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何时能从激情驳杂走向宁静致远(下)

 渐新堂 2021-01-21

教育何时能从激情驳杂走向宁静致远(下)

渐新堂

    教育如何由激情驳杂走向宁静致远,这不是我等小民能够解决的大事,就连建议也不会有人愿意收集与听取,包括被指定当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者,对这些言说唯恐避之不远。然而传统教育在自己身上落下的毛病使然,位卑未敢忘忧国,几十年所从事教育留下的难以化解的情结,使得心中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明明知道,说了也是白说,但白说也要说。于是,写下以下一些文字,聊供一笑。

    教育观念回归常态  彻底根除农耕时代对教育所给予的圣神化的精英教育的超现实功能。在现代社会,教育就是社会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惠民产品,犹如一日三餐那么平常,那么应该。不要把民族的国家的极其重大的走向极其重要的发展任务都过早地倾注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肩头上来。几十年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抬得越高,捧得越高,往往越得不到实现,也容易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上不了手。还自动成长学生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社会能够进行自然调整,就像这些年来的学校教育被折腾不已,家长还是会按照常识教育孩子,社会的补课机构自然就填充上来。

    其次是学校家庭社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教育,历来有无意中形成的侧重点和无意识的分工,即家庭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学校是知识能力为主的系统建构教育,社会是思想认识价值观下的润物无声的影响教育。一般情况下原则上不应该错位,若遇到诸如留守儿童之类的特殊情况,则进行特殊教育。有明确职责,有不同侧重,各种教育场所不同教育领域才会发挥更加清晰明确的作用。多种教育资源教育作用的施加,最终形成合力,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成长。行为习惯待人接物卫生习惯等,在家庭之中在父母身边会千百次重复影响,而学校则没有这样多次重复的时间空间,装模做样地演示一下,灌输一些教条知识,除了作秀表演上新闻外是几乎毫无作用的。同样的道理,学校将热胀冷缩将正电负电等转嫁给家庭教育,也是的这些知识及实践运用能力的教育非常无奈,最后被迫高价补习。至于过去在幼儿园在小学里面搞的小手拉大手,希望通过学生去一定程度解决“只生一个好”“廉洁为民反对贪腐”更是成为笑谈,只能够期待社会风清气正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之后来解决。也就是过去常常说的五天的教育不能够抵挡两天的周末,道理即在于此。

    我们没有沿用过去农业文明时代的精英教育思想,会不会就再也不会出现国家民族的精英人才领军人物呢?绝对不会,在教育的常态下,在没有受到扭曲的病态的教育环境中,必然会出现也一定会出现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的,因为有遗传的基因,有平和生长的环境,有众多的同学,有不甘平庸的心理,也有好奇以及超越的天分,这样比强制性地打造以及拔苗助长式的强力教育,自然更加会冒出一大批卓越的人出来。

    教育制度上实行两轨三轨制  国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教育国民教育,让社会解决选择教育特殊教育精英教育,即前者解决有书读,直至国立大学(如法国等),社会通过资本注入解决读好书的问题,上优质学校的问题。国家通过民办学校解决对优质教育有资金有需求的问题,对于学位名额则要求按照比例必须招收一定比例的天资聪慧又缺乏经济基础的学生。现有的权贵学校要实行一段时间的过渡,转换为合资或个人企业独资学校。现在的经费双轨制的情况在也不应该继续下去了。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国际学校进来办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校,让部分家庭有条件有需求的青年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又不必到国外就可以接受国外学校教育的体验。这样进行教育的开放,没有必要担心学生出国不为自己的民族国家服务,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接受市场考验的重要内容。只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根脉教育到位,学生自然会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

    国省市县分级管理教育  国家集中精力进行教育的宏观掌控引导,制定教育法规为主,包括制定办学标准,校长职业规范,教师职业规范,学生成长标准等。集中力量办好三五所高规格的研究型大学。将大量的所谓重点一律下放到各省市来办。全国不搞教育督查,避免层层重复增加行政成本,也容易造成重床叠屋的职责不明的浪费。不要担心地方,就是一个省,也远比西方多少国家还大,别的国家不是一样办出了好大学吗?

    省则办现在的重点大学,不再办普通大学以及示范性的重点中学。并负责本省的教育拨款以及高等教育的督查。市办普通大学以及社区学院,负责基础教育阶段阶段的教育拨款,负责对基础教育进行督查,办职业高中阶段的学校、残障等特殊教育的学校,不再像教育困难时期一样去办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区县是基层管理部门,负责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负责对学前教育的拨款。自然也负责对学前教育进行督查。

    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责任,主要应该向港澳台学习,将管理评价的主动权借给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主任全天驻扎学校,依据用户要求及家长学生的要求对学校进行对接协调沟通。校长由十三票(校长协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代表教育行政高校专家等参与)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校长实行高薪任期制,并有权聘用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后解聘学科教师。

    各学段均实行责任考核及考试制度  一律革除现行的高线考试(将最高水平的通过考试显示出来),实行兜底的最低要求的低线考试,将竞赛驱离出校园,考试不再兼有甄别与竞争选拔功能,让学生的负担切实减轻下来,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阳光的发展。各个学校考试的等级比例要对社会公布,让社会市民,让纳税人心里明白。公立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大众化的今天,高中也应该去掉为政绩服务的作秀功能,一律实行就近入学,按地段区域入学。特殊超常学生以及有特殊超常需求的学生,则可以离开公立学校,到社会上去缴纳高额学费读符合自己心愿的具有选择条件的学校。高校招生自然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不久将到来的普及化之后的办法,一般院校登记入学,重点大学网络考试择优入学,研究型大学自建推荐之后答辩面试入学。省市大学招生应该开出五十门以上的科目由学生自行选配,参加其中的三五门学科的网络上的考试。

    以上的思考来自于混搭了不少地区不少国家的教育接触及教育资料,其要害是放不放权力,相信不相信比很多国家还大的省市乃至于区县,有责任有能力进行教育的管控与提供教育的服务。高度集权,事无巨细都要去操心,都要去大吼一声实行一票否决,无视我国经济文化教育既存在着四世同堂又面临着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还继续实行捆绑起来齐步走,并要求只争朝夕般搞全国陪读去出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是时候了,这种思路应该彻底转换革除了!

(写在后面因为白天还得上班,还有俗务杂务,写公众号则常常在凌晨上班之前,行文率性文字粗燥,内容却是即兴真实坦诚的思考。盼能够以此有助微友们的思考及消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