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只看到了春秋这个诸侯的仁慈,殊不知这是他欲擒故纵的招数

 DNF暗帝 2021-01-21

摆在庄公面前的,其实是一盘难以下咽的美味佳肴。

从表面看,自己的父亲郑武公经过多年打拼,先是击退了犬戎,赢得了捍卫王室的大义名分,其次是通过种种政治和外交的操作,灭亡了郐国,东虢国和胡国三个小国,开拓了大片疆域,可谓居功甚伟,为本来并不算强大的郑国争取了很大的生存空间。但是另一方面,新吞并的国土人心不稳,而郑武公的强力扩张让本来依赖和信任郑国的周王室疑惧万分,自己才14岁身无寸功,父亲留下来的骄兵悍将和元老重臣是否能够服从自己,这都是很重要的内部问题。

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可以慢慢考虑,稳步求进的未来目标,那么自己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自己亲爱的弟弟——共叔段。托亲妈武姜的福,在这么多年里,这个只比自己小三岁的弟弟,在整个国家内部,竟然有了不亚于自己的权威,并且在自己即位的当年,武姜就要求郑庄公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心里自然非常不爽,因为制地是一块战略重地,地势险要,把共叔段这样一个不安定因素放在这里,毫无疑问等于给自己上眼药。庄公想办法推脱了过去,武姜虽然不爽,但是在国君的权威下也只能答应,转而要求庄公把京邑交给共叔段,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庄公下定决心,要彻底产出自己的弟弟,为之后的治国铺平道路。

在思考了很多天后,庄公终于决定将京邑交给共叔段,这个时候首席谋士祭仲出来劝告庄公,他对庄公说:“京邑这个地方比我们的首都还大,人口多而且城防坚固,你把这块地给了你弟弟,让他有了实力,将来对抗中央怎么办?”此时的庄公表现出了一幅傻白甜的气质,对祭仲唉声叹气道:“这是我妈说的,我亲妈,哪能不听啊!”于是共叔段就兴高采烈的去了京邑,并且暗地里跟武姜谋划怎么造反。

过了没多久,共叔段在京邑招兵买马的消息传到了郑庄公这里,祭仲又跑到庄公面前跟他说:“你弟弟现在做事已经很明白的说明是要造反了,虽然司马昭离我们现在还有将近一千年才出生,但是也没有好的歇后语来形容,只能借用一下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还不动手吗?”结果郑庄公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没事没事,他早晚自食其果。”祭仲无可奈何,只能静静的看着。之后共叔段命令郑国要服从自己的诏书,把原本国君的土地收归自己所有种种表现,郑庄公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手下的人都急疯了,郑庄公却还跟打了镇定剂一样该睡睡,毫无反应,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很快郑庄公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公元前722年,共叔段准备下手直接进攻郑国首都,武姜也跟共叔段约定,在进攻之时打开城门,结果没成想,一切尽在庄公掌握,共叔段在鄢地被打的大败,只能逃亡到外国苟且偷生。

在整个“郑伯克段”的过程里,庄公所展示出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水平,可谓达到了极致,一方面是姑息弟弟的所作所为,但另一方面又暗自收买人心,从14岁到35岁的21年间,郑庄公由一个少年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虽然后世有人评价庄公的行为过于心机,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把任何人放在这种环境中,都不可能做得更好,手下的大臣屡次建议就是支持郑庄公的表现吗?未必。或许很有可能是武姜的故意试探,而且如果贸贸然动手,自己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权威,或者说没有笼络人心的功德,最后的结局可能会非常悲惨,须知春秋时代的士大夫是有自己独立的封地和自治的威信的,如果无法保证他们的利益,完全可能直接被抛弃。

其实还是那句话,评价一个政治人物,去私德衡量它的好坏,不仅幼稚,更加愚蠢。而郑庄公的这一套组合拳,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弟弟,消除了郑国内乱的隐患,而且建立了自己的权威,让那些元老重臣和本来不算稳定的国土看到了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国内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在忍耐了21年后,郑庄公终于开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而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就是外部的对手,更确切地说,就是新任的天子,周桓王。面对着这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敌人,郑庄公会怎么做?两者之间又会有着怎样的交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