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九2班(85)

 人在江湖看风云 2021-01-21

85.隐忧

今天周一,有三个学生没有到校。

一个学生因为生病,已经休整一个星期了,身体还没有恢复,所以仍然没有到校。我打电话问了一下,说还要两天才来读书。

一个学生在QQ给我说他的衣服没有干,要晚点到校。当时我没有回复,我想,星期五回家,星期一早晨到校,怎么衣服会没有干呢?我给家长打了一个电话,家长说衣服没有干,昨天晚上才洗的。

我怎么形容我的感受呢?

第三个学生没有说明原因,我打了电话问家长,家长说孩子感冒了,下午来。结果下午没有来,我又打了电话,家长说家里人随后送到学校来。晚上仍然没有来,我又打了电话,家长说孩子遇到心理问题了,他会马上从成都回来处理。

每一个没有到的学生都折射出家庭的教育问题。上学期已经说了多次,如果学生不能到校,请主动打电话告之班主任情况。但是,没有几个家长能做到,每次都等着班主任打电话。是不是考察班主任有没有到班上检查学生到齐没有呢?是不是觉得给班主任打了电话浪费电话费了?反正,很难有家长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说明没有到校的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做了怎样的示范作用,孩子大多就会学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和改变,至于效果,就看家长给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今天九2班的周末测试卷有一点进步,至少有几个同学A卷接近满分了,有些同学B卷也按要求完成了一些。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测试成绩才几分。

看来是要再召开一下家长会了,最后这一学期,家长还不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这些孩子是很难毕业的。

今天学校开了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本来是上周五进行的,但是因为周五外出,改在今天进行。今天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都发了言。教师代表讲的是如何取胜中考,学生发言是表态努力上进。随后组织了全体初三同学进行了宣誓,竭尽全力奋战这一百天。

我发言的内容在前面已经提过,就不再重复。感觉整个活动,学生还是被这种气氛感染了,融入到活动中来。希望,学校这一行动,能真正唤醒他们的斗志。

晚上,数学晚自习是上的班级课程,班级课程是励志电影课程。今天我给孩子放电影《铁道飞虎》,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唤醒孩子们的斗志,面对困难不退缩,排除万难夺取胜利。

上学期由于没有晚自习,电影课程已经停了半年,这学期将会安排几次校本课程,让他们汲取前行的力量。电影结束后,我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九2班缺少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奋斗精神,整个班都是随波逐流,不是积极的向前。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己应该前行的方向,都应该向飞虎队一样,无论如何,都要去积极争取机会,夺取胜利。

今天,我还去土桥三小进行了一个讲座。这个讲座是针对教师的,而不是针对学生。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各种诱惑,很多教师也会迷失自己,在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心态:想管也不想管,想管的时候管一下,不想管的时候听之任之。这样的冷热病导致了工作被动,虽然表现上工作了,结果没有多少效果。

李镇西老师说:“如果对职业不满意,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的态度。”我借助了李镇西老师《给教师的36条的建议》的一些观点,给老师们回答了几个问题:

(1)起点低,没有专家指引?

任何老师,只要多实践,多反思,多阅读,多写作,自然而然就成了教育专家。这和有没有专家引领没有必然联系。任何专家都是自己成长起来的,而不是谁引领出来的。

我是非师范毕业,我毕业于成都市工业学校会计专业,一所中专技校。但是我自己多反思,多阅读,多跟别人取经,形成自己的风格,慢慢走到了今天。

(2)感觉写不出什么,写东西如记流水帐?

是不是流水帐没关系,关键是有没有反思。有反思的文字,坚持下去,肯定对自己的成长是有促进作用的。

我2012年以前主要在写小说,虽然成功签约起点小说网,并有作品起点购买,差点被上海一家影视公司拍成电视剧。但发现对自己专业成长没有多大帮助,2012年后改写教学随笔,对教育和教育学反思,开始的时候也是记录为主,反思较少,慢慢的看多了书,视野开阔了,反思的东西就多了,写论文就顺手多了。现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开通赞赏功能,赞赏功能都收入几千元了,当然,我把这些钱都投入了爱心公益事业中。

(3)工作繁忙,如何加强理论学习?

我想,无论多忙,你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吧!因为这些是你生活必须,第二你已经养成习惯。所以你把学习当成生活必须,同时养成习惯,那么无论多忙,你都永远有时间学习的。

(4)成功不可复制,我怎么办?

虽然成功不可复制,但经验仍然可以借鉴。多向同行学习,多向名优骨干教师学习,他们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5)关于敬业心

也许是现在的教育环境影响了我们对教育的热情,但是换一个角度想,你手下的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你还会对他们不竭尽全力去教育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你都希望孩子遇到一个好班主任、遇到一个好老师,那么你就做你期待的那个老师吧!这与教育环境无关,而是我们内心的需要。

几句心里话:

我们眼前有一把椅子,如果我不需要它,我可以把它当作空气,视而不见;如果我想迈过去,它就是障碍;如果我想用它攀登,那就是工具。”我们对孩子的培养也是这样,我们要找到他们内心的需要,他们才能有所作为。

人活着,难免会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茧子里,一点点撕开茧子,让光亮慢慢照进来,生命也逐渐走向圆融通透。”教师只有自己解放思想,才可能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太阳,照亮孩子的未来。

一流的医院收的是最难医治的病人,而一流的学校却只招收最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一流学校,不招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呢?如果能把这些学生教好,你才会成为真正的名师。也就是希望我们像医生一样做老师,专治疑难杂症。

什么是优秀老师?家长想方设法甚至托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班上,你就是优秀教师!

为什么是隐忧呢?

学生不来气,家长不支持或不够支持,教师也没有动力,那么这所学校还有希望吗?

看来治病,还得多找病因,同时治疗,可能才能药到病除。

我无法,我只有尽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只是多一点忧患意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