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坚守的红烛更有意义

 CC讲坛 2021-01-21

李娟: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红烛基金创始人 秘书长

十年的努力,红烛帮助1000多位贫困乡村的代课老师改变命运。公益项目惠及15个省,91个贫困区县、1200多所村小、5000多名教师、1400多所村小、近10万学生。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还坚守在贫困乡村的教师们,让红烛精神永续。

20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命发生改变,我也是因为那一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年末的一天和朋友聚会,期间他谈到生养他的村庄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村小教师,他说他们的身份从过去的民办教师变成了现在的代课教师,工资从过去的十几块钱变成了现在的100多块钱,这些乡村代课教师生活艰难,而且他们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他特别的痛心,他说“30多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乡村教育却还是一样。”他跟我说“李娟,你是我们当中最具备条件做这个事的人,你能不能挑头来帮助这些代课教师做点事。”

朋友说的现状是个案还是普遍,我还是有些疑惑,于是我在网上查询到了大量反映乡村教师现状的信息。这些信息让我很震动,更让我震动的是我看到一本叫《国之痛》的书,看完之后我夜不能寐。我决定要去那些地区去看一看,我要了解最真实的乡村教育现状,我要了解最真实的乡村代课教师的现状。于是2009年的正月十六号,我选择了这样一个寓意吉祥团圆的日子出发,去了四川,湖南,广西和贵州的边远山区调研。

我调研的第一站是四川的白云村小学,因为留守儿童无人接送,所以白云村小学是唯一没有被“拆点并校”保存下来的。说是小学,其实不过就10个孩子3个年级,他们都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只有一位老师。

当时的白云村小学是300块钱租借的老乡民房。这个房子我们看到它外面的一层薄薄的土已经脱落,冬日的寒风几乎没有过多的遮挡,就这样刺骨的吹进了教室。我看到孩子们那冻得通红的脸和那满手的冻疮,那一刻我被深深的触动了。触动我的不仅仅是这样的条件和孩子们的可怜,当我和唯一的老师伍理才沟通以后我崩溃了。

因为做代课教师工资微薄,伍老师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得病,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留下了后遗症,8岁的时候,孩子旧病复发突发离世。儿子过世后的第2天,当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教室,看到和自己的儿子一般大活泼乱跳的学生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趴在了课桌上放声痛哭,孩子也抱着她哭成一团。伍老师跟我说,这是他39年来上的最艰难的一堂课。

随着调研的深入,当我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我发现伍老师不过是千千万万个乡村代课教师的缩影。

乡村代课教师,他们是中国特定历史时间段的一个教师群体,他们是没有身份的在编教师,但是他们却在农村公办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弥补了这个缺陷。虽然他们的教学水平可能离一个合格的教师还有一段的距离。

因为没有在编身份,他们无法享受和公办教师一样的同工同酬,大多生活困难,举步维艰。生活的匮乏、身心的疲累,与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仅仅靠着良知和责任在艰难前行。在孩子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到那一张张纯真质朴的眼神,看到他们是对未来无限的渴望和憧憬。但是在这些代课老师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对家人的愧疚,和对未来不知所措的迷茫。我看到一切,但是我却无法言尽一切。

刚开始我也无法苟同或者理解这种被称为情怀和奉献的东西。我记得当时我问过伍里才老师,我说你为什么不放弃,他告诉我“面对家庭的困难,我曾经是想放弃出去打工。可是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无法拒绝。如果我不教,他们怎么办?”是的,如果他们不教,这些孩子们怎么办?就是因为这样的理由,当我面对无数个这样真实鲜活的生命,他们告诉我的都是这样的答案。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年几十万乡村代课教师在用他们卑微的生命支撑了中国的乡村教育。

老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些乡村教师,他们是千千万万乡村儿童的领路人,他们不就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吗?提高他们的生活现状,改变他们的教学环境,对乡村教育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乡村教育只有他们才留得住,扎的深。过去离不开他们,未来更需要他们。

要让代课老师有尊严的活!我决定帮他们做点什么。哪怕帮不到他们,但只要多一个发声,就多一份力量,只要有人听得见,它们就有希望!

于是2009年,一个以“帮助教师就是帮助孩子”的公益机构成立了,名字就叫红烛。我们发起红烛基金,就是希望集合社会各界之力,去帮扶那些扎根山村的乡村教师,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去提高他们的教学素养,唤醒他们生命的自信和尊严。

成立的初期,我们的公益方向重于扶贫帮困。当时我们发起一个千元温暖计划,就是希望在春节的时候给到这些乡村教师每个人1000块钱的春节慰问金。

在这个项目执行过程当中,我们去到的老师家基本都是家徒四壁。

莫济伟老师告诉我“他已经三年没有在家过年了,因为每年的寒暑假他都会出去打工补贴家用。他说收到我们这1000块钱,让他感到了温暖,他终于可以和自己80岁的老母亲一起过年。”还有黄常增老师,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他本来已经打算放弃教书出去打工,收到我们千元温暖金以后,让他感受到了坚守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他放弃了打工,又坚守在了三尺讲台上。

我们执行项目的过程当中,很多老师感动到哭。

印象特别深刻是有一次在田林县的发放现场,一位中心校的校长突然走到我们中间,他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含着眼泪说:“我是中心校的校长,今天我是带我们中心校的代课老师来的,这些代课老师他们太不容易了,这些年终于有人来关心他们。”

其实1000块钱真的不多,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来讲,但是对于这些代课老师,他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收到的巨款,他们突然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价值,感受到了尊严。当时班爱花老师他告诉我们:“她说我们真的不在乎钱多钱少,只要有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认可,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们2015年在凤凰县执行项目的时候,隆久金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千元温暖行动,引起了社会关注,然后今年他们这样的代课教师的工资都普遍涨了一倍,而且教育局还给他们这样的一师一校的乡村学校都新建了校舍。”而且我们从2012年开始,给这些老师提供培训。

2015年我接到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教体局李科长打来的电话。他跟我们说“因为红烛持续三年在当地的培训,当地的乡村教育质量已经连年提升,孩子们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区县。不仅如此,因为我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已经促进了当地政策的调整, 800多名乡村代课教师全部转正。

不仅如此,在巴中,还有在广西、还有甘肃的一些市县,凡是获得我们培训证书的老师,都会有5~25分在评级评职中不同的奖励。当时公益时报为此还做了一个特别的专题报道。

我们除了在当地为老师们提供培训,我们还请老师们来北京,我们圆他们的北京梦。通过在北京的学习,让他们打开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让他们有自信。

当时我们这个项目还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关注,他们也做了报道。

宋利老师,她的教学成绩特别优异,每一次她基本上都是在县和乡里面都会获得一些教学的奖励,成绩非常好。但是每一次的公办考试她都是因为最后的面试不合格没有通过。2014年她参加完我们培训之后,有了自信心,克服了心理障碍,第二年就顺利地转为了公办教师。

这些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随着精准扶贫的力度,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乡村教师或通过培训,或通过政策调整,他们已经很大一批人逐渐的转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公办教师。他们身份虽然改变,但是我们更清楚他们是缺少教育资源的一批人,所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势在必行。

因此从2017年开始,我们调整了我们的公益方向,主要针对这些教师做培训。我们的培训慢慢凝结成了红烛精神,就是“爱国,平等,尊重和承担”。因为在我看来,所有的坚守和奉献无不是基于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家国情怀,怎么会有心甘情愿的承担和坚守?怎么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年暑假,我们在四川省举行过一次11个市县的220名的乡村教师培训。那几天因为电力故障有两次突然停电,我们的讲师在没有PPT,没有话筒的情况下,为这些学员教师们展现了一个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这样偌大的教室里虽然闷热难耐,但是没有一个老师退场。

我记得当时有一节课是刘学平老师的《语文任你玩》。刘学平老师他是从我们第一届红烛培训到现在12期一期都没落下的金牌讲师。当时他就通过让老师在讲台上做游戏这样的方式,来指导老师们怎么去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来写好一篇作文,怎么通过打开思维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灵活生动。他的课让老师们醍醐灌顶,老师们惊叹原来语文课可以这么上!

为了将培训再落实,我们还在每个周六做线上培训课,来巩固老师们所学的知识。所以我们的课堂被老师们称之为是永不结业的班集体,我们一些学院老师还将我们的培训总结和我们的红烛精神总结,再回到学校去给其他的老师做二次培训。老师们说红烛的培训是刻进骨子里,融进血肉里的培训。

因为有了过去6年的培训经验,和近10年的公益历程,我们知道乡村教育缺什么,乡村教师需要什么,所以我们的培训可以说是为乡村教师量身打造的。我们除了满足于他们的基础课程以外,我们还涵盖了素质教育、班级管理、师德师风、心理教育,还有包括国学、国防教育等等。然后在培训的方法上面,我们除了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以外,我们更注重的是实操性,也就是说让这些老师学了就能用。另外我们在讲师的选择上面也是精挑细选。我们的讲师都来自于一线,他们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非常优秀的一流的讲师,而且他们对帮扶乡村教师有着特别朴素的初心。更重要的是多年的教学经历,他们总结了自己一套特别灵活多样,而且独特的教育方式。

荣获19年全国模范教师的黄玉英老师,她在总结会上说:“红烛的培训是她从教30年来参加过最有效,最打动人心,最实用的培训。”我们在河北青龙培训的时候。在总结会上教体局的李局长他是这样说的“红烛的培训是实实在在的培训,是深入人心的培训,是接地气的培训。”所以他还号召老师们学习红烛精神,发扬红烛精神”。我们的培训还唤醒了老师们对职业的认知和使命感的认知。樊梦萍老师就说,她们那个地方年轻的老师都已经走了,她也在想说我是不是还要坚持下去。但是参加完我们培训之后她有了方向。她说“乡村教育离不开我们这些乡村教师”。

经过10年的公益历程,我们的项目覆盖了15个省,91个贫困区县,1400所村小,5000名乡村老师受益,近10万的学生受惠。

这十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无数的人和无数的生命都得到了改变,无数的家庭也有了保障,我们很多老师他们也变得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敢于承担,越来越有自信。他们会积极的参加全国各种比赛并获奖,有的还会选选还被选为村干部,有的反哺做志愿者。

像一开始我提到的伍里才老师,他就发愿做红烛人。他现在已经转为公办教师了。这些年他通过我们搭建的企业家平台,已经为115个贫困学生找到了一对一的救助,累计资金达到150万。

还有蒙晓梅老师,她现在是全国十九大党代表。她说“我缺的,红烛有,只要红烛需要我,我随时待命。”作为红烛的铁杆志愿者,这些年她一直扎根村小,以她的事迹和故事去帮助和引领更多的人。

红烛十年,从一开始关心乡村代课教师,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尊严;到第二个阶段,帮他们发声,引起社会的关注,解决他们与机会的不平等,促进一些乡村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讲师和培训资源,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素养,来解决他们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每一步,每一程,都有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行,十年红烛,是无数红烛人共同的照亮。红烛的坚守,就是为了让这些乡村教师这一支支红烛们坚守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温暖,更加有尊严。为了让这束光照得更亮,希望你一起来,我们一起为教育,为孩子,为希望!

【以往相关视频,请点击图片观看】

【CC演讲】陈耀:这位小学自然老师点燃了上万小学生的科学梦想,受到温总理点赞!

【CC演讲】张超:她用三年时间改善乡村艺术教育环境,让艺术在山里娃娃的生命里开花!

【CC演讲】王墨:你究竟喜欢什么呢?你以后到底想做什么呢?发现你心中最美的泡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