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千古悬谜“谢家园”

 张明儿 2021-01-20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河流众多,站在河岸上看,溪河滔滔奔流东去,正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不舍昼夜的河流,流的是水,也流的是新市古镇的历史,流的是充满跌宕的故事与神奇的传说。这些丰厚的历史,看似不绝如缕,也日渐被时光所吞淹。至今来看,新市的历史湮灭与部分失传的有许多,像谢家园、南朝陆修静、李家园、南宋赵汝愚等,很多都成了谜。其中关于东栅“谢家园”,是新市历史文化重要的部分,可惜已全然湮失,在历代方志中都未有清晰地涉及。远及千年的古迹,目前只留下地名和一处无法辨识当年富贵面貌的地理地形而已,形成了人们心中的千古悬谜,一直未被解开。
 
关于“谢家园”,应该比“李家园”更为遥远,更为神秘,更令人难以捕捉到历史形迹,它是新市历史文化史上关键的部分。五百多年前,明朝一位新市人陈霆写下了《仙潭志》,里面对“谢家园”的注解充满困惑与无奈,考证无处着手,感觉到这一古迹的气势既古远,又显赫。最后陈先生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它:
 
仕宦之显,里闬之豪

它的意思是,这庄园必定是做大官的,是一个地方的土豪。当年的陈霆凭着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敏感,感觉“谢家园”绝对是宋元以前,并不是一般大户人家所能存立,它绝对是非常显达的豪门华宗的家族才可以。从“谢家园”的存在看,当年在吴兴一带,真正称得上“豪门华宗”的家族只有陈郡谢氏,首屈一指。所以“谢家园”极有可能为陈郡谢氏的庄园,这符合当年吴兴郡谢氏家族显耀地位及豪贵生活,非此莫焉。


考证“谢家园”为隋唐以前创立这一事实,最直接的证据是它与新市“李家园”比较,有着性质上的不同。新市“李家园”是傍运河之畔,这符合了隋唐以后,官府对江南运河的游旅习惯,来这里建别业的官宦,一般都顺运河旁寻找别业的位置,像这里的“假山头”“西园”也不例外。而“谢家园”是处苕溪余脉,隋唐以前新市与外际的交流,多半是通过苕溪河流进行。当年身居吴兴太守要职的历代谢氏贵族,是赫赫显耀的名士,谢氏贵族的家风一直保持着雅道朝隐的处世态度,身居朝廷,心向山野,而庄园经济是当年谢氏家族的特点。从吴兴郡治地出发,可以顺苕溪逆上入东迁县境,由北往南入新市北,然后至东栅。新市“谢家园”之地为一处独立渚洲,占地数百亩,与“官塘”(即运河)相距仅数百米之远,最合适开发一处富家级的亦耕亦居的庄园。

 
谢氏来新市筑建“谢家园”,从当年的历史发展线索看,有以下理由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1、谢氏在吴兴一带为官持久,谢氏七世中,有九位担任了吴兴郡太守(相当于目前的市委书记职务)。社会基础浓厚,为谢氏建立士族庄园,扩大家族经济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第一任:谢万(327—361年)公元356-357年当任。
第二任:谢安(320—385年)公元364-367年当任。
第三任:谢邈 (?—399年)公元376-396年当任。
第四任:谢琰 (?—400年)公元397-400年当任。
第五任:谢述(389—435年)公元397-401年当任。
第六任:谢瞻 (385--421年) 公元445-453年当任。
第七任:谢瀹 (454--498年) 公元483-493年当任。
第八任:谢眦( ?---?  )公元493-507年当任。
第九任:谢览 (472--509年) 公元502-519年当任。

 
2、魏晋六朝时期,政府规定当官的人,可以按官位高低占有土地、山泽和佃客,多者可以占田50顷,佃客40户,少者也可占田10顷,佃客5户。谢氏家族大官多,拥有的土地和劳动人手也就多,经济实力自然雄厚。陈郡谢氏在吴兴连任郡守,必然会利用手上的资源建立“谢氏庄园”,以经营家族的经济财富。谢氏第一任吴兴郡太守是自公元327年开始,离新市人的朱泗被东晋朝廷封赐“镇国大将军”名号,还仅仅只有三年。
 
3、新市一地,陈郡谢氏在此建立庄园也是经过调查进行评估的:一是这里是东迁县治所在地,地理位置特别好,会稽与吴兴两郡之间交通往来方便。二是这里经过治水后,宜居环境名声如雷贯耳,四方灾民趋之若鹜。三是减少了旱涝之灾,农作物种植收获有了保证,稻米产量高。四是这里是东晋朝廷追赐的“镇国大将军”英雄朱泗的出生地,祭祀风行,乡俗清淳。五是这里自古以来无战乱、无匪扰,人们安居乐业。

 
4、陈郡谢氏先人是西晋朝廷贵族,一直保持着名士雅道家风,从谢氏家族走出来的每一位都十分儒雅,言行举止中富有书卷名士气。他们虽然做官,却有着朝隐的内心,身在官位,只求淡泊,与隐居无异。新市之地天生有着“乡隐”的极好条件,除了僻壤与乡鄙之称外,虽无蜿蜒错落的山色景貌,却是一片平阔辽远的清丽田野,这恰好符合陈郡谢氏家族名士的“乡隐”习惯。选择新市东片一地创立“谢家园”,恰好与新市西北面村落与集市,有分有合,保持了最佳的距离。而当年的新市南部很安静,尚为一片处女地等待开发。
 
5、在吴兴郡里,新市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东迁县治的历史。自晋武帝太康三年起(公元282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止(公元 589年),总为308年,新市一直处于东迁县治之中,陪伴了它整整不平凡的308年。这期间的历史,也是陈郡谢氏家族完整的一个盛衰期,所以“谢家园“的存在,是当年陈郡谢氏家族在吴兴的历史人文影响的一个极好缩影,值得史学家用心去考证辨疑。

 
以上五个方面可见,考证新市“谢家园”是一件难度系数很大的工程,需要科学的方式与大量的证据材料。但我们从新市历史文化的整理中也有许多发现的惊喜,这些内容更接近我的判断,“谢家园”果然名不虚传。在南朝,“谢家园”居然成了东迁人道学大师陆修静潜学修道的地方,这必定是“谢家园”的名士文化对陆的影响所致。又过了数百年之后,唐朝有一位担任浙西观察使的李錡,也在新市开始营建庄园,他营建的是“李家园”,步了陈郡谢氏家族的后尘,并进而建立“假山头”超大型花园别墅。从此以后,唐、宋、元、明、清,代代有名士达人及官宦在新市筑有别业区,形成一个特别的文化现象。新市东栅也因“谢家园”而开始兴市,筑庙建观,集居,逐步形成了街巷,东栅与新市西北处的集市繁华,连成清妍好看的一片。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