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拳之刘家拳

 聰哥的寶藏 2021-01-21

以武学打开世界

刘家拳是广东省的传统拳术,属于南拳流派之一。相传有三种说法,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他们都是湛江人,都姓刘,故名刘家拳。该拳短小精悍,步型稍高,步法灵活多变,含胸蓄气,擅发短劲,出拳后肘微屈。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如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须灵活、出手似云烟,它多是以吊马、拖马、侧闪等的技法。而手法上则是禽蟧爪(禽蟧即蜘蛛)、虾公腰(虾公即雄虾),禽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炸力。其拳术套路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刘家拳是优秀的文化遗产。

该拳渊源传说有三:一说为刘青山所创;一说由北江刘生所授;又一说为刘三眼所传。均缺少可靠依据。20世纪80年代前后,此拳流传已不多见。近年据广东武术调研组的调查,中山石岐镇长洲村黄友鸿练习刘家拳。据说是由其祖公黄金(系清廷的侍卫官,武进士)所传,1982年中山县萧永定曾表演了刘家拳。

刘家拳主要流行于广东中山、钦州、廉江、高州等地。其拳术套路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和刘家五形拳等;器械套路有刘家棍和刘家刀等。刘家拳多用吊马、拖马、侧闪等基本步型。身法有“蠄X爪,虾公腰”之说,所谓“蠄X爪”系粤语发音,即蜘蛛爪。意思是说桥手快速敏捷,犹如蜘蛛捕食;“虾公腰”则形容肢体转动灵活,似河虾在游动时躯体屈伸摆动运转自如之意。其基本拳理突出一个“灵”字,如拳诀云:“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须灵活,出手似云烟。”其风格特点是:短桥短马,灵活多变,步走四面,拳打八方。

刘家拳的基本功包括桩功、桥功和腰功三大类。

桩功(扎马):由于各拳路中身体移动较多,步法配合拳法,便走边打,因此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时対步伐的移动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练习桩功从静止开始,然后转换另一种步型的继续练习。目的主要是锻炼下肢的稳固性和耐久性。接着是步型的变动,即步法的练习。

具体的练法是:弓步马步变换,虚步弓步变换;前后左右交叉步移动,然后变成弓步,马步或者其他步型。在下肢练习的同时可配合手法一同练习。桥法:以一定步型站立,做冲、推、挂、扫、插等桥法,在保证上下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逐步加快双臂的运动速度,并开始从定步转向活步练习,此项桥法配合步法一同练习,在训练桥法迅猛快捷的同时,刘家拳里还有一套训练和配合桥手坚实硬朗的方法。

刘家拳有一句拳谚:'禽蟧(蜘蛛)爪,虾公腰'。'禽蟧爪'是形容桥手要快速敏捷,有如蜘蛛捕食一般;'虾公腰'则是形容腰肢转动灵活,有如河虾在游动时躯体屈伸摆动运转自如。刘家拳十分强调腰肢的灵活性。拳中许多动作,都讲究腰的配合。训练腰肢具体方法:有前后下腰,拧腰,涮腰等。同时,在训练步型和桥法中还要有意识地配合上腰动力的练习,这样打出来的动作,才会显得完整而有力。

刘家拳创始至今估计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始祖,一直有三种说法,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一般在广东以外的地区是绝少见过刘家拳的,而此拳术也只在中山附近比较盛行。

刘家拳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一。南拳最突出的特点是'拳打卧牛之地',即以上身肢体动作为主,不需要多大地方。刘家拳则有'禽蟧爪、虾公腰'之称,'禽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发力。

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正如其拳理:'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须灵活、出手似云烟'。其内容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

另有一种说法,即刘家拳在中山已经失传,现今流行于沙溪、大涌、南朗一带的刘家拳实际上是蔡家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