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人民,他可以算是中国最不辞辛劳,最辛勤忙碌的人,他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抱着病躯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继续燃烧着他所剩无多的热。而周总理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沉稳冷静,为人处世大方得体的人。他也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好总理。因为周总理的平时工作十分繁杂忙碌,所以他的办公地点也有很多,办公涉及到的机构异常庞大。 其中有一个机构,名字叫做总理办公室,不仅是周总理在其中办公,还有其他四位副总理也在这儿协助办公。这个办公室设有秘书组,财经组,行政组等很多小组,而这些小组的成员就相当于总理办公室中的秘书,这些秘书一共有20来人。 因为国事繁杂,所以处理不同事务需要用到不同方面的人才。所以这20几个秘书的专长职能都各不相同,而且各司其职。其中,有的人负责整理军务要件,有的负责整理外交信函,有的负责统计国民生计,有的负责市场经济,有的负责农业发展,总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这些秘书们每天都要在中央和地方间往返工作,从地方上接受各地民生情况,然后经过整理后将数据以及事件完整的汇报给总理。所以他们的日常工作也是十分辛苦的,每天要接受地方上报的请示报告以及工作报表不计其数。 因为当时的新中国正处在萌芽阶段,而在这种情况下,处理事务更加要小心谨慎,如果因为谁的疏忽大意,可能就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周总理即使不事必躬亲,也要将大部分关于国家的要事都亲自处理一遍。因此,周总理办公室的秘书几乎是所有中央领导秘书中最忙的一帮人,不仅职能很重要,而且工作量也很大。 但是事情多了就难免会出现纰漏,在1964年年关将近的时候,中央有一位领导的秘书在外出工作时,因为马虎大意而在工作上出现了错误,差一点就耽误了大事。这件事情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虽然平日里待人很亲切和蔼,但是在面对国家工作上却是一丝不苟。他听说因为这两个秘书的马虎,差点误了大事后,有些生气,他说了一句话:秘书多了不是什么好事,终究会误大事。 周恩来听到了毛主席的话后,立刻首先反省了自己,虽然那件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但是他还是觉得主席说的有道理,所以他就开始着手精简自己办公室中的秘书人员。 而就在总理要着手进行整改的时候,毛主席在一次和总理谈话时说笑道:你干嘛要那么多秘书啊,这样你不就被他们牵着走了么?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周总理却深刻的反省了自己,之后雷厉风行地让手下撤除总理办公室,那些秘书一个都不留。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周总理办事的效率以及对自我反省的态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后来,因为周总理的工作实在是太忙,所以中央又给总理派了6个秘书协助工作,成立了一个新的值班室。这些新的秘书就负责总理日常工作的上传下达。但是繁杂的工作还是处理不过来,不得已中央又调了很多人给总理,这样之后国务院的办事效率又高出了很多。 毛主席是不想看到官僚作风,衙门习气的出现,而周总理则善于反省自己,办事不讲条件。两位领导人都是我们的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