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内科主治医师内科学考试题库资料

 知择 2021-01-21

目录

以下是从知择学习网的内科学题库中精选的历年真题,供各位同学测试学习。

1.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以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这种热型是()

A. 弛张热

B. 回归热

C. 稽留热

D. 波浪热

E. 间歇热

【答案】A

【解析】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下列有关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

A. 运动时体温可暂时升高

B. 女子基础体温排卵之日最高

C. 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D. 新生儿体温易波动,老年则略有下降

E. 儿童略高于成人,女子略高于男子

【答案】B

【解析】女子体温比男子略高,排卵之日最低;而不是排卵之日最高。

3. 瘀点的直径是( )。

A. 小于2mm

B. 3-5mm

C. 大于5mm

D. 2-3mm

E. 1~5mm

隐藏答案

收藏标记反馈

【答案】A

【解析】皮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①小于2mm称为瘀点②3~5mm称为紫癜;③大于5mm称为瘀斑;④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4.非凹陷性水肿,可见于( )

A.低蛋白血症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肾炎

D.心功能不全

E.肝硬化

【答案】B

【解析】非凹陷性水肿多是组织间隙内蛋白的沉积导致,又称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答案选B。凹陷性水肿一般是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所以压之凹陷,其机制是组织间隙液生成大于回收,组织间隙蛋白含量少。

5.不是血管性舒缩障碍引起的晕厥?

A.排尿性晕厥

B.咳嗽性晕厥

C.颈动脉窦综合征

D.阿斯综合征

E.体位性低血压

【答案】D

【解析】血管舒缩障碍见于单纯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晕厥、咳嗽性晕厥及疼痛性晕厥等。

6.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 )

A. 胰岛素抵抗

B. 胰岛素分泌不足

C. 高血压

D. 高脂血症

E. 糖调节受损

【答案】A

【解析】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多认为它们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7.下列感染性疾病不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是(  )。

A.急性流行性腮腺炎

B.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C.肺炎衣原体感染

D.柯萨奇病毒感染

E.幽门螺杆菌感染

【答案】E

【解析】急性胰腺炎可继发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炎衣原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常随感染痊愈而自行缓解。

8.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是( )。

A.阵发性绞痛

B.持续性隐痛

C.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

D.全腹胀痛

E.刀割样疼痛

【答案】C

【解析】绞窄性肠梗阻是肠壁血运发生障碍的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腹痛发作急骤,开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因此答案选C。

9.乙型脑炎的三大主要症状是(  )。

A.DIC、昏迷、呼吸衰竭

B.高热、DIC、呼吸衰竭

C.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D.DIC、抽搐、呼吸衰竭

E.高热、DIC、昏迷

【答案】C

【解析】乙型脑炎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其中主要的三大症状为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资料来源于知择学习网的内科主治医师内科学题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