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8》指出,全球能源正在向高效、清洁、多元化的特征方向加速转型推进,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正进入深刻调整的阶段。 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我国“一带一路” 战略中海外投资建设的优先领域。那么全球能源转型为我国企业带来哪了些商业机遇?我国新能源企业应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 ▲王老师讲课 中国电建2018年国别代表培训班《全球能源转型与新能源:拥抱万亿级市场》课上,基业长青特邀专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老师对以上问题做出了详尽的阐述。本文对王老师讲授内容的部分要点进行了摘选。 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1. 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机遇 发达国家的能源与资源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现阶段能源转型呈现出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高污染向低排放、资源为主导向技术创新应用主导的发展态势。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机遇存在于以下5个方面: ▼ 合作保证全球能源供给安全 ▼ 合作推动全球资源投资开发 ▼ 节能环保及能源领域技术合作 ▼ 加强相互贸易和相互投资 ▼ 新能源领域投资 2. 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机遇 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资源开发不足、能源基础设施薄弱、人均能源消费少、能源普及性低,企业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选择有良好合作基础、合作潜力较大、系统风险基本可控、能为所在国带来经济和社会利益、推动政商关系发展的国家和项目。我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机遇存在于以下4个方面: ▼ 能源资源投资开发 ▼ 电网电源投资建设 ▼ 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 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 3. “一带一路”国家风险 ▼ 南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是世界上风险较高的地区之一,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猖獗、各国政治派系斗争激烈、执政能力较弱、政局稳定性不足;国家之间因为领土、宗教和种族等原因而矛盾重重。经济上,普遍面临经济增速缓慢、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能源短缺、货币疲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等问题。 ▼ 东南亚地区局势基本平稳,但面临转型,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缅甸为7级,降低1级,展望为稳定,评级调升的原因主要为民主化进程顺利,经济活力有所增强。越南为7级,展望为负面。安全方面,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均在 不同程度上面临恐怖主义和国内分裂势力的困扰。 ▼ 中亚地区总体形势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政治方面,塔吉克斯坦总统大选、土库曼斯坦议会选举平稳举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地位稳固,对全国有较强的掌控力,但接班人隐忧持续显现;吉尔吉斯斯坦各派政治势力围绕金矿国有化、反对派领袖受审等问题内斗不止,政治局势有所动荡,民粹情绪高涨。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仍是重大安全威胁。 ▼ 西亚地区(叙利亚、埃及、两伊)局势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未来扑朔迷离。 ▼ 中东欧多国在欧债危机爆发后曾经历了外资撤出和经济衰退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我国新能源产业“走出去”的优势与弊端 ▼ 风电:风电制造产业链完整,产业集中度高,建设、运营、维护经验丰富,综合成本优势明显;海上风电技术、建设及运维应在3-5年内赶上世界领先水平;海外投资(包括海上风电)主要集中在电站板块,盈利性尚好。 ▼ 光伏:完整的产业链,技术与规模占优,性价比突出;海外产能布局广,主要为应对“双反”;民营企业主导,海外各板块的投资盈利性比较好。 ▼ 水电:拥有全球最牛的勘探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设备制造相关经验。 ▼ 储能产业:拥有综合成本优势。 ▼ 国内市场不景气,寻求海外新蓝海 ▼企业多以“单打独斗,分散作战”的形式走出去,导致抗风险能力差 ▼ 多通过招标模式完成,竞争剧烈、利润低 ▼ 缺乏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及市场环境的高级人才 ▼ 缺少强大的资金实力与融资通道 ▼ 时间短,没有长期积累,缺乏深厚的政商人脉资源 我国新能源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 1. 建立海外中国特区或产业新城 ▼ 争取有利于我方但不失公平的投资、海关、税收、土地、法律、 贸易、外汇等优惠条件,建立海外中国特区; ▼ 由双方政府共同背书,最大程度上保障中国利益; ▼ 龙头企业牵头管理,输出相关产业链和优势产能; ▼ 国家鼓励在海外建设中国特区,并给予重点支持; ▼ 形成当地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成与所在国政商关系的重要经济基础。 2. 龙头企业主导联合开发市场 ▼ 龙头企业主导,联合其他相关配套企业; ▼ 发挥合作企业优势资源,分工合作; ▼ 龙头企业牵头,把控整体风险,形成若干纵队; 3. 产业链条组团“走出去” 1. 发展中国家 ▼ 设立中国产业园区,争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权利; ▼ 投资、建设、安装、运维、微网、配网、电器、服务等组团“走出去”对所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形成重要影响力; 2. 发达国家 ▼ 与所在国家相关企业合资合作投资、建设、运维等; ▼ 学习、引进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 ▲点击了解《中国电建2018年国别代表培训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