行、草书等书体,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著有《翰墨志》一书,是历朝历代皇帝之中,大书法家之一。

宋高宗奉行“和平与发展”国策,但在那个开疆拓土的年代里,他的务实思维,必然带来了名誉上的毁损。如此这么一位显赫人物,却在古镇新市这块土地上留下众多美谈。虽然无法从正史中获得考证确认,此人是否真的来过新市?但据目前所留下的史料痕迹与口口相传的民间史话中分析判断,那些斑斑点点的印迹,证实了这位伟人与新市结缘甚多。笔者总结了迹象与史话,新市有四件大事与这位皇帝直接有密切的关系:

1、“康王祠”。据说,宋高宗曾到过新市,宋高宗原为康王,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建了一座祠堂,来祭拜这位皇帝。“康王祠”早已湮灭,没有任何遗址可考。

2、“迎圣桥”。此桥现在就是寺前桥,位于新市北侧觉海寺前的古桥。传为此桥 ,因宋高宗走过此桥,所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将此桥立名为“迎圣桥”,至明代,民间称“寺前桥”。

3、在宋高宗的授意下,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为祭祀朱泗而自东晋所建的“土谷神祠”,朝廷赐“永灵”庙号,从此以后,此土祠升为庙堂,后来,因建了“东庙”与“南庙”以后,此庙即称为“西庙”。

 4、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高宗再度赐封永灵庙神朱泗为“显佑侯”。

传说也仅仅是传说,民间故事多数是美好愿望。但据笔者从史迹与当年历史背景分析,新市的历史文化,宋高宗当年治国方针,他的个人文化爱好,这几项层面综合分析与判断,个人观点,还是认可宋高宗皇帝,也曾经到访过古镇新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举证分析:

第一 ,宋高宗为遍览墨宝而来新市。宋高宗有书法爱好,而且是一位“书法收藏癖”,当年新市觉海寺内有一墨宝存迹处——“墨妙亭”,藏品丰富,品位高古,誉满书法界。像《大唐兴善寺碑》《法鉴讲师塔铭》《仙潭杂咏诗刻碑》、黄庭坚、杨万里、张敏叔、葛书思等一大批名人墨迹与碑铭印刻,都藏于“墨妙亭”。

新市“墨妙亭”是当年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觉海寺僧人若愚所创建的。若愚大师是当年大诗人、大书法家苏东坡的好友,自己也是一位书法痴迷者,是一位有心人,若愚大师把历史上曾经到过新市觉海寺的名人,他们所留下的墨宝与镌刻,全部收藏于此。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吴兴太守孙莘老在湖州建了“墨妙亭”,苏轼为此作了《墨妙亭记》,亭内收藏湖州境内自汉以来的古文遗刻。新市与湖州的两亭相比,新市的“墨妙亭”应晚于湖州的“墨妙亭”十多年时间,且亭内有名人墨宝颇多,所以行内名声也非常大,宋高宗是一位黄庭坚的书法迷,这里收藏有黄庭坚墨宝,他必会到现场好好享赏一番。

第二、宋高宗是“朱程理学”派的积极推崇者,“朱程理学”是他治国意识形态建立的理论基础。新市是“朱程理学”高人出入集散的地方,宋高宗必然要与这些饱学之士进行交流。“朱程理学”缔造者朱熹在湖州影响深远,当年朱熹从祖朱弁和朱熹三叔朱槔都住在湖州,并在吴兴建了“长春书院”庞大的建筑群,后来朱熹多次来过湖州小居或讲学。与朱熹交游很深的、也是“程朱理学”的鼓吹者刘光祖,他是南宋当朝三品高官显谟阁直学士,这位高官晚年就是筑屋隐居于新市。杨万里也是朱熹的“理学铁粉”,多次举荐朱熹,也常来新市走走,写了《宿新市徐公店》等名篇诗歌。 

所谓物与类聚,刘光祖有两位好朋友,也是“程朱理学”圈内的高人,一位是游仲鸿,他的儿子游似,后来做了南宋丞相,晚年也筑园居住在新市。另一位便是吴柔胜,他的第二位儿子吴潜后来也成为南宋丞相。游仲鸿与刘光祖交往密切,经常相互走动,而吴柔胜则任官于新市,后来娶了姓沈的本地女孩,迁居于新市。这几位“朱程理学”铁杆粉丝都是在南宋朝廷工作,也是忠君报国之士,他们在新市寓寄或迁居的那段时间,也正是宋高宗退隐做“太上皇帝”的时候,有时间云游四访,去拜访一些老部下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新市是儒家与道家学说的“理论实践高地”,宋高宗为筹划治国方略计,必然会对此发生浓厚兴趣。新市历来是浙北儒家宣扬与弘法之地,著名的“西庙”建于东晋324年,正是当年东晋“镇国大将军”朱泗(新市人)战死疆场后被朝廷赐封之时。这座后来称为“永灵庙”的土祠,应该是新市乃至方圆数十里内,百姓崇仰之魂,它便是朝廷有意建立的儒家弘法之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西庙”四周的道家寺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了唐朝,因施政需求,武康的“大唐兴善寺”迁入,寺址就选在“西庙”的东侧,就这样,这里形成了儒、道、佛宗教合体的建筑群,这非常符合“程朱理学”的内容。

为此,宋高宗当然非常重视这一现象,特别对于他迷恋“程朱理学”的人来说,更是如鱼得水。所谓“程朱理学”就是融合了道与佛的新儒学,“程朱理学”最为正能量的特点是,通过道德自律,达到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品行的气节德操,促使自我的社会责任归属与历史使命承担的文化性格形成。确实,新市“西庙”的建立,对本地文化的促进与尚朴民风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宋高宗两次为这一土祠赐封,从规格上通过赐号进行升级换代,从庙神主体上进行追谥,以加强庙神对本地百姓的“震摄性”佑护,从而也从宋高宗的赐封中,宣告了“程朱理学”的神圣地位。

第四、新市与杭州有行旅之便,只隔三、四十里水路,新市杭州一日至。新市古镇得益于西晋时期朱泗治水,“水陆环绕,舟楫通利”。风景秀丽,湿地平阔,鱼米富庶之地,又是杭州往北与湖州、苏州等城市,取道最近的必经咽喉要地。新市自晋以来,历代名人辈出,特别是承汉启唐的六朝时期,还有吴越国与大宋时期,更是英烈簇拥,名士潮起。宋高宗对新市之地,当然心生仰慕,向而往之。“迎圣桥”之名,应该是属实的史迹。

综上所述,宋高宗担任南宋第一位皇帝之后,与新市古镇的结缘,无论是出于他治国策略的需要,还是出于他对书法艺术的追崇,于公于私,到新市一访应该都是在情理之中。至于“康王祠”是为纪念宋高宗的传说,似乎不近事理,应该是涉及另外的史事。而“迎圣桥”之说,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迹象,因为这座桥,与“墨妙亭”近,与“西庙”近,除了“迎圣”宋高宗以外,新市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其它任何“圣”可以迎了。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