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波最新观点:地产不会成为主要投资方向,5g新商业模式或是最大机会,港股看好互联网、消费和服务业

 华尔街见闻APP 2021-01-20
1月18日,新基发行又爆了,易方达竞争优势成为2021年第一只单日吸金超1000亿的爆款基金

该基金开售仅一小时,已经卖出了500亿元,到中午就卖了1000亿元。下午4点左右,首募规模已经超过1400亿元,远超150亿元募集上限,以至于很多银行和券商的客户经理已经开始全力向客户推荐宣传冯波的老基金了。

下午5时,认购资金超过1500亿元,这一首募规模已经打破了去年由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1357亿元纪录,成为我国公募基金有史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产品。


1500亿资金追捧的基金,背后管理者是冯波,他目前是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研究部总经理,是市场少有的公募基金投资年限10年以上且年化回报15%以上的“双十”基金经理之一

冯波目前管理三只基金产品,分别是易方达行业领先混合(2009-12-31 ~ 至今),任职回报377.31%;易方达中盘成长混合(2018-07-04 ~ 至今),任职回报204.12%;易方达研究精选股票(2020-02-21 ~ 至今),任职回报80.31%。

几天前的1月14日晚间,冯波在一场直播路演中透露了易方达竞争优势的建仓策略,一是控制建仓节奏,初期以收益和控制回撤作为主要目标,希望给投资者相对比较稳定的建仓期。二是重点关注性价比较高的港股投资机会,以及A股中估值合理、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

对于A股的结构性行情,他认为,今年市场波动比较大,估值水平比较高,市场在估值波动过程中会提供比较多的投资机会

冯波相信,2-3年之后A股市场进入成熟阶段,会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即确定性的溢价与流动性的溢价,这两个特征会导致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必须精选质地优异、估值合理的公司进行投资

他指出,从投资方向和行业来说,必须跟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趋势相一致,如TM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等,这些产业的增速长期远高于GDP增速,也是未来投资机会较大的领域

地产行业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太会成为我们业内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基于5g基础设施之上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商业企业,这个可能才是我们未来最大的一个投资机会。”

具体到选股逻辑,冯波表示,分析一家新公司时,将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的成长性、空间、竞争格局及商业模式二是回到公司本身,其竞争能力、竞争壁垒如何。第三,公司管理层的情况。“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永远能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自己的财务指标,而比较差的企业家往往会低于预期,过去十几年的投资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港股方面,冯波比较看好互联网、消费和服务业。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uozizuoyeben)整理的本次路演精华内容:

选股重点关注三方面
Q:您是怎么样去选股的,您会侧重哪一类公司?。

A:看一个公司,特别是看一个新公司的时候,我们先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这个公司它的所处的行业状况,比如说这个行业的成长性,它的空间,它的竞争格局,它的商业模式。

第二步,我们回到公司本身,跟其他公司有什么不一样,它的特点、突出的优势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个公司跟其他公司并没有很显著的差异,那么我们很难保证它长期持续稳定的成长。

所以说,第一个,我们要去看这公司的竞争壁垒,这是很重要的竞争优势。

第二,公司的管理层很重要,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永远能不停的超出市场的预期去实现他的自己的财务指标,但是一个比较差的企业家,可能往往会低于预期。

第三,我们的财务指标现金流等。

Q:您是怎么样去理解命中率以及准确性?

A:我们认为,所有的回报是来自于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认知是来自于我们的研究,公司有一句话叫“深度研究带来深度的认知,深度的认知带来超额市场的回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提升我们投资命中率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不停加深对这个行业和公司的认知

Q:能不能请您简单概括一下您的核心投资方法?

A:整个投资领域的一个总结就是我们要通过深度的研究,深度的认知企业的竞争优势,精选质地优异和估值合理的公司进行投资。

竞争优势即为企业核心壁垒


Q:什么样的企业算是竞争优势企业?

A:竞争优势我们叫竞争壁垒,也叫核心竞争力。

第一个,我们在分析一个企业的时候,出发点是分析它的竞争优势。一个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我们认为它不会带来一个中期的投资确定性。

第二,我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认知是来自于我们的深度研究。通过我们的深度研究,我们去理解每一个企业的主要的逻辑和逻辑上的关键点。关键点的并列程度是我们讲的竞争优势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如果几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短期的企业收入和盈利的波动其实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即使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表现出一个很高的增长,但是如果它的竞争优势丧失了,它的投资价值也是不高的。

今年经济增速会在8~9之间

Q:您是怎么看待疫苗研发对今年的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A:其实我们对经济是非常乐观的,因为去年12月份中国整个经济基本上已经恢复了正常,消费已经恢复到一个正常的增速,投资也保持了一个很好的状态,我们财政部门还有很多钱没花出去。

然后我们的进出口这一块是明显受益于这次疫情的,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以后,那么由于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还比较严重,所以他们的生产能力是有瓶颈的,中国承担了全球很多国家的生产供给的一个承接者,所以我们整个进出口在过去的好多个月都是持续的超预期的。

从整个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我们对于今年整体的情况都是比较乐观的,今年整个经济增速会在8~9之间,我觉得大概率会在8.5~9之间,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各个季度里面可能它是由于基数的原因会是从高到低,一季度有可能增速会到19%。
 
那么对于市场这一块,我们要相对谨慎一点。因为在过去两年随着市场大幅上涨,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开始上升,这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的预期回报率会下降。

第二个,因为我们很多投资者习惯了过去两年高收益,但是我们认为过去两年高是很特别的原因所带来的,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更长期的预期去看。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股票市场,我们长期给投资者提供的一个复合收益率水平,公募基金应该大概就在10~15之间。

A股未来2-3年结构分化会加剧


Q:您是怎么样去看待当前A股市场的结构性的行情?

A:刚才讲到过去两年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造成的,这个环境是怎么来的。我觉得有几个因素,从16年这种结构性的行情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有几个现象,一个就是整个IPO的市场化,第二是我们开始引进了海外的投资者,比如说港股通的资金在持续地流入 A股市场。第三就是公募基金大发展,今年整个公募基金的发行量很大

这三个因素导致了A股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在加速的进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2~3年之内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向国际的成熟市场开始接轨。

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股票市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一个估值重构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一个封闭市场的估值体系,开始向一个成熟的开放市场的估值体系过渡。

我们相信在过去的3~4年,整个市场反应了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结构分化的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股票涨了很多,但是大家还认为不贵,就是因为我们开始用一个国际市场的估值体系来看待我们 A股市场的行业和一个个股的估值,这是我们讲的一个很基础的原则。

随着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 A股市场进入一个成熟市场,会表现出两个很明显的特征,一个是确定性的溢价,一个是流动性的溢价,这两个特征会导致我们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A股在未来的2~3年之内的结构分化还会进一步加剧。

看好TM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等


Q:有非常多的朋友都很关心说我们重点会在哪一些行业进行布局?

A:其实从投资的方向和行业来说,从长期来看,我们是要跟整个经济结构变化要相一致的。

那么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里面,有几个大的方向是长期收益的,就是我们经常讲的TM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服务业,我认为这几个方向从长期来看都是我们投资的主要的方向。

这些方向的增速会远远高于我们GDP的一个增速,也是我们未来投资机会最大的一些方面,所以这是我们长期关注的。

第二,就是在其他行业,我们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选择具有比较强的α的公司进行投资。

50倍的白酒估值略高


Q:您对白酒的未来新的一年的走向怎么看?

A:这个问题我们分两个层次来给大家回答。

第一个,其实刚才讲过,我们从2017年开始整个A股市场的一个估值重构的过程,所以从十几倍的白酒变成了今年50倍的白酒,涨幅非常大。

因为除了估值的提升之外,还有盈利的增长,很多股票大概都涨了5~8倍这样一个水平,那么这个位置它是不是还合理?是不是还有一个投资机会?所以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公司重构的过程。

我们看海外成熟的消费品的龙头企业,它们估值水平大致都在35倍左右。 

现在我们国内这些龙头企业大部分都有10~20之间的盈利的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的白酒的一个合理的估值,按照国际市场标准来看,它应该在40多倍,我们认为是合理的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大部分的龙头企业估值大概在50倍附近,我们认为估值是略有高估,从一个持有中期的角度来看的话,它带来的是我们预期投资回报率的下降。

新能源基本面非常好

Q:您怎么样去看待新能源还有光伏板块市场?

A:我们也从两个角度来说,首先从基本面角度来说,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我们认为整个基本面都非常好。

进入了平价时代之后,整个需求大爆发,中国的企业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些公司它都会有一个持续和稳定的增长,这是我们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看到在过去特别是过去一年它涨幅非常大,但再往前看三年,我们发现涨幅就更大了。大家应该在17年的报表里面能看到我们对于光伏龙头公司的持股,到现在为止其实我们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回报。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怎么看估值和它的一个投资回报?我们认为我们在看一个行业的时候,不能把整个行业用一个估值来看,不需要看这个行业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和竞争优势,不同行业、不同环节,它的竞争优势是不一样的。

半导体和军工长期很大的发展机遇

Q:您对半导体跟军工这两个行业的看法如何呢?

A: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从基本面来看,第二个从股价的角度来看。

从基本面来看,这两个行业都非常好。

半导体由于国家之间的摩擦,导致我们在半导体的投入会加大,而且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国家安全支柱性产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认为可能未来它的收入和利润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增长,这是我们讲的一个基本面的问题。

那么军工同样,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整个军工军队的装备现代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么有很多先进装备需要列装,包括很多创新型的研发要进行开展。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认为军工行业的企业面临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我认为他们的收入和利润在未来也会有一个很显著的增长。

但是从另外角度说,我们投股票永远不只是因为基本面好就继续投资,还要看它的估值。

其实在过去一年这些行业和板块它们有一个很大的涨幅,也就是说每个企业的市值和它的未来发展的空间是不是匹配,对我们研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其实跟刚才光伏的观点一样,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竞争力,那么不同的企业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能不能选出在这个过程中选出有性价比的,有核心能力的,又有竞争壁垒的,长期空间比较大的公司,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地产不会成为主要投资方向


Q:您如何看待5g行业以及地产行业呢?

A:我们先讲地产这个行业,地产行业现状是估值水平非常低,很长时间没有涨,很多人就会对这块有一个很高的预期。

但从我们的投资角度来说,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它内生的增长是它的长期价值最大的一块,占它长期价值股价里面的最大的比例,而地产这个行业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地产行业是从绝对支柱的产业开始,现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在下降,我们刚才讲到在我们的互联网、高新技术、服务业开始越来越变成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

地产行业地位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是在不停下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难看到在地产行业里面的企业有持续的内生增长的能力或者持续性,我们很难看到这一点。

如果只是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市值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最大的空间还是来自于企业持续的一个内生性的增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地产行业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太会成为我们业内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

5g之上的新企业是未来最大投资机会之一


第二就是大家提到的5g。5g这个行业其实在去年是最火热的,本来我们在今年的5g投资力度会大很多,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的一些摩擦导致了我们整个5g的投资进度实际上是延缓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无非是我们从1~2年的投资变成了3~5年的在5g领域的投资,持续性会变得更长一点,但它的这种力度会变得更弱一点。

但是在我认为,对于5g设备或者5g相关产业的投资只是最初步的方面,它更多是一个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基于5g基础设施之上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商业企业,这个可能才是我们未来最大的一个投资机会。

对金融行业乐观,但预期不要太高


Q:关于金融行业,今年您是怎么看的?

 A:我觉得金融行业大家不妨乐观一点,因为我们看金融行业有几个比较大的地方,第一是经济恢复了,金融是反应经济的情况的,那么随着经济的恢复期,特别是金融企业,它的坏账的压力就会变小了,所以它的利润弹性会出来,基本面是向好的。

第二,我们看估值水平,那么我们看到整个金融企业的估值水平都在历史的比较低的位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它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但是我们对金融行业的投资,特别是股价的涨幅,我们不能预期太高,一方面是因为整个银行业的体量已经比较大了,所以利润弹性并不会特别的大

第二,基于银行业的内生的增长,它是一个渐进的稳定过程,不像很多产业是一个很大幅度的上升和一个很大幅度下降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觉得金融行业应该是在今年可以乐观一些,但是预期也不能太高。

港股看好互联网、消费、服务业


Q:您可以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对今年的行情的看法吗?

A:我们认为今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下而上的一个市场,而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市场。在2020年如果我们配套消费,我们配了半导体,我们配套医药,都能取得一个很好的回报。

在我个人认为在2021年可能不是这样的,同一个板块里面可能有比较高收益的个股,可能也会有大幅下跌的个股,这是由于每一个公司的情况决定的,它跟我们以前看到的市场可能都不一样。

我认为由整个估值水平的一个持续提升所带来的行业普遍性的估值上升在2021年发生的概率不大

所以我在2021年最大的一个投资思路就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去选择和个股来进行配置,这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讲的是A股市场,如果我们看港股的话,可能会更加清晰一点,因为整个港股的这种行业的高估泡沫程度是比较低的,大多数企业都有很强的一个竞争力。

所以如果看港股的话,我们会看好整个互联网的行业、消费的行业,然后还有服务业,我们觉得这几个板块我们认为在2021年会有比较大的一个投资机会。

抄对作业,投资更简单,请“五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