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与舞蹈精粹]第212期:巴赫《E大调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

 浪漫大提琴手 2021-01-2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 J.B. Bach, 1685年– 1750年)是德国作曲家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是16世纪以来集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音乐之大成的最伟大的作曲家,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深刻隽永。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J.S. 巴赫被公认为是世界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最伟大的作曲家。首先,巴赫把音乐从以声乐为主体,发展为以器乐为主体,并使器乐演奏技巧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巴赫充分发挥古钢琴的演奏技巧,发明了五指并用的弹键盘指法。在巴赫以前,弹风琴和古钢琴的键盘不用拇指,仅用四指运指法。巴赫发明了拇指运指法,奠定了今日的钢琴指法。巴赫发展了器乐,使器乐发展成为全新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使音乐摆脱别的艺术束缚,而解放为自由独立的艺术,巴赫因而在西方被誉为“音乐之父”。其次,巴赫在作曲上最初应用十二平均律音阶。“十二平均律音阶”就是把一音阶的音程作十二等份,定其一分为半音,二分为全音。平均率的使用,使转调(固定某调子的作曲,在途中转变为别的调子)非常自由,复调音乐的赋格,因而非常发达。平均率的运用,还导致音乐家可以非常自由地利用半音阶的和声,使和声的效果更为新奇和丰富。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直到1829年,由于门德尔松、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对他的关注和介绍,才让整个世界了解这位伟大音乐家所创作的音乐是如此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

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评论十分精辟:“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卡拉扬曾经说过:“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如果您是位音乐爱好者的话,不听巴赫的音乐就好像错过了整个巴洛克。

=============

《E大调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042(Violin Concerto No.2 In E Major BWV 1042 )是巴赫现存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这首作品大约创作于1717-1723年间。作曲家当时为乐队设定的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各一把以及古钢琴(因为当时演奏的场所大多是私人客厅)。整部作品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快板,这一乐章是平衡的ABA三段曲式,对比性的中间部分发展了叠句片段,第三段则是第一段的反复。

第二乐章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纤细高雅而又富有表情的旋律。

第三乐章非常快的快板,采用的是法国芭蕾回旋曲与意大利复奏形式的复合形态。

小编挑选了由著名俄罗斯小提琴家伊利亚·卡勒(Ilya Kaler,1963年6月2日出生,是唯一获得过国际柴可夫斯基国际三项比赛金奖的人,也还获得过西贝柳斯和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金奖。现为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与科隆室内乐团合作演出的录像供大家欣赏,视频中最后加演的曲目为:巴赫小提琴奏鸣曲第3号中的加沃特舞曲。

视频《E大调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