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寇敢死队、骑兵和坦克师团轮番出动,苏军被迫创作一种新战术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01-21

编辑搜图

▲诺门坎战役形势图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再次玩起不宣而战的把戏,向位于中蒙边境的诺门坎地区派出了1个骑兵联队和两个步兵大队,并对驻扎于此的蒙军发动进攻。附近的苏军第57军随即毫不示弱地派兵赶来增援,组成苏蒙联军并肩作战。关东军司令部早就想找机会扩大事端,驱逐苏联势力,遂立即向战区紧急调集了180架飞机、90多辆坦克及15000官兵,由第23师团小松原中将担任前线总指挥,准备给苏军以“沉重打击”。

编辑搜图

▲缴获的日军装备

骑兵偷袭全军覆灭

5月27日,第一波进攻开始了,关东军旗开得胜,偷袭蒙军骑6师指挥部得手,击毙该师师长沙日布少将。但随后赶到的苏军装甲部队立即扳回一城,将前来偷袭的日寇骑兵联队外加12辆装甲车包围,激战1小时后,将其全歼。尽管凶猛的日寇骑兵将所谓“武士道精神”发挥到极致,狂呼着“天皇万岁”,挥舞马刀与苏军坦克展开激烈“肉搏战”,但依然无法挽救败局。随后,正面进攻的日寇也被苏军的强大火力击退,损失惨重。

编辑搜图

▲日本关东军

坦克师团不堪一击

6月23日,不甘心失败的小松原中将卷土重来,麾下加强了战力强悍的日寇第7师团和堪称“国宝”级部队的第1坦克师团。其中,第1坦克师团是当时全日本仅有的坦克师团,由于十分珍贵,以至于成立至今从未成建制投入战场。但即便如此,这些89式和94式主战坦克的全重也不过13吨,其脆弱的装甲仅能应付轻重机枪的子弹,面对苏军性能优良的T-26、T-28等新式坦克,根本不堪一击。

编辑搜图

▲T-28坦克

特别是T-28坦克,战斗全重30多吨,装有多门坦克炮和3挺机枪,是当时体积最大的重型坦克,此外,苏军还投入了T-130喷火坦克,可以喷出长达50米的熊熊火焰,这都是仅仅装备1门37毫米火炮的日式坦克难以望其项背的。加上苏军指挥官也换成了曾任中国军事顾问、熟知日寇作战特点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大将,更是让来犯的日式坦克撞上了铁板。

编辑搜图

▲T-130坦克

3千人夜袭有来无回

尤其是7月4日的战斗,双方在茫茫荒原上展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坦克大会战,坦克第1师团当天就损失200多辆坦克,再无还手之力,苏军乘胜追击,打得日寇全线溃退。为了报复,日寇连续使出了夜袭和敢死队两种“看家”战术。23日夜,数千日寇突然一起冲出掩体,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向苏军发起了凶猛的集团冲锋,但数百辆坦克上的集束灯光和随即升空的千余发照明弹很快让整个战场亮如白昼,1小时内,3000日寇倒在了苏军编制的强大火力网中。

编辑搜图

▲整装待发的苏军装甲部队

“肉弹战术”催生出步坦协同

24日,进攻一方换成了苏军装甲集群。几百个身捆炸药、手持手雷的日寇敢死队员突然从伪装的散兵坑中冒出来,不顾一切地扑向苏军坦克群。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让苏军猝不及防,遭受了很大损失。为此朱可夫大将命令首次实施坦克搭载步兵冲锋枪手的步坦协同作战,一旦发现日寇敢死队员,立即使用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进行火力覆盖,根本不给其靠近的机会。这一新战术的应用,有效破解了日寇的自杀式攻击,大大减少了苏联坦克的损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