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员之声】芊芊,爸爸想要对你说

 基业长青俱乐部 2021-01-21
写在开篇

经常听培训班学员谈起,对子女的教育与陪伴,一直都是他心中的亏欠。于工程人而言,他们无时不在为项目工作而奔波,却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再缺席,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沟通。

为减少与孩子的隔阂、更多地参与女儿的成长,中交二航局第五期项目经理高级研修班学员李军,每年以写信的方式与女儿交流,信中既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引导女儿成长的寄语。在空间距离这道鸿沟面前,这种心灵上的沟通,更显得弥足珍贵。

现经本人授权同意,将李军同学写给女儿的信分享给大家,以供借鉴。

芊芊,爸爸想要对你说

作  者 | 李  军   

芊芊:用你的话说,你马上就是四岁的小姐姐了,爸爸坚持每年用写信的方式与你交流,记录我这一年的感悟。从你出生那年开始,我一直坚持着,虽然这一年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交流,但是写信能让我系统总结这一年来最想与你分享的感悟

在你3-4岁这一年,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你的变化,虽然你还是充满孩子气,还是会耍赖,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你已经会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来解释问题了,不管它到底能不能解释的通,最起码你已经有了最原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你表现出的自信和从容是我在很多场合不具备的。

今年的6月份,连续一个星期是我送你上学,每天早上你都是又蹦又跳的,主动跟保安爷爷、门口迎接你们的老师、班上的同学打招呼,“今天是我爸爸来送我上学”,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我体会到你的自豪,惭愧地感受到是爸爸送你上学太少了。可是你知道吗?即使这样,爸爸的同事当中,有好多人都是实现不了的。

▲李军与女儿芊芊


看着你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我会想起自己上学的场景,看到你生活中的样子,我有点迫不及待想把自己走过的“弯路”给你指出来,希望你能少走点。漫漫人生路,父母和孩子只是一段短暂旅途的“伙伴”,走着走着总会分开。我很珍惜与你一起成长的时光,今天我主要跟你谈谈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你的期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就是我们要懂得自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放到现在的意义,并不是要让自己达到圣人的标准,而是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出发,将要到哪儿去,目前的方向与“初心”有没有偏差。我相信时常与自己对话的人思想是能做到“常新”的,不会让自己走着走着忘了为什么出发。

我们不是富贵之家,需要接力奋斗,我希望将来在你的奋斗历程中也学会与自己对话,不一定非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最好能养成这个习惯。自省是为了不让自己“目中无人”,而不是“痛恨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欣赏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认可自己存在的缺点。

人群中,我们总免不了跟自己身边的伙伴比较,往往会对自己“心生厌烦”。比如,有的人比你长得好看,有的人比你聪明,有的人比你接受新知识更快。在你认为自己还不错的时候,优秀的人大有人在,这时候怎么办?如果你心理比较健康的话,会觉得别人的好并不影响我爱自己。我会“对标”优秀的人,但是丝毫不减少我对自己的爱;我会“健康”地以别人为榜样,努力接近优秀,而不是嫉妒优秀;我会看清自己的短板,温和发力,而不是太猛的用力期望短时间超越别人,因为温和比猛烈会更持久。

有了自省,必然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此就要学会自律,学会“延迟享受”。人要想从心理和身体的舒适区跳出来,就需要高度的自律,需要能够自我管理。如果没有自律,只能“睡前千条路,早上起来还是走老路”。学习是这样,工作、生活也一样。我认为孩子自律根源来自于父母,需要父母身体力行,惰性大家都有,孩子自然不会例外。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借助外力管束,大家在同一法则下,引导出自律精神。父母不会在要求你看书的时候,自己拿着手机不停的刷。自律的好处是能让你学会坚持不懈,当你接触某一项新生事物时,刚开始你能凭借兴趣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久了,你可能就懈怠了,这时候就靠自律了,自己要求自己,努力跨越自己的“瓶颈期”,你可能就会达到新的“上升期”,或许你就可以再一次“腾飞”。

接下来近20年的时间里,你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学习学习是应该持续终身的,你首先需要闯过的是“校园读书这一关。

等你逐渐长大,我们会迎来很多问题,有教育的矛盾问题,还有学习中的吃苦问题。到底该让孩子一直处于舒适区成长,还是有意设置障碍让你尝尝挫折的滋味?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待,我不会让你“凿壁借光”去看书,因为我担心影响你的“视力”;我也不会让你满大街跑着去卖报纸,我情愿你能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我不会刻意给你成长制造“障碍”,但是也不会“拼命”给你创造条件,让你躲避磨砺的机会,我们会跟你一同面对遇到的挑战,接受挑战并战胜挑战。

学习与读书,本不是件轻松的事。有人以为大城市的孩子所接受的“素质教育”,只是教你怎么玩好,这完全是误解。要知道素质教育并不是“游戏教育”,不是在打打闹闹的过程中就能实现对孩子的教育。大城市的孩子压力更大,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更多。我希望读书的习惯能伴你终生,作为一个女孩,读书会使你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读书可以让你淡定从容,深厚的积淀会让你在应对“诱惑”时优雅自信。

总之,不管你是什么样,将来变成什么样,你都是我们心爱的孩子。我们会试图引导你比较之后,选择一种高效的“方法”,建议你选择合适的“工具”,但是绝不会替代你去干,路都要自己走的,我们会跟你一起学习,因为当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如何当好父母也需要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