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阳古镇~汉中洋县历史名镇

 木香草堂 2021-01-21

华岳

华阳古镇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坡陕西洋县北部深山区的华阳镇,北纬33°东经107°,海拔在800—2200,平均海拔1100米。华阳古镇旅游景区南距洋县县城75公里,背依太白,西接城固、留坝,东连佛坪、周至县,总面积29906公顷,规划旅游区面积15500公顷。是洋县华阳镇辖区内集自然保护区与秦岭珍稀动植物观赏、生态人文观光、红色、科考修学、探险、宗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秦岭南坡山岳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华阳古镇始于秦晋,兴于汉、唐、宋,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至今已2000多年。因历史上有名的傥骆古道而兴,唐朝有两位皇帝南避汉中均曾在此驻仳,是古镇成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
  1935年,红二十五军曾在此与国民党陕警备二旅作战大捷,建立了华阳苏区革命根据地,当年红军书写的9条标语至今犹存,1985年在华阳设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

在陕南秦巴山区众多的古镇中,华阳古镇是最富特色的。从宏观地文结构看,古镇北、东、西皆高而南低,古镇位于南端小盆地中。这种地文结构使华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为宜居之所。二则其周边山地丰富的林特资源和众多溪流汇聚于此,具有富水之利,为乐居之所。形成山高不险而秀丽、水多无冲而清澈、林莽绵延而多彩,坝盆多丘利排水的大好地理格局。从微观地文结构看,华阳古镇镇区地形地貌为三山对峙,两河并流,青山为屏,盆地为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古街区象一叶小舟,系泊于青山秀水之间,这是风水观念中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是古人和现代人共同追求的居家繁衍,大福大贵的聚财宝地。
珍稀植物
  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为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库”。 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135科601属2039种,列入《中国濒危保护植物》红皮书的有31种;是有名的“生物资源库”。区内还有秦岭冷杉、太白红杉、红豆杉等珍稀名贵植物与高山草甸、天然熔洞等景观相互辉映,为独具特色的秦岭生态旅游胜地。有多处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
旅游区良好的植被,使白天的大气富含氧份,水分不易蒸发,有利鸟兽栖息繁衍。优美和幽静的森林环境有益于情绪稳定和身心陶醉,是天然氧吧,这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种新健身法。树木散发的芳香气味(芬多精)具有消灭空气中细菌、微生物的作用,对诸如结核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有灭杀作用,林中富含的负氧离子浓度高出城市近百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能治疗高血压、气喘、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等多种疾病。华阳镇有7000多人口,洋县本地土生土长的人占不到一半,大部分人是从本市外县、安康、商洛、四川、关中等地迁入的,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殷实富足,繁衍生息,十分眷恋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此,至今仍然流传着“两年富、五年发、十年不想家”的类似于“乐不思蜀”的民谣。
珍稀动物
  海拔800-3071米之间,蕴集秦岭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之精华,秦岭被誉为中国中央公园。区内最高海拔兴隆岭3071米,为我国东经107°以东最高山峰,是秦岭南坡著名的“九岭”之最。保护区内原始森林、冰川遗址、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观十分独特,以高、寒、奇、险、特为特色。小气候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实写照。其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和秦岭野生动物的乐园,脊椎动物有29目78科213属330种,其中兽类7目24科51属63种;鸟类13目36科123属202种;两栖动物2目5科5属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种,被誉为“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时在同一区域栖息繁衍,在全国罕见,特别是秦岭大熊猫在区内分布较为密集,据北京大学和长青保护区1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区内现有大熊猫80余只,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每平方公里有大熊猫0.69只,分布密度和野外偶见率为全国之最。已通过国际“绿色环球21”旅游组织的注册认证,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是陕西省“十一五”旅游重点建设目陕西省“168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发展区域。
阅读 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