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关虽有界,伊水紧相连,嵩偃文友聚首 共绘美好愿景!

 诗人思归 2021-01-20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欢迎您
投稿微信CZJ690430
努力是一种坚持!

     

乡关虽有界,伊水紧相连,嵩偃文友聚首 共绘美好愿景


  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八日,秋风飒爽、金菊飘香的美好季节,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华夏思归客学会与嵩县双方文化界的领导、文朋诗友聚首美丽嵩县,共同追寻伊河古文明遗迹,探讨伊河历史发展渊源,这次文学交流和采风活动对于我们偃师的朋友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一定会给偃师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



    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有原偃师市畜牧局局长、偃师市作家协会顾问、洛阳洛神诗词学会副会长、洛阳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常景州,偃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牛崇姣,偃师市作协常务理事、洛阳洛神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洛风》杂志执行主编孙友群,原偃师作协副主席逯玉克,偃师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偃师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守信,偃师缑山艺术联合会秘书长陈明耀,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执行副会长姚金普,常务副会长和文高,副会长胡志玲,秘书长燕晓利,赵晓丽,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会长关书轩,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书画推广部部长、理事邓卫国,秘书长戚占保,摄影家候银祥。


    本次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洛阳诗词学会嵩县分会会长郭新旗,副会长薛小亮,李银章,常务理事(法制建设杂志记者)杨军召,嵩县老年诗歌协会会长黄鸿,嵩县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周明海,嵩县原作协主席,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龚坚,嵩县豫西靠山黄研究会会长乔社斌先生,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王栋良剪纸协会会长刘向伟等文化界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首先,我们在嵩县文化界朋友们的陪同下参观了两程故里,家风馆。随后在嵩县文化馆进行了座谈,会议由嵩县原统战部副部长,陆浑诗苑杂志社艺术总监杜长军主持,嵩县靠山黄研究会会长乔社斌老师字正腔圆为大家演唱戏曲,原作协主席龚坚老师现场倾情朗诵了余光中老师的《乡愁》把会议推向了高潮,最后,嵩县偃师双方的文友互赠了诗刊,并到伊尹祠,伊姑庙,伊姑冢,美丽的陆浑大坝游玩。夕阳的余晖洒下一片金黄,我们也在这恋恋不舍中和嵩县的文友道别,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在相会。


      两程故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Ⅲ-330), 位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镇程村,距洛阳70公里左右,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两程故里遗迹,一处是两程故里石坊,一处是两程祠。两程祠位于路边,门口有两座石狮守候。两程祠大门由正门和两个侧门组成,正门即"棂星门"。吴建设介绍,古时传说天上的文星即棂星,大门坊额上刻写此名,足以体现后人对两位旷世大儒的尊重。两个侧门旁边的墙壁上,分别书"道接子舆""学贯濂溪"字样。两程祠位于路边,门口有两座石狮守候。两程祠大门由正门和两个侧门组成,正门即"棂星门"。吴建设介绍,古时传说天上的文星即棂星,大门坊额上刻写此名,足以体现后人对两位旷世大儒的尊重。两个侧门旁边的墙壁上,分别书"道接子舆""学贯濂溪"字样。


   


   公元1082年,程颐想在洛阳龙门讲学,就给时任西京留守的文彦博去信。文彦博把自己位于“伊阙南鸣皋镇小庄一址”,连同“粮地十顷”送给了程颐,从此就有了著名的“伊皋书院”,也就是如今位于伊川县鸣皋镇的“伊川书院”。当时的鸣皋镇归嵩县管辖,此后,程颐大部分时间往来于洛阳和鸣皋两地,而鸣皋离程村只有10多公里。


家风馆


七绝:迎偃师文友嵩县采风.寄意


            苍狼/郭新旗


菊花含笑艳阳开,喜鹊登枝贵友来。


好趁清风观胜境,又贪月色醉高台。


            七律: 伊尹


           苍狼/郭新旗


兴邦安国傍龙鳞,谁晓当年奴隶身。


莘野耕耘伊水姓,朝堂辅佐栋梁臣。


名垂华夏数千载,功辅成汤第一人。


百岁堪夸南岳寿,无边恩荫济乡邻。


七律:游二程故里.感怀


          苍狼/郭新旗


旧韵新颜古学堂,双程教义续辉煌。


琉璃金瓦清风地,翠柏苍松养性场。


书气深埋仍郁烈,精魂积厚倍浓香。


万千歌赞心难表,唯祭尊前酹百觞。



偎师文化界采风团到篇县采风有感(新韵)


文/周明海


采风组队来篇县,


两程故里细观览。


伊尹祠内拜元圣,


陆浑湖畔续渊源。



  卜算子


嵩偃诗友会


    文:姚金普


同靠伏牛山,


共饮伊河水。


嵩县偃师血脉连,


历史逾千辈。


网络传真情,


菊月重相会。


唱赋吟诗拜圣贤,


协手扬国粹。


  卜算子


嵩偃同根


文/姚金普


千里东一干


渠首发嵩县


浇灌偃师万顷田


薄地出高产


绿水润商城


艺海百花绽


文化兴国正当时


携手书长卷


     金秋时节游嵩州


          文/和文高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应嵩县文学界朋友相邀,偃师市文学界朋友十余人乘三辆汽车,前往号称洛阳后花园的嵩县实地采风。


       七时许,车出洛阳上高速一路往西。


       沿伊河北岸匀速驶去,伊河两岸,群山环抱,万山重重,南望九皋,鹤鸣山峡。冬时远山戴雪,春时十里桃花,薄雾飘渺,似雾里看花。两岸漂亮的民居,白墙蓝瓦,把山川装扮的美丽壮观,锦上添花。



      驶入嵩县田湖镇,早已迎候在这里的嵩县文友,带我们走进宋代理学大儒程颢程颐二兄弟讲学的故居。


      整座授学大院,座北向南,布局合理,院院相通,形状各异。讲学课堂,青砖蓝瓦,石刻浮雕,古朴典雅,千年古柏,在无情的岁月中,已失去了迷人的嫩芽。


      这里文人云集,群贤毕至。程门立雪求学子,三千弟子拜大儒。所培养的弟子誉满天下。
    程氏兄弟做为一代大儒,在中国历史上,他们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千古所传诵。


     十时文友们相聚在嵩县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新颖的曲型文化大楼,典型景观,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接待大厅,音乐优扬,文友相互拥抱,互致问好,双方交流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方向,相互赠送了文学作品和名人字画。有才艺的文友展现了各自的才华。


     嵩县的朋友详细介绍了本县的基本情况。


     嵩县古称嵩州,境内伊水、熊耳、外方三山环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河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可为一县跨三域。


    伊水出龙门东流至偃师顾县的杨村,与洛河汇流入黄河。


     伊洛两河人民一衣带水,友谊长存。


      嵩县文化底蕴厚重,文人众多,人杰地灵,涌现出了众多作家、诗人。如军旅作家阎连科,其作品曾荣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曾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名单。


      嵩县朋友将午宴设在嵩县宾馆。


       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杯杯美酒包涵着浓浓友情,醉人的美酒代表着嵩偃两地人民的友情。


     老作协主席龚坚先生即兴朗诵《母亲》,它的作者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宴会的气氛达到高潮,声情并茂的朗诵,使人难以忘怀。


      下午的活动紧张而有序,安排参观伊尹故居。


      一路穿河过涧,翻山越岭,汽车穿梭于山间小道,道旁林木郁郁葱葱,树荫忽暗忽明,不时迷踪。


      大山下,土丘旁,松柏树下,绿草成茵。伊尹的故居藏在大山之下,属嵩县纸房镇桑涧沟龙头村。



      伊尹出生于公元前的1649年,生于伊水之上,採于有莘之野。从小勤学上进,聪明颖慧,长大深懂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后为相。


     他是烹饪之祖,又是中药汤剂之父。


     被后人称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最后一站是陆浑水库。


      它距洛阳古城六十余公里,五万余亩的湖面,是调节大气的天然湿地,是郑、汴、洛人民的大水缸。



     山清水秀,水天一色,山峰倒映,清澈见底。四周松柏苍翠,冠绿满山。万物依水而栖,水禽异鸟,鸟语花香。


      湖面游艇,浪花飞溅,阳光下一道弧形风景线。


     荡双浆于湖面,现落日之晚霞。十里灯火,渔舟晚唱。


    巍巍大坝,屹立于两山之间,远望象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高峡出平湖,苍海变良田,山水醉美,云水之间,四季若诗,宜旅宜家。


      文友们相拥于大坝上,围依于会旗下。山与水,红与绿,个个笑脸盈,人人乐开花。


     相机里留下美好的记忆,山水间留下靓丽的身影。


       静静的湖面上映出万道晚霞,徐徐秋风掠过笑脸的面颊。


      再见了,双手握的更紧,他大把的手,握的我生疼、生疼。


      车窗外,望着他那含着泪花的眼晴。


       再回首,他招手在目送。


     待春来花开时,等你来古亳采风。


     2019.10.19日
嵩县原作协主席龚坚老师朗诵余光中的《乡愁》



偃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牛崇姣女士赠送了她的剪纸作品《和则致祥》。



偃师市作协理事、洛阳洛神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洛风》杂志执行主编孙友群老师向嵩县文友赠送了《洛风》《伊洛河》诗刊。
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向洛阳诗词学会嵩县分会赠送了《思归客》诗刊和他自己著作出版的《心之语》诗集。



偃师市原作协副主席逯玉克老师赠送了自己的散文集。



偃师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偃师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守信老师赠送了自己亲笔题写的书法作品。


万紫千红 菊香馥郁心扉荡


五风十雨 艺苑繁荣捷报传



偃师市缑山文化艺术联合会秘书长陈明耀老师赠送了胡锦涛主席题字的拓片



陈明耀老师赠送十益格言



嵩县分会会长郭新旗老师,老年诗歌协会会长黄鸿老师向偃师文友赠送了《陆浑》诗刊。



嵩县偃师的文友在美丽的陆浑水库边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伊尹,名挚,商初大臣,生于伊河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即今嵩县纸房镇龙头村桑涧沟(又名沙沟)。因其母亲在伊水岸边居住,便以伊为氏。伊尹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尚书》《墨子·尚贤》《楚辞·天问》《孟子》《吕氏春秋》《史记》等都有他的传记。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相、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伊尹颂


   文/怡心阁


生在嵩伊山水间


胸蕴才华问流年。


爱国为民创伟业,


一代名相千秋传。


己亥之秋
作于河洛怡心阁
卫国原创作品
古 亳 诗 友


       嵩 州 行


        (新 韵)


文 / 怡 心 阁


金桂飘香秋色浓,


苍山秀水醉枫红。


朝迎晨雾如轻纱,


嵩偃诗友喜相逢。


同心交流谱新韵,


倾情互研话古风。


共叙河洛古今事,


举杯畅怀笑谈中。


己亥之秋
作于河洛怡心阁
卫国原创作品



【鹧鸪天】嵩县采风有感


    文/晓雨


    胜景如歌岁岁讴。繁华再顾晚来秋。咏来论语成风度,才遇深交万古流。


    舒雅趣,慰心忧。欣逢知己泛轻舟。花开只对诗情客,愿把馨香与墨俦。


鹧鸪天.嵩县采风有感


文/晓雨


       两程故里松柏苍,家风馆里孝心扬,陆浑湖畔多佳句,伊尹祠前留锦章。


       逢知己,赠书香,偃嵩文友聚华堂,挥毫写下豪情句,咏来诗韵留墨香。


五绝二首


(新韵)


赴嵩县交流学习


文/关书轩


乡关虽有界,


伊水紧相连,


彼此常交往,


情谊作美谈。


      二:


传承研古韵,探讨继先贤。


诗海寻嘉趣,老来有乐园。



赴嵩县交流学习古风


菊蕊吐金傲寒霜,
丹枫染霞扮秋光,
最是一年好去处,
嵩州文坛觅诗香。
 陆浑水库       
    一览
作者:红色康乃馨


大坝蓄水接云天,
宝库漂日火霞燃,
锦鲤结伴翻作浪,
十里长堤翠阴连。
    嵩县不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被称为是洛阳的后花园。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精深、人才辈出。程门立雪   伊尹出生的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嵩县的八大景“陆浑春晓、伊河秋声、九皋鹤鸣、七峰叠翠、三涂雾雨、西岩戴雪、曲里温泉、源头活水”更是吸人眼球的自然景观一绝。


陆浑美景




作者简介


燕晓利,笔名,晓雨,微信号,xy1028232085,河南偃师人,《思归客》诗刊副主编,河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会员,洛阳市洛神诗词协会会员,偃师市作协会员,偃师市杜甫诗社理事,喜欢一个人的静谧,三五好友的小酌。看一看古亳的山水。耕耘一份暖心的文字。守着田园,平淡生活。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请您与我一起欣赏古诗一首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