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冈系列 ┃ 云冈石窟究竟是怎么开凿雕刻的?

 晋行记研学中心 2021-01-20
对于云冈石窟开凿过程、技术、图纸、施工方法等等,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
 

仅见《魏书·释老志》记有龙门石窟时说:“初见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505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0—523年)六月以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龙门的三所石窟(即今龙门宾阳洞),费时24年半,用工802366个工(而《通鉴》认为是用工182366个工)。平均每年用工33432个,平均每日用工91.6个。也就是说,每天有近100人施工雕凿。无疑这对研究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用工量等是绝好的参考资料。

 
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特别是世宗时,北魏的财力已大大削弱了。
 

远不如文成下令复法、开凿云冈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龙门石窟的开凿速度要慢得多。另据《北史》记载,开凿石窟时,晚间点上火把,要在洞窟中施工,可能是昼夜连续开凿,云冈石窟可能也运用了此类方法。

 
云冈石窟如何开凿的,目前有两种推断:
 
一种意见认为,把武周山的南坡,从山顶切下,把山崖切成一个高大的平面,然后,搭上脚手架,从上到下同时开凿雕凿;
 
另一种意见认为从山顶斩山,先凿窟顶,再往里刻头部,依此类推逐步向下,到窟底。这样的施工,既省工有省料,又方便利索。在雕刻石像时,先粗后细,再用石头对石头开始 磨光。
 
肯定预先设计要有草图,要有标准像模。
《魏书·释老志》记:“太安初(455年)有师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皆云,备历西域诸国,见佛影迹及肉髻,外国诸王相承,咸遣工匠,摹写其容,莫能及难提所造者,去十余布,视之炳然,转折转微。又沙勒胡沙门,赴京师致佛钵并画像迹。”
可见云冈石窟开凿时的佛像、画像等是当时最标准最精美的模本。只是由于工匠各自技术水平不同,导致了部分石像比例稍显不同。如第十七窟佛像身子偏长,底部距地面就要深一些。
总之,在开凿雕刻云冈石窟大体程序是: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粗后细,昼夜轮流作业而完成的。
 

编辑整理 左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