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江潮与气象

 涛儿—taoer 2021-01-22

  世界上有两大涌潮现象:一处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另一处则在中国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

  海宁潮又称钱江潮,它以潮高、多变、汹涌、惊险而名闻世界,被誉为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是流传千年的传统观潮节,也被民间奉为“潮神(指伍子胥)生日”,历代相传,形成盛会。其实,能否观看到大潮,还得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

  大家都知道,海宁潮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以及杭州湾特殊地形所形成的涌潮。由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口状,其海口宽度达100公里,而沿江而上到达海宁的盐官时已不足3公里,可这时江潮却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涌潮受到两岸急剧收缩的影响,水体涌积,夺路叠进。此时,若风向为偏西风,西进的潮水受阻挡,潮波不断增高,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如果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则潮水加速前冲,因阻挡力减小而高度大受影响。

  另外,降水是另一影响潮高度的重要因素。据1999年资料分析,全年2米以上的特大潮共出现16次,其中有10天是阴雨天气,3天是雨过天晴的天气;1米以上潮高称为大潮,全年共出现184天,降水天数也近3/4。其原因为降水明显时,或当地处于雨季,长江中下游及钱塘江水位都相应升高,水量充沛,则潮水受水底磨擦力减小,节约了动能,相对条件下可形成更高潮位的海宁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唐代白居易诗)海宁潮一天两次,昼夜间隔12小时,但由于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涌潮的强弱也随之有规律地变化。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均为大潮日,故一年有120天的观潮佳日。

  海宁观潮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潮三看”的追溯旅游路线,即八堡碰头潮、盐官一线潮、老盐仓回头潮,看过一潮再驱车追潮,其乐无穷。 (来源于2000年7月27日《中国气象报》作者:何锋 住以明 钱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