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火!宝应一居民用了这个导致...

 zgbyzgs 2021-01-20

冬季,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取暖神器”热销。近日,宝应泾河一居民因使用取暖神器不当,酿成一场火灾。“取暖神器”该如何选择?使用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商铺二楼突发大火
救援人员及时扑灭

“着火了!”1月17日12时05分,宝应公安局泾河派出所接到110的指令,称泾河镇泾安西路一家店铺失火了,火势较大,急需救援。接到报警后,民警们立即出警,直奔现场。

图片

图片

发生火灾的是这家店铺的二楼,民警赶到现场时,二楼窗户处已是浓烟滚滚,楼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更让民警焦急的是,起火的商铺位于一排连体商铺的中段,二三楼是连体住房,一旦大火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民警与救援队员立即分头行动,一边紧急确认室内有无人员,一边请求消防大队增援。在确认人员已撤出后,民警火速疏散村民,做好外围警戒。于此同时,消防队员赶到,众人利用水枪对火焰进行了喷射,经过近1个小时的扑救,最终彻底扑灭明火,众人松了一口气。这场火灾来势汹汹,起火电弧的二楼两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房间里外门窗烧坏,室里家居家电全部烧毁。

万幸的是,由于扑救及时,火势没有央及周边店,未造成人员伤亡。

罪魁祸首竟是“取暖神器”
使用后忘记关闭引发火灾

这场火灾因何而起?民警和消防队员清理了火灾现场后,找出了罪魁祸首:竟是近年来热销的一款“取暖神器”。这款“取暖神器”叫实木取暖器,又名“电火桶”,是一种木制的脚踏式插电取暖器,主要是以远红外辐射和热扩散的方式送暖。将电源打开后,使用者可将脚放在取暖器上烤火。

图片

店铺老板娘告诉民警,当天中午,孩子在家学习时,因久坐觉得有些冷,便打开了了实木取暖器。因为取暖器温度较高,孩子还用毛毯垫在了脚下隔热。学习结束后,孩子便离开二楼去三楼看电视,临走时忘记将取暖器关闭。由于长时间通电,取暖器上面盖着的毛毯过热起火,最终酿成火灾。

这些“取暖神器”您家有吗?
使用时要多留神!

冬季,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取暖神器”热销。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取暖神器”?

案例一:去年1月,扬州市区运河北路原钢铁厂宿舍二楼,一住户外家中突发火灾。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扑灭大火,所幸家中无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后,经调查,起火原因疑为出门时未关闭电热毯电源。

警方提醒,因电热毯失火而引起的火灾都时有发生。使用电热毯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买粗制滥造、无安全措施、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其次,电热毯第一次使用或长期搁置后再使用,应在有人监视的情况下先通电1小时左右,检查是否安全;第三,避免电热毯直接与人体接触,不能在电热毯上只铺一层床单,以防人体的揉搓使电热线打褶,导致局部过热或电热线损坏,发生触电或火灾事故;最后,电热毯使用之后立即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或者火灾事故。

案例二:去年11月,扬州的李女士在睡觉时因气温低被冻醒,便将电热水袋再次充电并放在腹部睡觉。凌晨2时多,电热水袋突然发生爆炸,李女士下肢被严重烫伤,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警方提醒,首先,不要贪小便宜购买三无产品,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电热水袋相关产品必须有国家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外部材料使用的是防火面料,同时,购买时也要注意检查电热水袋的密封线、电源线、电源线接口等细节部位是否完好无损,杜绝其他的安全隐患;其次,请勿长时间将电热水袋处于充电状态,充电完成后请及时拔掉充电线,以免发生危险;第三,使用热水袋时需要注意不要挤压,以防爆裂。

案例三:2018年12月,苏北医院接诊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王老太。王老太住邗江区,下乡探亲时,因气温较低,便将暖宝宝贴在了贴身衣物上,当时也没觉得烫,可次日却发现肚子上皮肤红肿,还起了很大的水泡,最后皮肤出现溃破。家人赶紧将她带到医院检查,最终被诊断为低温烫伤。

对此,苏北医院烧伤整形科室医生介绍,每到冬季都会出现低温烫伤的病例,患者多为晚上睡觉不易苏醒的人群或感觉较为迟钝的人群,例如老人、婴幼儿、瘫痪患者及慢性疾病患者。使用暖宝宝时,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最好隔着秋衣秋裤,贴的时间不要太久,或者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位置贴。使用热水袋时,可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无论使用何种“取暖神器”,同一部位使用时间都不宜过长,晚上睡觉时尽量不要用,因为人在熟睡时,感知较低,一夜下来很可能就被烫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