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年演讲,张小龙的哲学

 树悲风 2021-01-20

👆本号引起极度舒适,建议星标一下

张小龙认为这个阶段的微信已经从早期的“怎么做”过渡到了“做什么”的阶段。早起的微信会聚焦于思考怎么将每一项功能做得更为完美,2020年的微信应该思考什么是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

作者 | 李威 邵乐乐 黎佳瑜 肖超

每一年的微信公开课都是一个听张小龙对外阐述自己想法、理念的好机会。每一年张小龙都会在过去一年实践的基础上更新自己的思考。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对张小龙的六次微信公开课演讲进行梳理,会发现一些理念被张小龙一以贯之的强调,进而具化为微信产品的根本规则;一些想法则会不断被迭代,以适应新的产品阶段和背景环境。

这个动态思考的过程中,张小龙会跳脱出对产品细节的优化,像哲学家一样,对好产品是什么、创造如何产生价值、社交的本质、信息的载体、技术对人的异化、未来在哪里等接近本质的元问题不断发出追问。

追问的终点是拿出更好的工具,制定更好的规则。他会更信奉工具和规则的叠加所蕴含的无穷潜力和强大效率。借助微信的平台,将创造工具赋予尽可能多的人,用规则实现对创造过程的监督和创造成果的流通。

以下是《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对张小龙六年思考的整理,希望借此能更清晰地展现张小龙的思考轨迹变迁。

2016年

2016年,张小龙第一次在微信公开课PRO版进行公开演讲,主题是“微信的价值观”。他所提出的四点价值观,实际上是微信做产品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后续的思考中被不断强调。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被置为“第一要事”。有损用户价值的事情不做,因此微信本身不赋予自己特权,杜绝以合作资源交换的方式打扰用户,以保证这个巨大流量池中的用户体验,让微信里“内容干净”。

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此张小龙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挑战,不在于我们再多做多少事情,而是我们能够挡掉多少事情”。

无法拥有特权的群体,还包括平台内的用户。微信好友数不能超过5000人,微信红包金额单个不能超过200元,曾经存在过突破这些限制的白名单,但随后被取消,因为会造成攀比和不均衡,而这并不符合“微信倡导的文化”。

同时,平台对用户的不打扰之外,也会避免平台内用户对用户的体验损害。以微信公众平台举例,张小龙提出的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式是,当用户三个月没有访问一个他所关注的公众号后,微信就会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取关。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未访问时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个公众号对于用户来说就已经是“不需要”的,它的内容推送给用户时,已经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骚扰”。

“让创造发挥价值”是第二个价值观,主要针对微信公众平台而言。在张小龙的表述中,微信公众平台的目的是“让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利用这个平台去触达他的用户”,而并非只是媒体人或互联网人。文章或是内容也不是唯一的载体,微信也能提供服务,这也是日后“应用号”(即“小程序”)的立足点。

要激发有才能人的创造力,也决定了微信公众平台并不只是单纯的“流量池”、用来“导流量”,扶持原创、版权保护、内容保护也因此被强调。

“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是微信的另一个基本价值观。张小龙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好的工具,应该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的离开。”因此,微信旨在提升效率、节约时间,而非消磨时间。

添加好友时不能批量导入、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内容被限制、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的次数被限制,都是在增加准入门槛、践行“少即是多”的产品理念,以保证内容的优质性、浏览的高效性。

最后一个价值观 “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则是对前三种价值观在商业变现能力的总结与延伸。不打扰,甚至还能对用户起到一定价值,是张小龙所希望看到的“无形”。

在这场公开演讲的最后,张小龙预告了“应用号”的存在。这种承载服务、用完即走、比APP更轻量的形态,也成为此后两年张小龙的演讲重点。

2017年

微信是工具还是平台?在2017年的演讲中,张小龙将答案指向前者,并将做好工具视为一个宏大目标。

好的工具应该提高效率,用完即走。作为工具的微信,其目的也是帮助用户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当用户完成他的任务,就应该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产品里面。”

作为工具的微信不应该只提供订阅、推送(指订阅号,微信公众号)的能力。张小龙认为,新的能力应该更接近一种应用程序,而应用程序应该是无所不在、但又随时可以访问的状态。

2017年,微信团队将这一理念落地为微信小程序,后者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是一种更灵活的应用组织形态。继公众号与订阅号连接内容后,作为一种新的能力,小程序实现了服务的连接。

张小龙一直倡导去中心化的结构,因此从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到小程序都没有中心入口,也不做分类、排序与推荐。基于去中心化的理念,微信更强调社交推荐而非机器推荐。在机器推荐机制中系统会强化用户接触过的信息,不断学习用户历史;但社交推荐类似朋友圈,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分享接触不同的内容。

不同于订阅号和公众号,用户与小程序只存在访问关系,且微信只为小程序提供了有限的服务触达能力,因为张小龙希望让用户因为需要而去触达与使用小程序。

但因此用“克制”去形容微信团队并不准确。张小龙认为,一个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取舍必然存在,合理性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一个做不好的、验证失败的功能就会被舍弃。

2018年

在2018年的演讲中,张小龙提出,微信是一个具有平台属性的工具。

如何才能做到最好的工具?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不以利益最大化为选择依据。“尊重用户、尊重个人”是微信所遵循的一个价值点,张小龙认为要保持高专业度的同时,将用户当成朋友,而非听从驱使的群体。

对用户和个人的关注,与微信一直坚持的“去中心化”原则有关。张小龙认为,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每个独立的个体保持思考,其健壮度将远超于依靠一个大脑驱动的系统。

尽管微信已经成为用户数量庞大、用户使用时长靠前的头部APP,张小龙并不认为微信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以承载服务的小程序为例,微信本身不提供生态中的各种服务,也不会为小程序做一个中心化的导流入口。

在去中心化原则下,微信要做的是尽可能地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自行浮现、被用户找到。将选择权交给用户而非由平台左右,是张小龙眼中尊重用户的一个体现。

在这场演讲中,张小龙还提出了微信的另一个理念——以一种更加轻量的方式,让用户更方便地获取信息。

张小龙认为,未来万事万物都包含信息,而信息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被人触达,与人沟通。微信拥有最好的时间与机会,创造一种跨平台的信息组织形式,让信息无处不在、随时可以访问。小程序便是一种区别于APP的、新的应用组织方式。

小程序的产品设计延续了微信“用完即走”的工具理念。在本次演讲中,张小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用完即走,走了还会回来。在他看来,二者并不矛盾,只有当一个工具让用户感到愉悦与高效,用户才会反复使用这个工具。

在这一年的演讲中,张小龙题出了微信的下一步探索计划。他认为互联网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把生活搬到线上,是实现线上生活的一种全新技术手段。但张小龙的反思在于,线上生活的丰富让用户的大部分时间被手机所控制。

为此,微信计划反向探索线下,“把目光放到附近各式各样的生活设施里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探索线下的精彩生活。”

2019年

这一年的微信公开课前后,腾讯进行了930变革,推动集团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微信需要扮演腾讯To B的核武器;字节跳动跟腾讯在短视频、社交上的封杀与反封杀,也是当年舆论关注的焦点,当时的微信一反以往的克制态度,推出了好看、视频动态、小程序下拉入口等新功能。

处在这个背景下的张小龙,史无前例地花了4个小时,讲了微信的起源、社交的本质、微信的产品价值观等等,他反对单一的用户时长、流量变现、打扰用户,信奉自然增长、社交推荐和去中心化,认为微信的本质还是一个工具,要通过创新解决用户的新需求,让微信成为一个生活方式,和用户的老朋友。但他显然对微信里的视频是什么,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张小龙说,做平台要有原动力。微信的原动力有两个,一个是做最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另一个是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第一,好的工具产品是说,微信倡导的产品原则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与时俱进是说,微信以前是个工具,但成为用户频繁使用的工具后,就可以介入用户生活,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比如扫一扫、摇一摇。大家现在也真的在使用群、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

微信并不克制,而是坚持好的产品原则,比如不会做一些节日的运营或者logo变化。张小龙希望微信是用户的老朋友,“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们就能够坚守。”

相反,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因为很多的公司的目的是要做流量变现。但一旦围绕这样一个目标,大家的工作就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从公众号到小程序,都是让创造价值的人得到价值。公众号基于订阅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让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比如盲人按摩,可以通过公众号这个平台让他的顾客找到他,顾客还能推荐给其他朋友。

小程序坚持去中心化,也是为了让更有价值的人得到回报。张小龙说,经历了公众号,他们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这样的人对用户没有价值”。这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 C功能,所以微信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

「微信十年一刻」的基调也是赋能个体

价值不体现为用户时长。张小龙认为,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但这两年很多App都在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而且用户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大家应该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而不是把时间耗在里面。作为沟通工具,需要快速地帮助用户沟通。如果是资讯类平台,需要尽快给用户他要的信息,这是最高效的。

所以,微信不会用「停留时长」衡量App有没有价值,用户要找一个小程序、看一些文章、浏览朋友圈,都希望他们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完成。如果用户花更多的时间,那说明用户的社交效率变低了。

小程序、小游戏的价值也不应是流量。2018年,张小龙强调过小程序是未来,小程序非做不可。但如果只是借由小程序做流量的载体,那张小龙就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都不会长久。

他对当时的小游戏不满意,也是因为期望出现高质量的游戏,而不是抄袭和洗用户流量的游戏,把流量耗光。小游戏应该是个载体,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创意。让这些创意得到应有的回报,才能让平台获得价值,并且给用户的价值也是最大的。但他也承认,这个目标挺难的。

张小龙认为,视频能够记录真实,会是价值的载体。现在回头来看,2019年的张小龙还没有理清楚视频在微信中的元价值,基于对视频的思考产生的「视频动态」如今也不见起色。

他当时对视频的看法是,未来视频会取代照片,被成为更多的载体,因为视频所承载的信息量比照片大得多。但他强调,微信做视频动态,不是为了大力做视频。视频只是一个技术,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的事情,所以视频对于微信来说只是一个载体。

视频动态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解决朋友圈不真实和高压的弊端。比如,希望用户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反应。因为,人是环境的一个反应器,你遇到什么的环境,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出来。人拿着手机,走在任何地方,你的环境是真实的环境,你的反应会是对真实环境的一个反应。

不太成功的视频动态

从QQ邮箱时代,张小龙就信奉社交推荐的价值。他认为,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人性本惰,机器推荐只会不断强化某一方面的认知,而社交推荐有纠错作用,社交关系会帮你拉回来,它是一个恢复的平衡系统。公众号早期,70-80%的流量来自朋友圈的转发,他就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比例分配。

所以,张小龙对当时的「看一看」的想法是,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他们发现,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他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张小龙坚持,如果一个新产品没有获得自己的自然增长曲线,就不要推广。微信上线的前五个月他们就没有自己推广,直到微信2.0开始自然往上长了,他们知道可以去推广它了。虽然这样耗时长,但是它在起飞的时候是很健康的。

微信在当年的用户数量正式突破10亿。但他强调,微信的目标从来不是扩大用户数,如果是为了扩大用户数,前几年砸一些推广就可以快速覆盖到10亿人口。微信要考虑的是对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是更重要的问题。

张小龙认为,把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体现在微信里,并且成为微信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更加难得的事情。张小龙承认自己很独裁,也有很多产品是很民主的,但这个产品通常没有灵魂的,支离破碎,因为一个产品要有很强的认知,才能带来内在的一致性。

2020年

张小龙并没有出现在2020年微信公开课的现场,而是以视频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对信息传播、信息推荐、社会关系、创作载体等方面的新思考。

张小龙认为这个阶段的微信已经从早期的“怎么做”过渡到了“做什么的”阶段。早起的微信会聚焦于思考怎么将每一项功能做得更为完美,2020年的微信应该思考什么是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

这一年张小龙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的广泛连接的影响。他将微信定义为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工具或平台。技术改变了自然的选择,人们借助这种平台接触到的信息已经超越了现实眼中看到的信息。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已经取决于获取信息的宽广度。

张小龙说,连接的广泛让社会关系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微信好友、群和朋友圈的互动里面,人们对好友的维系能力突然增大了很多,很多人的微信好友数量接近5000。微信要扩大5000个好友的限定,就需要反复思考其所带来的影响。

信息的广泛连接也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一个实践可以借助被扩大的社会关系迅速实现几何数的传播。同时,很多人并不愿意去主动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被动获取。

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信息传递的平台却通过推送决定了用户看什么样的信息,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张小龙认为,耸人听闻的内容可能会相应地获得更大的传播机会是人性使然。技术手段可能难以作为判定内容质量的标准,但是平台应该有更多办法实现这一点。

这就涉及到了在订阅之外,建立新的内容推荐规则。张小龙表示社交推荐在看一看里的实验效果还不错,通过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可以扩大人进行信息选择的范围。

虽然信息被广泛连接,但是长尾小号并没有稳定的生存空间。张小龙这一年也在继续思考如何满足长尾需求和保证信息多样性。而保证信息多样性是更好满足长尾需求的前提。

小程序是一种尝试。借助小程序打通不同App之间的墙,然后让搜索进入到小程序内部,通过繁荣小程序支撑起搜索内容的丰富度。同样的,张小龙认为,公众号的演变限制了创作者范围,要实现人人皆可创作,就需要提供门槛更低的合适载体。

2021年

2020年微信最大的发展就是张小龙所说的人人皆可创作的合适载体以视频号的形态出现,并在一年时间里迅速叠代。今年的微信公开课延续和细化了张小龙在去年的思考。围绕视频号,张小龙讲了更多清晰的观点和想法。

张小龙指出,视频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账号,视频还是其次。视频号账号体系的建立,让一个人在微信中具备了双重ID,一个是用于通讯和社交领域的、私密的微信ID,一个是用于公开信息领域,用来创作和表达的视频号ID。

同时,这两个ID又可以在个人主页上进行关联,互相印证,更为全面的对一个人进行展示。进行这种关联的用户数量要超过张小龙的预期,并且还在持续增长。这也帮张小龙验证了一点,即人们接受用视频号的方式表达自己。

对于张小龙一直强调的人人都是创作者的理念而言,视频号ID的出现在微信内完成了个人公开表达的闭环。张小龙认为,ID是基石,可以承载视频内容,可以承载直播,可以承载小程序等,将通信群里的私域直播变成公域直播。

与之相对应,张小龙认为视频号应该是一种结构化的视频内容的载体。未来的视频不应该只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现,而应该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被标注了创作者、观众数、评论等标记,储存在云端,更容易被分享出去。

一个账号体系与一种结构化的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视频内容的创作工具。所有用户能以一种相对一致的体验来观看视频内容和互动。在这个基础上,视频的长短就只是一个不同观看场景的问题,而是合适的内容是否能找到合适的用户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