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08年大连市海洋质量公报
2021-01-21 | 阅:  转:  |  分享 
  


2008年

大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九年四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及市政府赋予的职责,2008年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大连市海洋环境调查、监视和监测预报工作,实施了海水质量、贻贝和沉积物质量、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等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加强了陆源入海排污口、近岸增养殖区、充分认识落实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9年4月大连



目录

1概述 1

2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3

2.1海水环境质量 3

2.2近岸贻贝与沉积物质量 6

3入海排污口状况 6

3.1入海排污口分布 7

3.2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 7

3.3污水及污染物排海量 9

3.4重点排污口污染物排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0

4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 11

5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11

5.1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11

5.2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12

5.3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13

5.4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 14

6海洋赤潮 14

7海洋垃圾 15

8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16



1概述

2008年,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及市政府赋予的职责,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部署,加大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力度,组织开展了全市管辖海域海洋环境调查、监视和监测预报工作,实施了海水质量、沉积物和贻贝质量、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等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加强了陆源入海排污口、近岸增养殖区、2008年,承担大连市海洋环境监测任务的单位有3个,共设立各类监测站位271个,取得监测数据43664个。

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我市近岸海域污染形势略有好转。全市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57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海域面积的5.4%;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大连湾、长兴岛、复州湾、大盐场、青堆子湾、大窑湾和小窑湾近岸区域的局部海域;大连湾严重污染面积较2007年有明显减少,长兴岛和复州湾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污染有加重的趋势。近岸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部分区域受到石油类污染;部分监测站位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60%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增加;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黄海海域发生2次赤潮。



2008年大连市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

近岸海域:指我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尚未公布领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指负10米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

近海海域:指近岸海域外部界限平行向外20海里的海域。

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严重污染海域: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

注:本公报中所称近岸海域只为满足区域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需要而定义,不为法定概念。

2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1海水环境质量

2008年,大连市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57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海域面积的5.4%,比2007年减少了850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为460平方公里,约占1.6%,比2007年减少了79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约占3.7%,比2007年增加了42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20平方公里,约占0.07%,比2007年减少了9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0平方公里,约占0.07%,比2007年减少了390平方公里。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大连湾、长兴岛、复州湾、大盐场、青堆子湾、大窑湾和小窑湾近岸局部海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大连湾严重污染面积较2007年有明显减少,长兴岛和复州湾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2006~2008年大连市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比较(km2)

海区 年度 较清洁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严重污染 合计 渤

海 2006 353 191 216 95 855 2007 530 450 40 90 1110 2008 260 470 10 0 740 黄

海 2006 649 413 113 184 1359 2007 720 200 70 320 1310 2008 200 600 10 20 830 合

计 2006 1002 604 329 279 2214 2007 1250 650 110 410 2420 2008 460 1070 20 20 1570 各海区海水环境质量

渤海2008年大连市渤海近岸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740平方公里,其中,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分别为10、470和260平方公里。污染海域集中在长兴岛和复州湾近岸局部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黄海2008年大连市黄海近岸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830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分别为20、10、600和20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大连湾近岸局部区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2008年青堆子湾污染海域分布2008年大盐场近岸污染海域分布











2008年大连湾污染海域分布2008年长兴岛、复州湾污染海域分布





2008年大连市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平均含量(mg/L)



2008年大连市近岸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平均含量(mg/L)



2008年大连市近岸海域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mg/L)

2.2近岸贻贝与沉积物质量

2008年,对大连湾、金州湾、普兰店、大长山、复州湾、营城子、董家沟、皮口和庄河附近局部海域沉积物和菲律宾蛤仔、毛蚶等常见贝类进行了监测。近岸贻贝监测结果表明,个别监测站位贝类体内的石油烃含量超过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镉含量超过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沉积物监测结果表明,大连市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沉积物中汞、砷、镉、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等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大连湾海域石油类超过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铅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3入海排污口状况

2008年,继续加大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力度,对全市2个重点入海排污口和43个一般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实施了监测。

3.1入海排污口分布

2008年,全市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45个,渤海沿岸和黄海沿岸分别为8个和37个,各占17.8%和82.2%。上述排污口中,市政排污口18个,占40.0%;工业排污口17个,占37.8%;排污河10个,占22.2%。设置在港口(航道)区的排污口24个,占53.3%,养殖区11个,占24.5%,风景旅游区5个,占11.1%,排污区5个,占11.1%。

3.2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实施监测的45个入海排污口中,有27个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约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60%。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悬浮物、磷酸盐、COD和氨氮。







2008年排污口超标排放评价结果

排污口名称 所在

海区 海洋功能区类型 排污口主要超标污染物 排污口级别及颜色标识 凌水河入海口(重点) 黄海 养殖区 悬浮物、磷酸盐、COD、BOD、粪大肠菌群 B级橙色 大化集团公司排污口(重点) 黄海 航道区 粪大肠菌群 D级蓝色 寺儿沟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悬浮物、磷酸盐、COD B级橙色 中山区1号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悬浮物 D级蓝色 中山区2号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磷酸盐、COD、悬浮物、氨氮 B级橙色 黑石礁排污口 黄海 风景旅游区 磷酸盐、COD、悬浮物 B级橙色 星海公园西门排污口 黄海 风景旅游区 磷酸盐、COD、氨氮、悬浮物 A级红色 星海公园游艇港排污口 黄海 风景旅游区 磷酸盐、COD、氨氮、悬浮物 B级橙色 青泥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磷酸盐、悬浮物 D级蓝色 黑咀子港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COD、磷酸盐、悬浮物 C级黄色 春柳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悬浮物、氨氮 C级黄色 营城子工业园区排污口 渤海 养殖区 磷酸盐、悬浮物、COD B级橙色 庙上村排污口 黄海 养殖区 COD、悬浮物、磷酸盐 B级橙色 龙山村排污口 黄海 风景旅游区 COD、氨氮、磷酸盐、悬浮物 B级橙色 什字街村排污口 黄海 养殖区 悬浮物、磷酸盐 C级黄色 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一厂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悬浮物 D级蓝色 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二厂排污口 黄海 港口区 悬浮物、COD、磷酸盐 B级橙色 红旗河入海口 渤海 养殖区 悬浮物、磷酸盐、氨氮 B级橙色 龙口河入海口 渤海 养殖区 悬浮物、COD、磷酸盐 B级橙色 登沙河入海口 黄海 排污区 COD、磷酸盐、氨氮、悬浮物 B级橙色 鞍子河入海口 渤海 排污区 悬浮物、COD、磷酸盐 B级橙色 交流岛电镀厂排污口 渤海 养殖区 COD D级蓝色 庄河1号排污口 黄海 养殖区 COD、氨氮、磷酸盐、悬浮物 B级橙色 庄河跑马河入海口 黄海 养殖区 悬浮物、磷酸盐、氨氮 B级橙色 庄河入海口 黄海 排污区 磷酸盐、悬浮物 C级黄色 小寺河入海口 黄海 养殖区 磷酸盐、氨氮、悬浮物 B级橙色 旅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渤海 排污区 悬浮物、氨氮、COD、磷酸盐 C级黄色

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小

有一定的海域环境危害或潜在危害

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

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最大

设置在养殖区、风景旅游区、港口(航道)区和排污区的排污口中,超标排放率分别为100%、80.0%、37.5%和80.0%。

:18个市政排污口中,有16个排污口所排放的污水超标,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悬浮物、磷酸盐、COD和氨氮,超标率分别达到93.8%、81.3%、50.0%和37.5%。17个工业排污口中,有3个排污口所排放的污水超标,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超标率达到66.7%;10条排污河中,有8条排污河所排放的污水超标,主要污染物是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超标率分别达到100%、100%和62.5%。

3.32008年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污水排海总量(含部分入海排污河径流,下同)约30.9亿吨。其中,排入黄海29.2亿吨,占总量的94.4%,排入渤海1.7亿吨,占5.6%。上述排污口中排入港口(航道)区27.2亿吨,占总量的87.9%,排入养殖区1.8亿吨,占5.8%,排入排污区1.2亿吨,占3.9%,排入风景旅游区0.7亿吨,占2.4%。

2008年,入海排污口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200645.7吨,其中,悬浮物127003.5吨,占63.3%;COD63695.0吨,占31.7%;氨氮7773.1吨,占3.9%;BOD1227.1吨,占0.6%;磷酸盐921.7吨,占0.4%;油类17.0吨,其它8.3吨。

上述污染物有101097.4吨排入港口(航道)区,占50.4%;54673.7吨排入排污区,占27.2%;23481.8吨排入养殖区,占11.7%;21392.8吨排入风景旅游区,占10.7%。

3.4重点排污口污染物排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008年对凌水河入海口和大化集团公司排污口两个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实施了监测,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大化集团公司排污口所处海域属于航道区,要求海水水质类别为第三类,实际水质类别劣于第四类,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凌水河入海口所处海域为养殖区,要求海水水质应不劣于二类,实际水质类别第三类,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沉积物中萘、芘、铝、钛等特征污染物有检出。

4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

2008年,大连市实施污染物入海总量监测的主要河流为碧流河,入海径流量为59600万吨,由其携带入海的COD、营养盐(氨氮、磷酸盐)、油类、砷和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的总量为25497.2吨,其中COD25288.3吨,占总量的99.2%;氨氮155.0吨,占总量的0.6%;石油类44.1吨;砷3.8吨;磷酸盐3.7吨;其它2.3吨。

55.1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2002008年全市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

增养殖区名称 WQI 环境质量等级 大连庄河滩涂贝类养殖区 81.1 良好 大连大李家浮筏养殖区 83.4 良好 大连交流岛滩涂及池塘养殖区 75.2 较好 .2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2008年,对老偏岛—玉皇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进保护区海水符合类海水水质要求海水.3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2008年至水质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在监测的海水浴场中,水质,降雨所引起的微生物含量升高是浴场水质主要原因。适宜度游泳适宜度是根据海水浴场的水质、水文和气象等要素对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统计结果表明,造成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原因为天气不佳水温偏低等。.4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

2008年6月至10月,开展了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预报工作,通过旅游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发布了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环境状况指数和专项休闲(观光)活动指数。

监测结果表明,度假区水质优良,年平均水质指数为1,年平均休闲(观光)活动指数为2.3,表明度假区综合环境质量良好,适宜开展各类休闲(观光)活动,尤以开展沙滩娱乐活动为佳。影响各类休闲(观光)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水温和气温较低,以及降雨导致的天气不佳。

6海洋赤潮

2008年,分别在庄河青堆子赤潮监控区和金州赤潮监控区进行了多站位水文气象、沉积物、粒度、生物质量、水质、贝毒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庄河青堆子赤潮监控区在2008年上半年、金州赤潮监控区在2008年下半年pH值、COD、DO和无机氮等均正常,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监控区海水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未出现明显养殖病害。

2008年,大连黄海海域发生2次赤潮,第一次发生在2月份,位于大连湾,面积108平方公里,在2月份发生赤潮还是历史上第一次,引发赤潮的优势生物种类为无毒性的诺氏海链藻和中肋骨条藻;第二次发生在8月份,位于星海湾附近海域,面积5平方公里,引发赤潮的优势生物种类为海洋卡盾藻。











7海洋垃圾

2008年9月,在大连市金石滩近岸海域组织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种类和数量。

监测结果表明,海洋垃圾以海滩垃圾为主为平均个数为8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

2008年,在大连市金州区开展了海水入侵、盐渍化监测工作。

3月海水入侵监测结果表明:金州区局部近岸海水入侵距离达7.4km,距岸1.2km最严重,氯度达到1147.2mg/L,其后依次是距岸0.3km处,氯度达到479.8mg/L,距岸0.6km处,氯度达到372.4mg/L,距岸0.5km处,氯度达到127.5mg/L,距岸7.4km处,氯度达到97.47mg/L。3月盐渍化监测结果表明:全盐量最高为距岸3.28km处,达到0.34g/kg,盐土类型程度为硫酸盐-氯化物型中盐渍化土;其次为距岸0.3km处,达到0.072g/kg,盐土类型程度为硫酸盐型非盐渍化土;最后为距岸1.1km处,达到0.028g/kg,盐土类型程度为氯化物-硫酸盐型非盐渍化土。

10月海水入侵监测结果表明:距岸0.5km最严重,氯度达到911.8mg/L,其后依次是距岸0.3km处,氯度达到339mg/L,距岸1.2km处,氯度达到279.7mg/L。10月盐渍化监测结果表明:全盐量最高为距岸3.28km处,达到0.925g/kg,盐土类型程度为硫酸盐型盐土;其次为距岸0.3km处,达到0.8g/kg,盐土类型程度为硫酸盐型盐土。

综合3月、10月两个监测结果看,海水入侵最严重为距岸1.2km处,其后依次为距岸0.5km处、0.3km处;盐渍化最严重为距岸3.28km处,其次是距岸0.3km处。

金州区土壤全盐量





















2007年大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9









2008年大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8年大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清洁







清洁、较清洁



轻度污染



轻度污染



清洁







为了落实国家海洋局的工作部署,检验我市应对海洋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11月25日至28日,我市组织开展了由8个市直部门和12个区市县参加的赤潮灾害应急演习。通过应急演习,各相关地区和部门熟悉了应急工作流程,锻炼了队伍,促进了海洋灾害网络信息建设,提高了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反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的来源有多种,包括陆地来源和海上来源。人类在海岸或海上活动时,如娱乐活动、捕鱼、航运等,将产生相当数量的海洋垃圾。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滩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正确认识海洋垃圾的来源,从源头上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海洋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较清洁









较清洁、轻度污染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