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三十八】揭阳学宫:千秋文脉,辉耀古城

 风吟楼 2021-01-20
在揭阳的文物古迹中,揭阳学宫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这座与县署同时兴建的古建筑,是供奉孔子与先贤的祠庙,更是儒家学子心目中的精神圣殿。她从宋朝的时空走来,800多年来,一直雄居城区中心,以儒家思想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化黎庶、敦厚民俗、映照古今。





初冬阳光暖意融融

记者一行走进位于

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东侧的

揭阳学宫

瞻拜至圣先师

感悟文脉绵延

揭阳学宫位置图。阿龙 制图

她是揭阳古代的最高学府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是揭阳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内唯一 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见证了揭阳教育的发展。

揭阳学宫鸟瞰。郑楚藩 摄

“学宫,其实是学校和文(孔)庙的结合体。对教育是否重视,也就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思想道德文化传播是否用心,从来是衡量地方职官的重要标尺。过去治理地方者,都把学校的建设放在最重要的地理位置来经营。南宋绍兴八年(1138)揭阳复置县,两年后,县令孙乙择址设县城于榕城,于同年兴建揭阳学宫以励文教,自此开启了揭阳榕城880年文明的岭南名城历史。”据揭阳学宫讲解员张婷哲介绍,揭阳学宫自创建以来,受到历朝历任执政者的重视,历史上曾有过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时的遗构。由当时的知县夏献铭主持,历时整整6年改建而成。这次工程在原址上扩大地盘,并把组群原“坐西北壬子向东南丙午之间”的坐向,改为“坐东北癸丑向西南丁未之间”,又把大成殿内孔子和四配的配位改为塑像。建筑风格则是在原有宋明风格上继承和发展,运用清代建筑手法,形成了现在的三路五进、左右对称建筑布局。

学宫讲解员向记者讲述学宫文化历史。吴雁云 摄

“我国古代的建筑活动都会受到堪舆理论的影响,古人认为,孔庙与文运有关,它关系一方的文风兴衰,当地有了好的文风才能人才辈出。修建孔庙时不仅在尊孔,也是祈求文运,对文化昌盛的期待,所以孔庙作为地方上按制营建的官式建筑,其选址、用材,以及建筑规制都十分讲究。”揭阳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如是介绍。

风水堪舆之说从科学的角度固然不可取,但学宫辟为县学以后,开启了揭阳培育人才风气之先,给揭阳带来了“文运”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彭妙艳《揭阳进士》一书记载,南宋时期揭阳县登进士的就有15人。到清末,学宫学成而金榜题名进士63名,举人308名,贡生、秀才不计其数。黄焕国、郭之奇、黄奇遇、许登庸、郑大进、曾习经等名留青史的人物,都是从揭阳学宫泮桥走出。而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带动下,揭阳大地崇文重教的薪火也绵延不息,一批书院、私塾、义学等培育人才的场所相继在城乡涌现。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知识为荣逐渐成为潮汕地区一种文化心理积淀。这其中,作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的揭阳学宫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她是革命时期的活动场所

除了作为封建社会揭阳唯一的官学,揭阳学宫还有另外一个显赫的身份——省内唯一 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物保护单位。

大革命时期,孔庙是革命活动旧址。1925年3月、11月,国民政府东征军第一、二次东征进入揭阳,周恩来同志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均在揭阳学宫崇圣祠,并在此主持过重大影响的政治部会议,通过《军队经过地方政治工作案》、《组织行营医院案》两项决议。1927年9月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指挥部领导人再次进驻崇圣祠,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和主持下,本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学宫大成殿成立。周恩来同志3次到揭阳都在学宫生活工作过,为揭阳乃至潮汕地区传播了革命火种,为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由于兵燹天灾,揭阳学宫曾遭受战火的破坏,如今,虽然硝烟早已散尽,但在这座老建筑里,依然可以在崇圣祠前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时的落弹点和大成殿门口被弹片擦伤的石柱上,触摸到历史的痕迹。而在揭阳学宫崇圣祠“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里,我们仍能从现场的浮雕、文物以及图文描述中,了解到那一段辉煌的革命史。

大成殿前石柱留有侵华日军弹片擦过的痕迹。吴雁云 摄

周恩来的到来,为古朴的揭阳学宫增添了“红色文化”韵味,让学宫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厚重,正因为有着这么曲折而辉煌的过去,早在1957年,揭阳学宫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公布为省重点革命文物单位,命名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而这些身份,也成为揭阳学宫的护身符,使揭阳学宫在“文革”中躲过一劫,较好地存留下来。

崇圣祠东厢周恩来办公、休息处。吴雁云 摄

进入新时代,历经岁月打磨的揭阳学宫重焕光彩,各种荣誉随着而来,2013年,揭阳学宫晋身为“国保”单位,同时还是省政府命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地级国防教育基地,也是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成了省内知名的“红色景点”。据学宫管理处统计,学宫每年人流量100多万人次。除了前来祈求学业顺利的学子外,“红色活动”也十分活跃,每逢党日或者国庆日,很多单位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开展活动,学宫成了当地干群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她是岭东古建筑群的明珠

红瓦绿檐,高脊巍峨,飞桷凌空,画栋雕梁,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揭阳学宫在热闹的老城区一直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其建筑及布局,保存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本身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为古代的礼制建筑,揭阳学宫的建筑以山东曲阜孔庙为蓝本,虽然在格局设置上与其他地方的学宫都是同一个模式,但它在建筑中采用的宫殿式高台基、对称中轴线布局,高低、层次、开合、广狭、疏密等不同空间手法,使其建筑呈现变化多端的风貌,这种纯熟巧妙而极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手法,使学宫成为广东省古建筑群的佼佼者,被誉为“岭东古建筑的明珠”。

大成殿内精美的木雕盘龙。吴雁云 摄

据介绍,揭阳学宫现存建筑组群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群。主建筑包括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东西斋等。在这里,从殿、堂、门、坊的称谓,到门窗、斗拱的装饰图案,处处展现出精妙的建筑技艺和深远的寓意含义:泮池是官学的标志,象征着儒家的礼乐教化。泮池上的石桥称为泮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大成殿是供奉孔子之处,大成殿正前方的御道石不设踏跺,因此对于先师圣哲只能远远瞻仰,这种设计充分展现了对圣贤的崇高敬意。而方正、对称、中轴线等等建筑语言,则蕴含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厚重内涵。

“有故事有内涵”,使揭阳学宫的“魅力”经久不衰。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古建筑因其特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2010年,为有效整合古城丰富的历史遗存,榕城区在规划县城旅游发展脉络时,充分利用“国保”单位的广泛影响力,以学宫这一有分量的文化资源为统领,将相隔不远的学宫、城隍庙、双峰寺3处文物单位有机联结,把处于3处建筑之间的低矮民居改造、辟建为学宫广场,并在设计上运用色彩鲜艳的嵌瓷、精致的木雕等富于潮汕特色的建筑语言来诠释揭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从总体上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文古意的建筑氛围。改造后,3处文化古建筑围绕学宫广场各展英姿,互相映衬,互相烘托,形成榕城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学宫广场的辟建,不仅使得学宫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让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影响力明显扩大,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不断得以彰显。

她是崇学敬贤的传承基地

寄托文运的揭阳学宫是传承揭阳历史文脉的重要地标,积淀了丰厚的人文精神,许多“老榕城人”念念不忘,他们的祖辈在这里读书,他们的童年经常流连于“眼镜池”旁和“状元桥”边,对学宫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学宫采访时,记者正好遇到摄影爱好者云歌和芦苇正举着相机在泮桥拍照。“学宫既有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革命旧址,她的多重身份,让人们在这里可以一次性接受到人文、历史、革命教育,获益匪浅。”云歌称,自己平时也经常带女儿前来逛学宫,希望通过参观,能让她学习先贤刻苦学习的精神,而自己在童年时光里,也经常被母亲带来学宫的游玩。“或许,这就是属于揭阳人的传承吧。”云歌说。

学宫文化广场。阿龙 摄

作为揭阳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文化圣殿,揭阳学宫与附近的进贤门、禁城、城隍庙、关帝庙、丁氏光禄公祠及明清一条街等文物保护单位,共同组成了古城的整体风貌,见证着城市历史变迁。至晚清,废除科举制度,揭阳学宫不再承担教育功能,但文脉之地的 “文气” 却被保留了下来。民国时期,学宫一度变更为揭阳简易师范,为小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后,学宫又变更为工人文化宫,为博物馆,为文联驻地。而临街部分,则改建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韩文公祠连同孔庙尊经阁遗址,则改建为灯光球场,为人民广场,为新生电影院,虽然职能各不相同,却都是与“文”沾边的机构和设施。到了新时代,历史的传承、文脉的绵延从未间断。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揭阳学宫的社会功能在不断拓展和延伸,正日益成为展示传播文明、凝聚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这里定期举行的专题展览,经典诵读、读书分享会、国学课堂、诗会、开笔礼等等活动均营造了向贤敬学的浓郁氛围,成为广受欢迎的“文庙品牌”。

太和元气坊。阿龙 摄

在彭妙艳老师看来,揭阳学宫是揭阳贤德文化的渊薮,她集中了近900年儒学建筑理念、实践与遗存,集中了近900年以德为先教学思想和实践的丰硕成果,集中了近900年慕贤追贤成贤的楷模及其事迹。在今天,这里成为以贤德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理所当然!

揭阳学宫管理处主任罗培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文物最好的保护,不仅在于传播,更在于继承。接下来,揭阳学宫将紧紧抓住尊经阁复建工程全面建成开放和榕城创建活力古城这一良机,充分挖掘发挥“国保”的影响力,有效整合资源、有计划地推进各类活动,争取以更好更新的形式,让文物活化,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共同见证学宫的发展变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见贤思齐。


来源:揭阳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