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积累(2020.9.22):肺结节,呼吁各大医生:让其再飞一会儿又何妨?

 名剑96t9rwg5ek 2021-01-21

肺结节临床检查发现的可真多,所以各大医院胸外科蓬勃发展,手术量连年攀升,床位一扩再扩,业内比手术量比的不亦悦呼,感觉量越多越厉害。是呀,量多,当然厉害,说明病人信任、医院平台好、医生水平高,也当然有更多锻炼和提升的机会。但我常在想,一味的比量到底是不是合适?一个医生的水平是不是开1000台与开2000台真的就水平又翻倍了?显然在积累阶段,手术量非常重要,但真到一定的水平,应该并不会无止境的提升,就像开汽车,难道开了30年的肯定比开了10年的驾驶技术更好?就肯定不会发生车祸?所以我常觉得,避免过度治疗、过度手术要从大医院、从大伽、从业内翘楚开始才会有效。若区域内的大牛都极其积极手术,又怎么让小医院的医生避免手术的冲动从而放宽手术指征呢?我们常听见的说辞是:反正我不开,跑人家那儿也给他开了,还不如我建议他在我这儿开。若都这么想,过度治疗与手术只会越来越厉害!今天门诊碰到一个病人,又让我挺有感触:


患者是位63岁的男性,去年下半年在某医院检查出肺结节,当然临床没有症状,下面是其当时的CT图像与报告:


可见是右肺上叶淡磨玻璃结节,病灶轮廓较为清楚,但磨玻璃部分密度过低,其内少许点状高密度。是肺癌吗?当然不能除外,因为轮廓较清楚;肯定是肺癌吗?当然也不一定,毕竟密度太低了,至少应该再观察随访下。其报告建议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就诊也就是说恶性不能除外,要多个学科讨论下,其实是倾向恶性的。患者找到了该院胸外科医生,医生让其马上手术,患者犹豫不决,医生告诉他:你才60多岁,想不想活到80多,如果只想活到65岁就别开了!(病人学的,可能表述有所出入)。我就看不懂了,这样的结节不开,难道几年内能要了他的命!因为病人也问了上级医院的医生,最后没有马上开刀,之后大概3个月左右又复查了一次,病灶描述比11*7小的些,具体我没记住,大概是9*6光景吧,再次找到该胸外科医生,医生仍建议手术切除。这个病人依从性不好,仍不开。之后今年3月底来到我们医院复查,下面是当时的靶扫描图像:

病灶还在,但与前一年的相比,似乎磨玻璃部分不大明显了,局部密度偏高的还在,进展是肯定说不上的了。我建议其再过半年再复查(其实也可一年复查,但人家让手术的,我却说可一年复查总归不放心,还是半年吧)。今天他又来复查了,下面是今天的图像:

病灶还在,看来恶性一定要除外仍不能够,原位腺癌也可能这样的形态,当然因为磨玻璃部分吸收好转,只留密度偏高的点,慢性炎或纤维增生相较于原位腺癌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仍可继续观察。

我非常推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邱斌教授的观点:肺结节的微创治疗不单是手术本身的微创,推迟手术介入的时间,尽量延迟接受治疗的创伤,也是微创的重要范畴!

肺结节,特别是淡磨玻璃结节,让它再飞一会儿又何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